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學政試院又稱揚郡試院,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府前路和鼓樓北路交叉口西北側、府前路2號,西側原為泰州州衙(今泰州市海陵區政府),其舊址曾為南唐永寧宮和明代都察院、提督軍務巡撫鳳陽都御史衙門(鳳陽巡撫衙門)等,清代康熙時(具體時間不詳,約在康熙二十五年之前)改為揚州府所屬州縣的院試場所,院試由提督江蘇學政主持,除兩次在儀征、一次在江陰外,其他均在泰州舉行。

該建築是江蘇省內僅存的較為完整的院試試院,原布局為大門前以照壁和東西轅門、東西吹鼓亭圍合成廣場,其後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五間、儀門五間、大堂五間、二堂(思補堂)五間、內正門五間、正房五間(嘉慶年間因火災將原樓房改建為平房),考棚設在儀門和大堂之間的院子兩側,另有東西樓、巡房、福神祠、幕舍和廚舍等其他輔助用房。科舉廢止後曾一度作為泰州機關團體的辦公場所,原建築只存大門和二堂,泰州市政府於2005年5月至2006年初投資約1500萬元、參考續纂《泰州志》上的揚郡試院圖進行了修繕復原,2008年8月作為展示科舉程序和沿革等內容的泰州科舉院試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

目錄

簡介

學政試院原先是明朝都察院,清康熙以後成為揚州府治八個縣市考秀才的地方。1983年,這裡拆掉一進房子,聳起了一幢職工業餘學校的大樓;之後的十來年間,古老的試院在那兒辦公的先後有總工會、文聯、文化局、團市委、勞動局、婦聯、檔案館等機關團體。試院頭門和思補堂之間還有一部分建築,也是在解放後拆掉的,木料被當作了泰山公園里一些建築的材料。1986年,這座古老試院成了縣級泰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

敵偽時期,試院曾被日軍占據,作為南部襄吉的憲兵隊駐地,試院大堂毀為操場;民國年間,國內曾設有兩個查緝偷逃鹽稅的稅警團,其中之一設在時稱泰縣的泰州,泰縣稅警團的總部就駐紮在試院內,民間叫為大營;民國紀元以後,試院借設為泰縣教育會、勸學所。再把歷史往前推進一些,從史料上可以看到:光緒三十年廢科舉後,院址曾辦學堂,以及駐儀征邑人朱鳴球鳩貲重修等字樣。

揚郡試院歷史上建築結構完整,建築規模宏偉,有頭門、儀門、大堂、思補堂、東樓、西樓、上房、下房、考棚、福神祠等建築。

對照續纂《泰州志》上的試院圖:頭門前的廣場兩側有東轅門、西轅門,轅門內有東吹鼓亭、西吹鼓亭,頭門對面是大照壁,照壁前東西兩側各豎旗杆(木華表)一根。從頭門穿天井入儀門,再過兩側考棚間的甬道,到達大堂。大堂後是卷棚,過卷棚甬道是思補堂,然後上房、下房,以及兩側東、西樓房和廂房。整個試院為清乾隆時大木作官式建築。

歷經幾百年風雨,如今試院保存完好的主體建築,僅有頭門和思補堂了。

頭門面闊五間,兩進深,分心槽做法,前檐斗拱為斗口重昂,後檐重翹,正脊襻間拱,單步梁下一斗三升十字相交荷葉墩,雙步梁下隔架科一斗六升,當心間梁枋上有清式彩繪。思補堂也是面闊五間,但進深四間,其前檐斗拱斗口重昂,後檐無拱。明間構架步柱抬梁造,分為各式三部分。堂金桁下懸有乾隆丙戌孟夏督學使者曹秀光書寫的「四教堂」藍地金字巨匾,脊檁枋下留有「大清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三月吉旦知州銜知泰州事張兆鹿重修」題記。思補堂整體氣派威嚴,脊檁高9.75米,普柏枋寬於欄額,枋上裝斜式斗拱,楓拱上刻暗八仙圖案,柱下墊復盆式石礎,代表了清初以來泰州官式建築的最高水平。

視頻

學政試院 相關視頻

泰州海陵區文化介紹
學政試院系列活動

參考文獻

  1. 海陵區泰州學政試院 ,雲遊玩,2020-4-15
  2. 我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7處 ,泰州市政府, 2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