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衙博物馆
定安县衙博物馆暨定安县衙遗址,位于定安县定城镇中南街、东门街和西门街交接的丁字路口北侧,坐北朝南,北枕南渡江,居古时水上交通枢纽,为定城故城最高位置,南围绕众多村庄,面对中南街,有薰风南来之意蕴。定安古县衙是海南唯一仅存的古代明清县衙,据《康熙定安县志》记载,定安县衙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距今已有 600 多年,为当时知县吴至善创建,后数次重修重建扩建。至清康熙年间,定安衙署沿中轴线有大门三间、仪门五间、戒石坊、正堂五间、二堂五间、三堂五间、内宅五间等建筑,另有鉴坊、亭阁、轩仓、吏舍、祠馆、禁狱等围绕中轴线分布。后因战乱,仅保留下来二堂建筑。2011年,考古队发现了正堂遗址,201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相关资讯
定安开建县衙博物馆 挂牌保护古建筑
定安古城修复保护开发将作为今年定安县的重点项目之一,围绕古城修复保护开发等来开展主题招商引资[1]工作,加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目前,定安县已经开展故城区域古县衙遗址修复,对首批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积极打造定安古建筑文旅品牌。
定安古县衙遗址
投入千万修复古县衙遗址
近年来,定安县高度重视定安故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其中,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定安古县衙遗址的主体建筑修复,美化绿化了古县衙周边环境,建成了旅游公厕,建设了戏台文化小型广场,形成文化公园的浓厚氛围。
定安明清县衙,坐落在定安故城中街和东西老街丁字路口北侧,坐北朝南,北枕南渡江,居古时水上交通枢纽,为定城故城最高位置。六百多年前,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代定安知县吴至善按明制创建定安县衙。
2019年10月,定安故城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为持续建设定安故城保护利用,打造定安文化新名片的美誉度,目前定安正开展建设定安县衙博物馆[2]和创建定安县衙遗址2A景区的工作。2019年至今,已投入约200多万元,陈列布展了定安县衙复原展览,配备防火安防监控设备,配套安装旅游标识,建成了县衙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对旅游公厕进行升级改造,争取尽早将定安县衙遗址申报成2A景区。
“我们将继续加强定安故城遗址的保护利用,进一步实现文物的展示利用功能,促进文物+旅游的融合发展。”定安县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挂牌保护罗汉庙等古建筑
5月10日,位于定城镇春内村的罗汉庙挂上了“定安县历史建筑”的标志牌,这标志着定安县第一批历史建筑有了“护身符”,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罗汉庙(鸡姆潭公庙)始建于1830年,于民国时期坍塌,在上世纪70年代重建,后又经修缮。
罗汉庙
今年3月,罗汉庙被列为定安县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如今,在“挂牌”之后,有关部门将继续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和文化研究,采取因地制宜、凝聚多方力量、加强统筹协调等手段,积极探索多元化保护路径,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 招商引资12条!,搜狐,2021-10-23
- ↑ 博物馆未来发展的10大趋势,搜狐,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