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道情皮影戏
基本内容
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 陕西·榆林·定边县
遗产编号:IV-23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省
申报人/申报单位:定边县文体事业局
内容简介
定边皮影道情曲剧目主要以历史剧为多,传统剧目有《分宫楼》、《乾坤镜》、《黑刀记》、《昭君和番》、《绣龙袍》、《串龙珠》、《慧凤扇》、《蛟龙驹》、《双凤钗》、《寒宫救主》、《葵花镜》、《四莲梦》、《下河东》、《鸡爪山》、《龙凤山》、《铁钉床》、《忠义贤》、《红灯记》、《吴汉杀妻》、《九华山》、《曲江打子》、《还魂帕》、《阴阳碗》、《九莲神灯》、《凤祥杯》、《苦节图》、《竹林令》、《对凤裙》、《桑林寄子》、《二度梅》、《忠义图》、《照程珠》、《青素庵》、《白狗圈》、《九连珠》、《紫匣宫》等,表演内容主要描写“奸臣害忠良,相公找姑娘”。 定边皮影道情曲是皮影戏、道情曲的总称。是集皮影表演(耍线子)与道情演唱为一体的民间戏曲综合艺术。结构分演唱、道白、耍线子。 一、演唱:即道情唱腔,有开板随子、观音慢板、观音尖板、伤音慢板、伤音尖板、还阳板、气死板、伤音九莲花、观音九莲花、伤音菩萨记等。每段唱腔尾声为“麻簧”(伴奏乐队用“啊、哎”衬词合唱“麻簧”),一般两句词一个“麻簧”。 二、道白:定边方言。 三、耍线子:又称“前台”,即操作皮影(俗称“皮娃娃”)表演。
主要特征
一、便利性: 1、人手少:4个人就可以表演3到4个小时的大剧。 2、箱子少:两个箱子就是一个剧团。 3、易操作:亮子支好,拉好绳子,挂上皮影、乐器,就可以开演。 4、场地小:窑洞、院落就可以做演出场地。 5、费用小:一般家庭遇事款客都请得起。 二、艺术性: 1、制作巧:绘画、刻制、连接的皮影人物不是真人胜似真人,俊俏大方夸张有度,镌刻精细明亮。 2、手艺高:皮影人物在耍线子的手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一举一动引人入胜。 3、距离近:表演者和观众几乎在一起,思想交流方便,易产生共鸣。 4、有特色:皮影戏中人物、表演艺术性强,有些动作和特殊情景舞台上无法展现。其道情音乐高亢、激昂、婉转、热闹感染力强,特别是麻簧非常特别。 三、区域性: 1、定边皮影道情曲地处边缘地带属边缘文化,特征鲜明。 2、定边皮影道情曲土生土长,与这里的群众感情深厚,与这里的文化息息相关,与这里的文化生活盘根错节、密不可分。 3、定边皮影道情曲是这里传统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无可替代。
主要价值
一、学术研究价值: 1、皮影作为工艺美术造型、制作设计的学术研究价值,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密切的关联。2、道情音乐,唱腔与当地的语言、民歌、民风、地理环境的学术研究价值。3、自制乐器其性能和在道情曲中的发挥作用、表现风格、表现力的研究价值。
二、艺术审美价值:1、皮影作为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其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有剪纸风格、戏剧脸谱的特性,令人爱不释手。2、道情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热闹感染力强的旋律唱腔,深受群众喜爱,听过的中、外人士也无不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3、自制乐器演奏出的风格原始、味浓、独特,有其独到的审美价值。
三、艺术收藏价值:皮影造型以其独特的风格,兼剪纸、戏剧脸谱之共性,作为工艺美术的收藏价值,逐步显现出来。
历史渊源
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定边皮影道情曲供奉的是裸身的“庄王爷”,“庄王爷”何许人也,无法考证。据考证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成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据艺人相传,皮影戏隋朝就有了,当时叫做“随军戏”。 定边皮影道情曲大约在清朝末年在定边县白于山区最为流行,其流行的背景一是山深偏僻,距县城遥远,因此皮影道情于山曲小调为伴,是当地农民唯一的文化娱乐形式;二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农闲时别无其他副业,所以皮影道情曲艺人及皮影社应用而生,成为山区人的一种谋生选择而流传至今;三是由于庙会庆典祭祀、家庭还愿、红、白喜事款客的需要,皮影道情曲以其人员精干、箱子便利、请戏经济、道情热闹的特点而深受欢迎;四是皮影、乐器制作取材方便。 定边皮影道情曲从清朝末年流行至20世纪五十年代,白于山区有六个皮影社,分散在姬塬、冯地坑、罗庞塬等地,主要活跃在山区和宁夏盐池、内蒙鄂托克前旗一带。1936年定边解放后,党对皮影道情曲很重视,1943年定边文工团曾为皮影道情曲举办了培训班,同时聘请了民间艺人高仲元到文工团刻制现代剧皮影人物,革新道情皮影戏,创作刻制演出过《兄妹开荒》、《大家欢喜》、《夫妻识字》、《三世仇》等剧目。1956年张崾先乡区公所“新华皮影社”(即贺文贤班子)经县、地区选拔,赴西安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文艺汇演,深受群众欢迎。文革期间基本停止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定边皮影道情曲班子再度活跃,1995年后,由于受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及卫星电视在山区的逐步普及,定边皮影道情曲遭受冷落,皮影道情曲班子纷纷散伙,全县仅存两付箱子,定边皮影道情曲班子现仅存姬塬镇冯团庄冯进文一个,并且无人继承。
相关物品
定边皮影 道情曲相关器具及制品分皮影制作、 亮子制作、皮影形象、伴奏乐器四部分。
一、皮影制作: 1、选料:选用黑牛皮最好,透光性好,其他牛皮做陪衬的角色可以,一般不用驴皮,透光不好,还有不成神位的说法。
2、加工:首先用水浸泡牛皮,泡软后用刀将外皮毛、内皮肉铲掉,四面用钉子将皮子绷紧、踩薄(达到需要的薄度),阴到半干(太干硬的不好做)。
3、绘画:在加工好的牛皮上根据设计好的人物及各种形象画好。
4、刻制:根据图案要求用 小铁锤击打各种几何形状的铳子(如︵=(O>o等形状)刻出 花子,刻制成皮影。
5、上色:根据设计分别给不同形象的皮影染色、阴干。
6、上火砖:即两块砖磨平,用火烤热(温度要适当),把皮影夹在中间烘干。此法一可以压平,二吸收水份,三不翘不弯。
7、组装:用 丝弦连接各组件,并连上胸棍、手棍。
二、亮子制作:用松木条子(约6厘米见方)制作成宽195厘米、高98厘米的框子,绷上白 的确良布(过去用 麻纸粘拼)。
三、皮影形象:1、行当:龙袍官衣、男昌(昌即平民、秀才等)、女昌、女龙袍、挎刀、男斩(斩即武将)、女斩、上斩(正面人物)、下斩(反面人物)、显(半文半武)、马斩、地狱、男滚身(滚身即龙套)、女滚身。滚身又有正角、反角、堂角、 内官(公公)。
2、 座堂:龙墩、虎座、官座、平座、花园绣阁、殿、帐、马拉轿子、龙、虎、马、 骣马(即光身子穿衣服、骑马不加鞍)、水兵(即 龙王兵)等。
3、头像:生、丑、净、旦。大概分为帅头、生杂头(即小生、书生)、纱帽头、旦头、 盔头、翎子头、神头等。
四、伴奏乐器:主要有鼓板四弦(自制)、三吹(即竹笛、海笛、唢呐一人兼)、打铜(即甩梆子、战鼓、 小锣、钹、低音锣等一人兼)、鱼鼓尖板(自制)、二胡、低胡。 注:梆子和 碰铃连在一起称甩梆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