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太宗趙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1年,享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 胤的胞弟。本名趙匡義,字廷宜,其兄長趙匡胤登基後為避諱,改名趙光義,即位時又改名趙炅(音炯)[2]

宋太宗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太宗廣孝皇帝肖像
概要
姓名 趙炅(趙匡義、趙光義)
廟號 太宗
諡號 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初諡)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真宗年間加諡)
陵墓 永熙陵
政權 宋朝北宋)
在世 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58歲)
在位 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21年)[1]
年號

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988年~989年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宋太宗
宋朝皇帝
在位 976年–997年
前任 宋太祖
繼任 宋真宗

宋太宗文治有為,但不善武功。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迫使吳越納土歸降;之後又滅亡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割據政權

北漢,結束北宋統一戰爭。次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

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被耶律休哥射傷,乘驢車逃走[3]。他兩度伐

失敗。980年又試圖兼併交趾,但慘敗,使交趾越南)最終得以保持獨立地位[4]

目錄

生平經歷

後晉天福四年十月七日(939年11月20日)生於東京(河南開封)護聖營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

然而,太宗在位期間逼死太祖之子德昭,趙德芳暴斃,太宗又貶黜其弟廷美到房州,兩年後趙廷美死於謫所。1940年代鄧廣銘、張蔭麟等

論證金匱之盟為虛構,影響至今:皇太后杜氏去世之時,太祖年僅三十四歲,正值壯年,根本不會聯想到死亡;退一萬步言,就算太

祖立刻死亡,而其長子趙德昭當時已十一歲,離成年已不遠,根本不會出現如周世宗遺下七歲孤兒的局面,而且後來太祖五十歲駕崩

時,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過了二十歲成年已經又六年了,故偽造說成為最普遍的說法。但近年也有學者質疑偽造說,如施秀娥、王育濟、何冠環。

太宗登基以後,「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之說一直不斷,至靖康之變後,宋欽宗之弟康王趙構自立於江南,是為宋高宗。當時普遍

有種傳說,說因為太宗登基不明不白,所以才會讓後代失去半壁江山,後又有孟太后宋太祖託夢一說,加上高宗無子,最終1162年傳位給[[趙

德芳]]之後代宋孝宗[5],宋朝在太宗一脈統治186年後,再回到太祖一脈。

統治時期

太宗穩固帝位後,繼續統一事業。其後,割據福建陳洪進,割據 吳越錢氏相繼歸降。太宗遣大將潘美揮師北上圍攻北漢都城太原,擊退遼國援兵,滅亡北漢,終於結束了[[安史之

亂]]後近二百年藩鎮割據的局面。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顧眾臣反對,趁伐取北漢之勢,從太原出發展開北伐。

北伐初期一度收復河北易州涿州。太宗志得意滿,下令圍攻燕京,宋軍與遼人在高粱河畔展開激戰。太宗親臨

戰場,結果受傷中箭,乘驢車倉惶撤離,北伐未果。980年,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上奏宋太宗,請求趁交趾(越南丁朝內亂之

機南下討伐,恢復漢唐故疆,統一交趾越南)。宋太宗任命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任命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

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門將軍崔亮為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候王僎為兵馬都部署,伺機進攻丁朝。但在

981年白藤江之戰中先勝後敗,統一交趾(越南)的計劃最終成為泡影,交趾(越南)得以保持獨立地位。雍熙三年(986

年),太宗遣潘美、楊業田重進曹彬崔彥五位大將分東中西三路,以東路為主再行北伐。西路、中路軍進軍順利,而主力東路軍

屢遭遼軍挫敗,糧道被切斷,終未能與中西二路匯合,於岐溝關大敗而潰。中、西二路亦只得南撤。西路主將楊業因掩護軍民南撤被遼

軍俘虜,在獄中絕食三日而死。之後,北宋在對西夏党項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

役中屢次失敗,但因厭戰,與宋廷議和。太宗朝以親信傅潛王超柴禹錫趙鎔張 遜楊守一弭德超等為禁軍統帥,多庸碌之徒,臨陣懼戰。元人修《宋史》時稱:「自柴禹錫而下,率因給事藩邸,以攀附致通顯……故莫

逃於齪齪之譏。」


幾次邊陲防線的失利、後方起義的爆發遏制了北宋進一步開闢疆土,太宗的施政也不得不轉為重內虛外。太宗本人附庸風雅,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

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而展開。太宗喜好書法,善八分)、飛白等數種字體,尤其善書飛白體,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也是太宗親自題寫的。

晚年

太宗長子元佐因為同情廷美被廢,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後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至道三年

(997年),太宗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繼恩等企圖立元佐為帝。時宰相呂端處置得當,趙恆順利即位,廟號真宗。宋朝始步入安穩守成時期。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三日帝因箭瘡舊疾崩於東京宮中之萬歲殿,享年五十八歲,在位二十二年。皇太子趙恆登基為帝,是為宋真宗。群臣

上尊諡曰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同年十月葬在永熙陵。

[6]死後諡號「至仁應道神功

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宋太宗的後代為宋真宗宋高宗所有宋朝皇帝及宋寧宗初的宗室大臣趙汝愚

逸事典故

宋太宗好讀書[7],「開卷

有益」典故即來自他。王闢之的《澠水燕談錄》卷六:「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評價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脫脫等的評價是:「帝沉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

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亂。其故何也?帝以慈儉為寶,服浣濯之

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絕遠物,抑符瑞,閔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

食。」[8]毛澤東閱讀《宋史·太宗本紀》時對此批曰「但無能」。

趙匡義對軍事理論見解獨到,他建立了參謀本部制度、陣圖制度和軍事學院體系,是現代化軍隊的淵源。同時確立了文官掌兵的軍隊國有化體制,宋朝開

始逐漸形成現代化集團軍編制,也和宋太宗有重大關係。但他指揮軍隊的能力十分薄弱,加上遼國立國早宋朝五十年,底蘊深厚,又有耶律斜軫等名

將輔佐;宋遼數度交鋒皆以慘敗收場,毛澤東對此表示「此人不知兵,非契丹對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

[9]

《宋史·太宗本紀》:「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老百姓比肩接踵而至,請其「登禪」即位。「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

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論焉。」毛澤東批道:「不擇手段,急於登台。」《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宋太宗詔立太子後回宮途中,百姓都歡呼雀躍,歡呼「少年天子」,宋太宗聽了很不高興,召見宰相寇準說:「人心遽屬太子,欲置我何地?」寇準向他道賀說:「此社稷之福也。」他轉怒為喜請寇準喝酒,「極醉而罷」,毛澤東批道:「趙匡義小人之言。」[10]

家庭

祖先

兄弟

  1. 大哥趙匡濟
  2. 二哥 宋太祖趙匡胤
  3. 四弟趙廷美

皇后

  1. 嫡妻尹氏,追尊淑德皇后
  2. 繼室符氏,追尊懿德皇后
  3. 皇后李氏,即明德皇后,一子早夭
  4. 夫人李氏,宋真宗生母,追尊元德皇后

妃嬪

  1. 貴妃孫氏,左金吾衛大將軍孫守煒之女。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七月入宮,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進封為才人,又賜號貴妃,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九月去世[11]
  2. 貴妃臧氏(追贈)
  3. 貴妃方氏(追贈)
  4. 德妃朱氏
  5. 德妃王氏
  6. 賢妃高氏
  7. 賢妃邵氏
  8. 淑儀李氏
  9. 淑儀吳氏

子女

  1. 漢恭憲王趙元佐,母元德皇后李氏
  2. 昭成太子趙元僖
  3. 真宗,母元德皇后李氏
  4. 商恭靖王趙元份
  5. 越文惠王趙元傑
  6. 鎮恭懿王趙元偓
  7. 楚恭惠王趙元偁
  8. 周恭肅王趙元儼,母王德妃
  9. 崇王趙元億

宋史[12]稱太宗有七女,但未明確指出她們的生母和排行。另記元德皇后李氏所生兩女早夭,其中是否有滕國公主,已無法考證。

  1. 滕國公主,早亡
  2. 徐國大長公主,下嫁左衛將軍吳元扆
  3. 邠國大長公主,太平興國七年出家為尼,號員明大師
  4. 揚國大長公主,母貴妃臧氏,下嫁左衛將軍柴宗慶
  5. 雍國大長公主,下嫁右衛將軍王貽永
  6. 衛國大長公主,母貴妃臧氏,出家
  7. 荊國大長公主,母貴妃方氏,下嫁附馬都尉李遵勖

授予官職

影視戲曲

電視劇/電影

名稱 導演 飾趙光義 首播
楊家將 孫偉 齊卡•庫爾班 1983年
封神劫 華山 趙國 1983年
楊家將 李添勝 李龍基 1985年
絕代雙雄 李致明 陳天文 1986年
大宋王朝趙匡胤 顧琴芳、王洪湛 王鑫盛 1995年
情劍山河 潘文杰、張健偉、浦騰晉 倪齊民 1996年
楊門虎將 梁德龍、劉峰、王鳴 方舟波 2004年
問君能有幾多愁 吳家駘 吳樾 2005年
少年楊家將 衛翰韜,黃偉明,梁勝權,王少傑 李解 2006年
吳越錢王 王亞楠,徐錦江,馬蘇,曹曦文 謝君豪 2006年
天機算 徐遇安 徐榮 2007年
聰明小空空 都曉、馬庭俊 王慶祥 2012年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高希希 邵峰 2015年

視頻

化史傳奇: 歷史上的用毒高手, 宋太宗 趙光義
宋太宗趙光義 弒兄之謎

視頻

參考文獻

  1. s:宋史/卷005 三月丁卯,占城國來貢。壬辰,不視朝。癸巳,追班於萬歲殿,宣詔令皇太子柩前即位。是日崩,年五十九。在位二十二年,殯於殿之西階。群臣上尊諡曰神功聖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十月己酉,葬永熙陵。
  2. 《[[s:宋 史/卷004|宋史·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一]]》「庚子,帝改名炅。」
  3. 《遼史》則稱「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4. 但慘敗,使交趾越南)最終得以保持獨立地位 ,百度文庫 - https://wenku.baidu.com/...- 2022-12-15
  5. 《宋史·卷三十三 本紀第三十三 孝宗一》: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後,而昭慈聖獻皇后亦自江西還行在,後嘗感異 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會右僕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 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於是詔選太祖之後。同知樞密院事李回曰:「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 命。」參知政事張守曰:「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高宗曰:「此事不難行,朕於'伯'字行中選擇,庶幾昭穆順序。」而上 虞丞婁寅亮亦上書言:「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禍也。望陛下於'伯'字行內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高 宗讀之,大感嘆。紹興二年五月,選帝育于禁中。
  6. 陳霆:《雨山墨談·卷十四》。梁啓超撰《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肯定陳霆在《兩山墨談》考證宋太宗死於箭瘡,「此實宋代一絕 大事,後此澶淵之盟,變法之議,靖康之禍,皆與此有直接間接關係,此跡湮滅,則原因結果之系統率紊亂矣。」。
  7. 《宋史》卷三二載「辰巳間(午前八時)視事,既罷,即看書,深夜乃寢。五鼓(四時)而起,盛暑永晝未嘗臥。」
  8. 《宋史·太宗本紀》
  9. 徐中遠:《毛澤東晚年讀書紀實》
  10. 宋太宗趙光義簡介 毀譽參半的北宋第二位皇帝
  11. 宋會要輯稿
  12.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