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縣
宜賓縣是宜賓市轄縣。位於四川省南部,西南部鄰雲南省。總面積2940平方千米。總人口103萬人(2012年)。全縣轄23個鎮、3個鄉:柏溪鎮、喜捷鎮、觀音鎮、橫江鎮、永興鎮、白花鎮、柳嘉鎮、泥溪鎮、蕨溪鎮、商州鎮、高場鎮、安邊鎮、雙龍鎮、李場鎮、合什鎮、古羅鎮、孔灘鎮、復龍鎮、普安鎮、雙誼鎮、王場鎮、泥南鎮、古柏鎮、隆興鄉、龍池鄉、鳳儀鄉。縣政府駐柏溪鎮,距市政府駐地宜賓市區13千米。
地處岷江與金沙江匯交地,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8℃,年降水量1023毫米。岷江自西北入,納文星河、越溪河、花潭溪河,東南流出境,金沙江流經縣南。內六鐵路,渝昆高速公路和206、307省道過境。金沙江、岷江接長江主航道,常年通航。名勝古蹟有石城山、青山、雲豐古廟、覺皇寺、北斗崖民族崖墓群、黃傘漢代岩墓群[1]等。
目錄
歷史沿革
縣境古為少數民族聚居之地。置縣時間有兩說:一說認為「秦曰贊道」,「道」相當於縣級政權,置縣當自秦始;一說認為:西漢置僰道縣。其始,縣治所在僰道城(今宜賓市城區)。唐會昌二年(842年)曾遷岷江北岸舊州壩(今宜賓市安阜街道辦事處轄境)。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贊道縣改名宜賓縣沿襲至今。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遷治登高山(今宜賓市城區隔江東岸白沙灣街道辦事處境內)。德祜元年(1274年)遷回焚道城原址。明洪武六年(1373)屬敘州府。1914年屬永寧道,1935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宜賓專區,1951年6月析縣城及近郊置宜賓市後,縣治所於同年10月遷喜捷鎮,1952年8月復遷回宜賓市城區。1965年7月再遷柏溪鎮至今。現隸屬於宜賓市。
1996年,宜賓縣面積3030.1平方千米,人口約96.2萬人,轄17個鎮、10個鄉:柏溪鎮、喜捷鎮、觀音鎮、橫江鎮、永興鎮、白花鎮、柳嘉鎮、泥溪鎮、蕨溪鎮、商州鎮、高場鎮、安邊鎮、雙龍鎮、李場鎮、合什鎮、古羅鎮、孔灘鎮、古柏鄉、王場鄉、雙誼鄉、隆興鄉、泥南鄉、龍池鄉、真溪鄉、普安鄉、復龍鄉、鳳儀鄉。縣政府駐柏溪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宜賓縣常住總人口928584人,其中:柏溪鎮107835人,喜捷鎮34500人,觀音鎮67933人,橫江鎮27747人,永興鎮33634人,白花鎮46792人,柳嘉鎮45683人,泥溪鎮36270人,蕨溪鎮46873人,商州鎮26293人,高場鎮38664人,安邊鎮21384人,雙龍鎮44163人,李場鎮35053人,合什鎮27901人,古羅鎮27752人,孔灘鎮45489人,古柏鄉22272人,王場鄉18060人,雙誼鄉27359人,隆興鄉23682人,泥南鄉17050人,龍池鄉10009人,真溪鄉20489人,普安鄉32930人,復龍鄉24177人,鳳儀鄉1859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宜賓縣常住總人口813053人,其中:柏溪鎮88251人,喜捷鎮29901人,觀音鎮63606人,橫江鎮25647人,永興鎮30963人,白花鎮41574人,柳嘉鎮39883人,泥溪鎮29607人,蕨溪鎮43527人,商州鎮22259人,高場鎮30304人,安邊鎮23305人,雙龍鎮44055人,李場鎮31526人,合什鎮21364人,古羅鎮21804人,孔灘鎮47125人,復龍鎮25269人,古柏鄉19509人,王場鄉18385人,雙誼鄉25182人,隆興鄉19031人,泥南鄉14889人,龍池鄉8972人,普安鄉30041人,鳳儀鄉17074人。
2012年,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普安鄉,新建普安鎮,鎮政府駐周壩村,轄原普安鄉所屬行政區域。調整後,全縣轄19個鎮、7個鄉:柏溪鎮、喜捷鎮、觀音鎮、橫江鎮、永興鎮、白花鎮、柳嘉鎮、泥溪鎮、蕨溪鎮、商州鎮、高場鎮、安邊鎮、雙龍鎮、李場鎮、合什鎮、古羅鎮、孔灘鎮、復龍鎮、普安鎮、古柏鄉、王場鄉、雙誼鄉、隆興鄉、泥南鄉、龍池鄉、鳳儀鄉。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4號)批覆同意撤銷雙誼鄉,設立雙誼鎮,轄原雙誼鄉所屬行政區域。2015年,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王場鄉、泥南鄉、古柏鄉,設立王場鎮、泥南鎮、古柏鎮。調整後,全縣轄23個鎮、3個鄉:柏溪鎮、喜捷鎮、觀音鎮、橫江鎮、永興鎮、白花鎮、柳嘉鎮、泥溪鎮、蕨溪鎮、商州鎮、高場鎮、安邊鎮、雙龍鎮、李場鎮、合什鎮、古羅鎮、孔灘鎮、復龍鎮、普安鎮、雙誼鎮、王場鎮、泥南鎮、古柏鎮、隆興鄉、龍池鄉、鳳儀鄉。
視頻
宜賓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四川宜賓藏有萬座崖墓洞穴,一處好似三室一廳,眾多謎團至今未解 ,搜狐,2020-10-24
- ↑ 新中國成立以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回顧 ,搜狐,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