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文昌閣
宜興文昌閣原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宜興市宜城街道通貞觀東路今文化廣場處,始建於明初,原為道觀通貞觀的一部分,同時用於科舉考試試場和文人雅集之地,萬曆十二年(1584)重建,清順治時重修。
原建築由大殿、東西廊廡、硯池和花園等組成,東院大殿面闊三間,兩側耳房各一間,進深十三檁,硬山頂,殿前有青石壘砌的月台,院內有上置單孔小石拱橋的長方形硯池及桂柏數株,東西廊廡原各九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被改建,西院花園內有人工堆築的土山與小亭。1998年因舊城改造而移建大殿至城西氿濱公園內,並重建大門一間與東西廂房各三間,現閣內陳列有「荊邑千秋、人傑文昌——科舉和宜興狀元宰相史料展」[1]。
宜興市
宜興市是中國江蘇省南部城市,地處太湖西岸,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滬、寧、杭地理中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宜興因盛產紫砂陶土,有中國「陶都」之稱,其紫砂陶土製成的紫砂壺享譽中外(宜興紫陶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積242.29平方公里);總人口125.16萬(2014年底),其中城鎮人口79.79萬人(至2014年底)。
目錄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陽羨縣,屬會稽郡(治今蘇州)。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陽羨縣令尹靈常從征,歷時七年,建立功勳。十二年(前195年),被封為陽羨侯,改稱陽羨侯國。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仍改為陽羨縣。屬於會稽郡。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屬吳郡(治今蘇州)。
三國孫吳寶鼎元年(266年),改屬吳興郡(治今湖州)。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嘉四年(310年),陽羨周處長子周玘三興義兵,晉王朝為表彰其功,置義興郡,屬揚州(治今南京)下轄陽羨、國山、臨津、永世、平陵、義鄉六縣,後增加綏安縣,合七縣。
南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義興郡屬南徐州(治今鎮江)。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國山、臨津併入陽羨縣,改稱義興縣,屬毗陵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義興縣為鵝州,下轄陽羨、臨津二縣。武德七年(624年),改鵝州名南興州,次年復為義興縣。唐乾元二年(759年),義興縣一度改屬潤州(治今鎮江),次年復屬常州。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名為宜興縣。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改為南興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仍改為宜興縣。
次年(1278年)升為宜興府,屬常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復為宜興縣,二十一年(1284年)又升為宜興府。元元貞元年(1295年)降宜興府為宜興州,屬常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十月戊寅(1358年11月13日)朱元璋更名建寧州,尋復名宜興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宜興縣,屬常州府。
清初因襲明制。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宜興為宜興、荊溪二縣,同屬常州。
宣統三年(1911年)宜興、荊溪二縣改屬鎮常通海道。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荊溪縣,併入宜興縣。
1914年屬於蘇常道。
1948年屬江蘇省第一行政署察區。
1949年4月,宜興屬蘇南行政公署。
1949年6月屬常州專區。
1953年屬蘇州專區。
1956年屬鎮江專區。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宜興縣屬無錫市。
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成立縣級宜興市。
地理
宜興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西岸,江、浙、皖交界區,是滬寧杭地區三角中心。宜興北緯31°07'~31°37',東經119°31'~120°03'。東為太湖,隔太湖與蘇州相望,西北隔太湖與無錫相近,在陸地上卻並沒有與無錫市其他行政區相連,是無錫市行政區劃中的一塊飛地,南鄰浙江長興,西南界安徽廣德,西接溧陽,西北毗連金壇,北與常州相傍。北面滆湖鑲嵌,荊溪、西氿、團氿、東氿似珍珠項鍊貫穿市域東西。2010年底全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2](其中太湖水面242.29平方千米),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說;宜興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最高峰黃塔頂611.5米,為蘇南第一峰;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洼圩區,是宜興糧油主要產地。宜興年平均氣溫15℃,氣候宜人,年降水量119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