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皮影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皮影戏)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皮影戲

中 文 名 :中國皮影戲

外 文 名 : Shadow Puppets

別       名: 驢皮影、影子戲、燈影戲

興起始於西漢

興       於唐朝

盛       於清代

類       型  :  傳統戲劇

保護單位 :   北京皮影劇團

中國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1]。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上海戲劇學院為皮影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表演範圍

皮影戲可能在中亞——中國大陸或印度地區源起於公元前1000年前後。

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李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正如陝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另一說亦與亡靈有關,唐代俗講僧在佛寺利用燈影說理和超渡亡靈。所以,皮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

無論如何,皮影戲至宋朝時已有相當的規模與水平,而且相當盛行。南宋時,杭州更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在13-15世紀,由西亞再傳到歐洲各國。皮影盛行於關中一帶,傳統劇目就有計數百本,唱腔則多達幾十種。

皮影戲於明朝萬曆(1573年—1619年)年間已十分盛行。明末清初,皮影藝術與道教結合,產生了環縣道情皮影。至清朝,皮影藝術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很多大戶人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養影班為榮。

但在清朝後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場聚眾起事,曾出現禁演影戲和拘捕皮影人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不過在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戲來宣傳抗日的鬥爭。自中國解放後,殘存皮影戲班和藝人,在當時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復甦。但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皮影藝術因破四舊而再遭打擊。改革開放後,傳統文化逐漸受到重視。雖然皮影戲得以復甦和發展,但仍受電子影視和流行文化所衝擊。

中國的皮影藝術經過長期的流變,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諸如山西皮影、隴東皮影、陝西皮影、北京皮影、山東皮影、青海皮影、寧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獨有的風格特色。在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民間藝術形式一度廣受歡迎。

皮影戲物品

皮影戲人物的角色造型設計原圖鏈接來自 www.8791.org 的圖片

由於皮影戲是民間藝術的緣故,各方面的情況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製作材料也根據當地的使用獸皮的情況而定。

根據宋朝《夢梁錄》記載:「京師初以素 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皮影原是用剪制,後來才改用皮革刻制。現時的皮影戲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場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繪皮革製成。在中國,較多使用牛皮、羊皮、驢皮等等。

製作皮影的民間傳統工藝基本步驟,分別是∶刮皮、漿皮、描樣、雕鏤和着色。但若仔細,製作過程可由刮、磨、洗、刻、着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約3000刀。皮影的造形製作,主要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和唐代的壁畫等的藝術手法和風格,再配以鏤空的線雕花紋。鏤空線雕花紋不單給予優美的造型外觀,而且避免了表演時出現大片黑影。

皮影人約30cm高,多為側面形像,外形輪廓以線條簡潔、平滑流暢為主。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實和準確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在燈光映照下,美麗的皮影人便活龍活現的展示在觀眾眼前。

內容

宋代皮影戲的內容,主要是「……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到清代時,影戲劇目分兩類:整本(亦稱整套)和單出(亦稱單折)。此時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河北樂亭的影戲劇本作家高述堯所編寫的《二度梅》、《鎮冤塔》、《白狐裘》、《珠寶釵》被奉為灤州影戲的新四大影卷,能唱高述堯的劇本成為昔日衡量皮影藝人水平的依據。現在,著名的皮影藝術流派分別是山西皮影、隴東皮影和陝西皮影。

皮影戲演出的關鍵,在於操耍技巧和唱功。而此關鍵技巧都是經由師父傳授,學徒長期苦練的成果。另外,皮影戲還要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才能觸動觀眾的情緒起伏。

歷史起源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隨着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舉辦百戲大會,皮影戲參加了演出。另傳皮影自明中葉從蘭州和華亭先傳入河北涿州、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然後入城並形成東、西城兩派。

從清人入關至清末民初,中國皮影戲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2]。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連本戲(連續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北京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

到了清代後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的黑夜場所聚眾起事,便禁演影戲,甚至捕辦皮影藝人。皮影藝人還曾受清末白蓮教起義的牽連,被以「玄燈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軍入侵前後,又因社會動盪和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致使盛極一時的皮影行業萬戶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後,全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但到「文革」時,皮影藝術再次遭「破四舊」的噩運,從此元氣大傷。

皮影製作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製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是一個複雜奇妙的過程。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其製作過程是: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然後經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塗上桐油,然後藝人們將各種人物的圖譜描繪在上面,用各種型號的刀具刻鑿後,再塗抹上顏色,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3]

雕刻時,一般都用陽刻,有時也用陰刻。繪畫染色講究女性髮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丑角色齊全。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線聯綴而成,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一個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縱,藝人手指靈活,常常玩得觀眾眼花繚亂。不僅手上功夫絕妙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塊1平方米大小的白紗布做成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後,變得挺括透亮。演出時,皮影緊貼屏幕活動,人影和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切動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演員也不需正規訓練,所以深受人民的喜愛。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人們會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

第一步 選皮

由於皮影戲是民間藝術的緣故,各方面的情況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製作材料也根據當地的使用獸皮的情況而定。在中國,較多使用牛皮、羊皮、驢皮、豬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材質。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隴東皮影的製作一般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

第二步 制皮

牛皮的炮製方法有兩種:一是「淨皮」,另一是「灰皮」。淨皮的製作工藝是在牛皮選好後,放在潔淨的涼水裡浸泡兩、三天(根據氣溫、牛皮和水的具體情況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漸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緻細作,把皮刮薄泡亮為止。刮時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勻,手勁要輕而穩,以免損傷皮子。刮好後撐於木架之上,蔭干即成。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陝西皮影為例,通常有兩種方法炮製它的原材料——牛皮:「淨皮」和「灰皮」。「淨皮」的製作工藝是先將選好的牛皮放在潔淨的涼水裡浸泡兩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細作,把皮刮薄泡亮為止。刮好後撐在木架上陰乾,晾到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皮影。「灰皮」也稱為「軟刮」,浸泡皮時把氧化鈣(石灰)、硫化鈉(臭火鹼)、硫酸硫酸銨等藥劑配方化入水中,將牛皮反覆浸泡刮制而成。這種方法刮出來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第三步 畫稿

製作皮影時有專門的畫稿,稱為「樣譜」,這些設計圖稿世代相傳。

第四步 過稿

雕刻藝人將刮好的皮分解成塊,用濕布潮軟後,再用特製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並能解除皮質的收縮性,然後才能描圖樣。畫稿前對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項細緻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於頭、胸、腹這些顯要部位;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於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這樣既可節約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質量,同時也使皮影人物上輕下重,在挑簽表演和靜置靠站時安穩、趁手。接下來是描圖樣,用鋼針把各部件的輪廓和設計圖案紋樣分別拷貝、描繪在皮面上,這叫「過稿」,再把皮子放在棗木或梨木板上進行刻制。

第五步 鏤刻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寬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講究,藝人需要熟練各種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據傳統經驗,在刻制線狀的紋樣時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線條的紋樣時用平刀去推;對於傳統服飾的袖頭襖邊的圓型花紋則需要用鑿刀去鑿;一些曲折多變的花紋圖樣,則須用斜口刀刻制。藝人雕刻的口訣如下:櫻花平刀扎,萬字平刀推,袖頭襖邊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線有虛實之分,還有暗線、繪線之分。

虛線為陰刻,即鏤空形體線而成,皮影多為這種線法。實線保留形體輪廓挖去餘部,為陽刻,多用於生旦、須丑的白臉,凡白色的物體都用陽刻法。虛實線沿輪廓的兩側刻出斷續的鏤空線,多用於景片建築的刻制。暗線則用刀劃線而不透皮,多在活動關節處。繪線是以筆代之,以表現細緻的物體。刻制皮影有口訣相傳,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頭帽後刻臉,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飾花紋——卍字先把四方畫,四邊咬茬轉着扎。雪花先豎畫,然後左右再打叉。六欞丟出齒,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黃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築裝飾——空心桃兒落落梅,雪裡竹梅六角龜,一滿都在水字格。

第六步 敷彩

皮影雕完之後是敷彩。老藝人用色十分講究。大都自己用紫銅銀硃普蘭等礦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陝西皮影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純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內,放進幾塊用精皮熬製的透明皮膠,然後把盅子放在特製的燈架上,下邊點燃酒精燈火,使膠色交融成為粥狀,趁熱敷在影人上。雖是色彩種類不多,但老藝人善於配色,再加上點染的濃淡變化,使色彩效果異常絢爛。

第七步 發汗熨平

敷色後還要給皮影脫水發汗,這是一項關鍵性工藝。它的目的是為了使敷彩經過適當高溫吃入牛皮內,並使皮內保留的水分得以揮發。脫水發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夾住皮影部件,壓在熱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鐵電熨斗燙;此外還有一種土辦法是用土坯磚塊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麥秸燒熱,壓平皮影使之脫水發汗。脫水發汗的成敗關鍵在於掌握溫度火候。過去藝人們掌握火候的土辦法叫「彈指點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彈滴在熨具上,觀察水的變化,判斷溫度的高低。既看水點所起泡沫大小的變化,也看水分蒸發的速度快慢。所要求的溫度一般在攝氏七十度上下。溫度恰當,皮子脫水發汗順利,皮內水分揮發了,顏色也吃入皮內了,皮影色澤鮮美,且久不褪色,而膠質也可溶化封閉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翹扭變形。如果溫度過高則會使皮子縮為一團,工藝全部報廢;溫度不足,膠色就不能溶入肉皮,皮內的水分難以排盡,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澤不亮,時間長了還會變形。

第八步 綴結完成

為了讓皮影動作靈活,一個完整皮影人物的形體,從頭到腳通常有頭顱、胸、腹、雙腿、雙臂、雙肘、雙手,共計十一個部件。頭部——頭包括顏面、帽、須和頸部,下端為楔子,演出時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內,不用時則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裝置卡口,皮影人頭就插在那裡。與胸上側同點相釘結的有兩臂,各分為上下臂兩節,小臂下有手相連。腹部——腹部上方與胸相連,下方與雙腿相連,腿部與足為一個整體(包括靴鞋在內)。皮影人物各個關節部分都要刻出輪盤式的樞紐(老藝人稱之為「骨縫」),以避免肢體疊合處出現過多重影。連接骨縫的點叫「骨眼」。骨眼的選定關係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選擇恰當會有精神抖擻之相,反之則顯得佝僂垂死,萎靡不振。選好骨眼後,用牛皮刻成的樞釘或細牛皮條搓成的線綴結合成,十一個主要部件就這樣裝成了一個完整的影人。為了表演的需要,還要裝置三根竹棍作操縱杆,也就是簽子。文場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裝置一根簽子,用鐵絲相連,使影人能反轉活動,再給雙手處各裝置一根簽子,便於雙手舞動。而武場人物胸部簽子的裝置位置在胸後上部(即後肩上部),以便於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臥、躺、滾、爬、打鬥等百般姿態。

藝術流派

綜述

由於皮影戲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見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東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寧夏皮影、陝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隴東皮影等風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樂唱腔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有沔陽皮影戲、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孝義皮影戲、復州皮影戲、海寧皮影戲、陸豐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環縣道情皮影戲、凌源皮影戲等等。

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的各路皮影唱腔,雖同源於冀東灤州的樂亭影調,但各自的唱腔分別在京劇、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間歌調的滋潤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暢的平調、華麗的花調、淒哀的悲調不一而足。而其中唐灤地區的掐嗓唱法十分獨特。

冀南皮影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極盛於清代的直隸省(河北省)。冀南皮影戲是河北省地區的戲曲藝術之一。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於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特別是以邯鄲市肥鄉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肥鄉縣是冀南皮影的發祥地,肥鄉當地將皮影稱為「牛皮影」、「皮子戲」、「戳皮戲」、「一隻眼戲」。肥鄉皮影造型以中國傳統戲劇為依託,以民間剪紙的樣式出現,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浙江皮影

浙江海寧皮影戲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寧市境內,至今流傳着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寧皮影戲。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優雅,配以笛子嗩吶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廣東皮影

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唯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皮影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檯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傑出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湖北皮影

湖北皮影戲主要分「門神譜」

(大皮影)和「魏譜」(小皮影)兩大類:「門神譜」主要集中在江漢平原的沔陽(今仙桃)、雲夢應城等地以及黃陂、孝感漢川等縣的部分地區;「魏譜」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遠安南漳襄陽隨州一帶,其形制及風格與陝豫皮影相似,是陝豫鄂三地民間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

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漢平原「門神譜」(大皮影)則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陝西皮影高四寸,比鄂東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視覺上更清晰。

江漢平原地處荊楚腹地,北依漢水,南貫長江,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楚文化底蘊豐厚,古代的青銅、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陽雕花剪紙等軟雕工藝為皮影的誕生準備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據說在明成化年間,在竹溪豐壩鄉和中峰鎮就有皮影戲班。鄂西北一帶有「西革」、「漢革」兩種影戲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黃」腔,屬陝西影系;「漢革」影偶較大,唱本地高腔,應屬江漢平原影系。

江漢皮影尤以沔陽皮影戲最為著名,它融傳統繪畫雕刻美術於一體,集電影、電視動畫於一身,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是我國藝術菀里的一朵奇葩。沔陽皮影戲中的各種人物、動物和道具是用牛皮採用沔陽雕花剪紙的工藝手法精心雕刻而成。用上等黃牛皮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陽刻手法,花臉、丑角等用陰刻手法,

各行當臉譜造形和行頭源於戲劇,文影裝一隻手,武影裝兩隻手,雕刻工藝總體上講究圓潤,既要有裝飾美,也要充分體現誇張、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淨、丑」四大角色的種類、武打招勢及現代皮影人物操作。

沔陽皮影戲內容豐富,有楚漢相爭、三國水滸、西遊等300多個劇目。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眾和的形式進行演唱。漁鼓皮影以沔陽漁鼓調為主腔,後又融合了沔陽花鼓戲、漢劇、楚劇等唱腔,具有節奏歡快活潑、曲調高亢、豪放等特點藝人.根據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條子(梗概)臨場發揮,通常是一韻到底、通俗易懂。有時還即興添進「浩水詞」或「搭白」,如「唱了這一會,茶水無一杯,雖說東家茶水貴,

可用罐子煨」。「歌腔」中的雞鳴腔,高亢委婉、圓潤激昂。凡學唱者,必先學會「公雞打鳴」,以雄雞鳴叫發音為起音,尾音為拖腔,跳度高達17度,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 詼諧幽默、令人捧腹,觀眾百看不厭。有民謠這麼說:「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牆壁),老婆挨眉(批評)捏悶脾(受氣)」,足見江漢平原皮影的魅力。

2012年7月,中央電視台《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走進仙桃,專題拍攝了沔陽皮影戲的紀錄片,並向海內外播出,極大的提升了沔陽皮影戲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藝術團20多個,皮影藝人近300人,常年活躍在街頭、鄉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現[4]

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由獨特的「十不閒」技藝大師——范正安先生為獨特代表任務,繼承民族遺產,打造泰山品牌,弘揚泰山文化!泰山皮影表演的泰山石敢當的故事栩栩如生,十七大期間在國家大劇院為與會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當故事,受到了一致好評,其皮影藝術先後被《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實話實說》《走遍中國》《文化訪談錄》等專題報道。泰山皮影於2008年正式作為一門學科進入小學課堂[5]

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的創柞擅用誇張變形,人物頭大身子小,身體上窄下寬,手臂過膝。面部形象除有個別丑角、鬼怪之類為四分之三的半側面,一般都是正側。臉譜的設計規律與陝西關中秦腔臉譜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紅烈、花勇、空(即陽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帥帳、案幾、牙床及各種動物、花卉等道具,結構被壓縮,而且稍有透視感,都比影人低。隴東皮影製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着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着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戲注重的還是表演效果,因為影戲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動,再加上高亢、抑揚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間鄉土氣息。隴東皮影戲劇目繁多,圖中羅通掃北為隋唐演義故事,人物、道具鐫刻細緻工巧,想來表演時的動作、情節定引人入勝。

陝西皮影

陝西皮影保留着民間說書的種種痕跡,它是近代陝西多種地方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造型質樸單純,富於裝飾性,同時又具有精緻工巧的藝術特色。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輪廓整體概括,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有勢有韻,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每一個形象不僅局部耐看,而且整體配合也美,既充實又生動,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圖中的出行圖,主體人物突出,無論在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較之儀仗人物醒目,線條的細密繁複、疏密層次以及工藝的細緻都可見一斑。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嚴謹規範,藝術風格及工藝手段與陝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線除了虛線、實線之外,虛實線、繪線及暗線的運用更為別致。虛實線常用於皇宮貴族的建築、擺設、衣飾等,顯得富麗堂皇;繪線以墨線代刀,在難以雕鏤的微小裝飾物上描繪,細緻精彩。使用的顏料大多是藝人們自製的大紅、大綠、杏黃等,色彩鮮艷明快、清雅大方,耐蝕而且長久不變形。《拾玉鐲》為傳統戲曲,劇情描寫的是陝西世襲指揮傅朋游孫家莊偶遇少女玉嬌,兩人互生愛慕,傅朋贈玉嬌一隻玉鐲玉嬌羞不敢受,傅朋乃遺玉鑄於地,被玉嬌拾去。此景為劉媒婆所見,故意向玉奴戲笑並應允為其撮合。圖中即描寫劇中最精彩的一幕。

晉南皮影

在晉南皮影戲裡,各種傳統的圖案福祿壽、五子奪魁、魁星點斗、八仙慶壽、麒麟送子、連生貴子常常出現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飾上世常見各類建築、器具上的傳統紋樣。《含嫣梳妝》表現了少女端坐於鏡前調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藝人巧妙地表現了少女梳妝時,鏡中人與鏡外人的照應,在上演時,二者動作的一致更顯出藝人的匠心獨運。富有晉南風格的皮影雕刻玲隴,彩繪精緻的桌、椅、箱、櫃及古樸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豐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裝、桌、凳圖案刻摟的精美細緻令人由衷讚嘆。

孝義皮影

據歷史考證,孝義皮影已有2400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間,孔子的得意門生子夏在孝義講學,為吸引更多人聽他的演說,曾在夜晚利用「影樂」的形式聚眾講學。由於子夏從師於孔子,也會「樂、琴」,以影樂形式設講,寓教於樂中,使「設教、樂琴、影樂」融為一體而成為「影、樂、教」的完善影戲形式。子夏講學被當地人所喜愛,當地人學會了表演影樂的技法,隨着時間的推移,影樂教的形式在當地變為影戲,這就是最早的孝義皮影戲。

清徐皮影

清徐常豐村的皮影戲可追溯到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縣誌記載,當時的皮影戲團體有四五個。

一套皮影,一塊白布,夜幕低垂時,二胡悠悠,兩手托起千秋將,燈影照亮萬古人。皮影戲形象誇張,人物畫稿通常是民間藝人代代相傳的。皮影人物由頭、臂、手、身等8個部分組成,經過選皮、畫稿、鏤刻、敷彩等8道工序製作而成,過程極為複雜。

常豐皮影

常豐村皮影選用小公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把選好的牛皮放在涼水裡浸泡兩三天後,用刀刮薄,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直到第四次薄至透亮為止。然後將牛皮分解成塊,用濕布包裹,加油汁推按,解除皮質的收縮性,使之平展光滑。再根據畫稿描繪圖樣,開始鏤刻。鏤刻是最難的工序,刀具有數十種,分寬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口刀、圓口刀、三角刀、花口刀等,使用方法也格外講究。平直的線條用平口刀的刀尖扎、推,曲折多變的花紋用斜口刀刻、裁,圓形花紋則需要用圓口刀去鑿。做成一個皮影,通常要手工雕刻3000餘刀。

京西皮影

北京西派皮影遺珍北京西派皮影,亦稱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具有都城特點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據現有資料顯示,北京皮影始於900多年前的遼金時期。當時,中原北宋朝皮影藝術已發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載:「凡影戲……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與之丑貌,蓋亦寓褒貶於市俗之眼戲也。」吳自牧《夢粱錄·百戲伎藝》記:「更有弄影戲者,元汴京初以素紙雕鏃,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北京西派皮影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進步,繼承和保留了山陝皮影、河南江浙皮影、灤州東北皮影等的精華與特點,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兒的北京皮影,強調精緻、注重表現、富於變化、講究透視效果是其藝術的主要特色。

經過搶救性修復整理,下葦甸皮影已經進入博物館科學保護系列。在保護珍貴文化實物遺產的基礎上,同時也存留了難得的皮影雕刻工藝、表演技巧和大量專業資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安皮影

皮影戲傳入成安時間較早。據1975年縣文化館「皮影調查」顯示,皮影戲可能在宋朝時就已傳入成安,明萬曆年間在丁莊村已有流傳,清乾隆時期丁莊皮影第四代宗師、人稱「活豬八戒」的寧老和「北鄉義廟會斗神漢」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成安的皮影均採用牛皮刻制(其他地區的皮影大都用驢皮製作),造型蒼老古拙、意趣淳樸有力。影人高約50公分左右,生、旦、淨角高大,小丑、小妖等角色要小一些。除刻人物之外,還要刻制雲朵、桌椅、動物、水族、城樓、房屋等道具、背景,造型相當豐富,除淨角、丑角用陰刻與陽刻相結合之手法刻臉譜外,生角、旦角用鏤空雕刻,顯得空靈、爽潔。人物的頭像是活的(單獨的),能隨意拔出與身子分離。眾多的角色頭像可根據劇情的需要,及文武服裝的變化,隨時更換不同的身子,而行當相同、服裝類似的人物也可任意更換頭像。

成安的皮影戲除孫橫城皮影劇團配唱「四股弦」外,其他都配唱「淮調」。「淮調」為流傳在河南周口地區淮寧縣一帶的稀有地方劇種,屬梆子腔體系。其唱腔高亢粗獷、質樸健朗,有着獨特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國外皮影

印尼不少地方,皮影戲至今仍然是神聖的,是許多宗教儀式和節日慶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皮影戲在印尼被稱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靈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布幕上活靈活現的皮影曾長期被視為神靈和祖先的靈魂。

藝術特色

皮影戲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中國西北部甘肅的隴東皮影主要分布於平涼慶陽各縣,較為集中的為東臨陝西、寧夏的三角地帶。

演皮影戲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戲班水平高低的關鍵。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在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樂器伴湊合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武打場面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熱鬧非凡。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優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

由於皮影戲中的車船馬轎、奇妖怪獸都能上場,飛天入地、隱身變形、噴煙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現,還能配以各種皮影特技操作和聲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話劇的奇幻場面之絕,在百戲中非皮影戲莫屬。

代表作品

皮影戲的演出,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說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無所不有。折子戲、單本戲和連本戲的劇目繁多,數不勝數。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爭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

社會評價

18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名人,對中國的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可以說皮影戲是中國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這種源於中國的藝術形式,迷戀了多少國外戲迷,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國影燈」。

傳承發展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1、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的藝術家,卻給它的製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複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

在過去很長時間裡,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現,都是以娛樂為目的。在如今這娛樂生活多樣的年代,皮影戲的魅力光環正在逐漸黯淡,只有這一些特殊場合可以看見(如:北京的老舍茶館以及一些演繹着歷史的戲院)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

皮影的製作工藝正在從曾經的娛樂為主,欣賞為輔向現如今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緩慢過渡。將來的皮影更強調與突出其靜態的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豐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獨特的魅力。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千百年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着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把皮影製作好以後,加以裝裱用於展覽與裝飾。

保護狀況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湖北省雲夢皮影藝術團山東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11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正在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正式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視頻

中國皮影戲相關視頻

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再添新成員
中國皮影戲 探索發現 第01集
中國皮影戲 東郭先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