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弁
宋弁 |
北魏大臣 |
字 號 :字義和 民 族 :漢族 追 贈 :安東將軍、瀛州刺史 諡 號 :貞順 出 生 地 :廣平列人 出生時間 :452年 去世時間 :499年 主要成就 :北魏大臣 吏部尚書 |
宋弁(451~499年),字義和,廣平郡列人縣(今河北肥鄉縣)人。北魏大臣。
- 才學俊贍,少有美名。遊學京師,尚書李沖以為王佐之才。
- 初為中散大夫、著作佐郎,除殿中郎中,遷中書侍郎、散騎常侍,轉右衛將軍。
- 孝文帝攻打馬圈,以本官兼祠部尚書,攝七兵尚書事。勞王事,夙夜在公。
- 孝文帝駕崩,遺詔以為吏部尚書,與咸陽王元禧等六臣輔政。
- 太和二十三年,卒,年四十八,追贈安東將軍、瀛州刺史,諡號貞順。[1]
目錄
人物生平
宋弁(biàn)才學俊贍,少有美名。高祖初,曾至京師,見尚書李沖,因言論移日。李沖竦然異之,退而言曰:「此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伯父(養父)宋顯卒,宋弁襲爵。宋弁與李彪州里,迭相祗好。李彪為秘書丞,弁自中散大夫。彪請為著作佐郎,尋除尚書省殿中郎中。高祖曾因朝會之次,歷訪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對,聲姿清亮,進止可觀,高祖稱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賜名為弁,意取卞和獻玉、楚王不知寶之也。[1]
遷中書侍郎,兼員外常侍,使於蕭賾。蕭賾司徒蕭子良、秘書丞王融等皆稱美之,以為志氣謇諤不逮李彪,而體韻和雅、舉止閒邃過之。轉散騎侍郎,位在中書監之右。高祖曾論江左事,因問弁曰:「卿比南行,入其隅隩,彼政道云何?興亡之數,可得知不?」弁對曰:「蕭氏父子,無大功於天下,既以逆取,不能順守。德政不理,徭役滋劇;內無股肱之助,外有怨叛之民。以臣觀之,必不能貽厥孫謀,保有南海。若物憚其威,身免為幸。」 [1] [2] 後車駕南征,以為司徒府司馬、耀武將軍、東道副將。軍人有盜馬靽者,斬而徇之。於是三軍振懼,莫敢犯法。
黃門侍郎崔光薦弁自代,高祖不許,然亦賞光知人。未幾,以弁兼黃門,尋即正,兼司徒左長史。時大選內外群官,並定四海士族,弁專參銓量之任,事多稱旨。然好言人之陰短,高門大族意所不便者,弁因毀之;至於舊族淪滯,人非可忌者,又申達之。弁又為本州大中正,姓族多所降抑,頗為時人所怨。[1]
從駕南討,詔弁於豫州都督所部及東荊領葉,皆滅戍士營農,水陸兼作。遷散騎常侍,尋遷右衛將軍,領黃門。弁屢自陳讓,高祖曰:「吾為相知者,卿亦不可有辭。豈得專守一官,不助朕為治?且常侍者黃門之粗冗,領軍者二衛之假攝,不足空存推讓,以棄大委。」其被知遇如此。 [1]
始,高祖北都之選也,李沖多所參預,頗抑宋氏。弁有恨於沖,而與李彪交結,雅相知重。及彪之抗沖,沖謂彪曰:「爾如狗耳,為人所嗾。」及沖劾彪,不至大罪,弁之力也。彪除名為民,弁大相嗟慨,密圖申復。[2]
高祖在汝南不豫,大漸。旬有餘日,不見侍臣,左右唯彭城王元勰等數人而已。小瘳,乃引見門下及宗室長幼諸人,入者未能知,致悲泣。宋弁獨進及御床,噓唏流涕曰:「臣不謂陛下聖顏毀瘠乃爾!」由是益重之。車駕征伐馬圈,留弁以本官兼祠部尚書,攝七兵事。及行,執其手曰:「國之大事,在祠與戎。故令卿綰攝二曹,可不自勉。」弁頓首辭謝。弁劬勞王事,夙夜在公,恩遇之甚,輩流莫及,名重朝野,亞於李沖。高祖每稱宋弁可為吏部尚書。及崩,遺詔以弁為之,與咸陽王元禧等六人輔政,而弁已先卒,年四十八。詔賜錢十萬、布三百匹,贈安東將軍、瀛州刺史,諡曰貞順。[1]
人物典故
人物評價
- 史臣曰:古人有云,才未半古,功以過之,非徒語也。王肅流寓之人,見知一面,雖器業自致,抑亦逢時,榮仕赫然,寄同舊列,美矣。誦、翊繼軌,不殞光風。宋弁以才度見知,跡參顧命,拔萃出類,其有以哉。無子之嘆,豈徒羊舌?宗祀之不亡,幸矣。 [1]
史籍記載
- 《魏書 列傳第五十一 宋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