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寺
寶林寺傳承法統,是屬臨濟宗,寶林寺的誕生,則奠定了寶林寺在嶺南佛教史上的地位,原順德寶林寺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南門外鳳山南麓,山如鳳凰般蜿蜒綿亘,樹木蔥蘢,蒼翠峭拔,它依山傍水,景色清幽。
寶林寺因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於一體在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文化寶藏。
中文名稱:寶林寺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
開放時間:08:00~17:00
景點級別:無評級
門票價格:15.00元
目錄
歷史沿革
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後,融合了中國的民族文化,使之更為豐富多彩,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禪宗思想發揚光大,影響了後代佛教文化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悠悠歷史,滄海桑田,從中原地區文化的南傳,佛教文化也隨之南播,作為一種宗教信仰,佛教文化也為群眾所信奉。隋唐時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而嶺南地區也佛寺廣布,僧人在封建王朝的扶持下,在風景秀麗的名山建立了寺院。
古寺地位
寶林寺傳承法統,是屬臨濟宗,寶林寺的誕生,則奠定了寶林寺在嶺南佛教史上的地位。
原順德寶林寺位於順德大良鎮南門外鳳山南麓,山如鳳凰般蜿蜒綿亘,樹木蔥蘢,蒼翠峭拔,它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寶林寺因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蹟於一體在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文化寶藏。
布局結構
惠能所傳禪宗的南宗五大家,溈仰、雲門、法眼三家,宋代以後皆失傳,只有臨濟、曹洞二家並存,臨濟宗主張「看話禪」,即參看話頭之禪;而曹洞宗則提倡「默照禪」,即寂默靜照之禪。
俗語云:「未有順德,先有寶林」,一千多年前,古太艮村,地控蠻煙,險連金陡,太艮峽穿山而過,柳波港帆檣掩映,港側慧橋,給迷離的水光留下亭亭玉立的倩影。五代之南漢殤帝光天一年(公元942年),佛教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泛傳播,昔有僧人在此建簡樸僧舍,初名曰:「柳波庵」,庵內先建有觀音殿,殿內的觀音塑像相傳是唐代的珍貴塑品,至宋代一直都以供奉觀音為主。
時至南宋,殿內建築頹敗衰落,寧宗開禧年間,重修殿堂。宋末度宗咸淳年間,禪風席捲天下,江西名僧德欽和尚,雲遊至此,見柳波庵背山臨水,古木扶疏,且有泉水清幽之勝,即率領眾徒,留居於此,併購置田產,耕作潛修,逐步擴大。柳波庵所處的太艮峽,背山繞水,面向南方,形成風水寶地,德欽主持,開創法河,登壇說法,前來聽經的人漸次增多,他廣泛傳播禪宗要旨,引導信徒體悟佛性,將佛學發揚光大。
一日,德欽早起焚香,沐浴更衣坐法。先一夕,其徒譚甲夢德欽求木龕,侵晨詣之,已寂。弟子與譚甲將其遺骸漆布傅其肉身,放進龕中,供奉於觀音殿中,並書聯語:「至道無言從北宋,法身不老等南華」。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拆寶林寺時,肉身被毀掉,實為憾事。
相關典故
宋元兩代禪宗臨濟派經過長時間的調整,為明清兩代的復興打下了更為堅實的人文基礎。明代末期,因時世不景,賦稅沉重,柳波庵實在難以維持,故被迫將原產業典當及變賣,逐漸使僧徒四散,庵一度荒廢。明朝萬曆年間,順德龍山鄉人柯離際,法號道丘,別號棲壑,經本師碧崖長老介紹,投到韶關南華寺(晉時初名為寶林寺)憨山禪師門下修學佛法。明崇禎八年,為創建肇慶慶雲寺作出了巨大貢獻。
清康熙初年,肇慶慶雲寺僧人元亮,字浩則,路經大良,觀鳳山如鳳凰展翅,柳波庵如鳳之口,口吐蓮花,不禁心動;見此鳳山勝景,他認定這是一塊佛門勝地,並預言日後佛法禪宗必定在這裡發揚光大,為推動順德佛教的復興,為弘揚臨濟宗的禪法,立志留庵長居。元亮深得縣人敬重,他集資捐助,贖回田產,擴建庵堂,恢復寺院產業。當時庵內種植了七株參天古木,苑如西天寶林之山,元亮取其「淨土七寶樹」之意(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故隨即將柳波庵易名為「寶林寺」。繼後他在這裡廣栽樹木,使寶林寺面貌漸漸改觀。元亮對於禪宗臨濟的弘揚是不遺餘力,這使寶林寺越加顯赫。[1]
擴建修葺
康熙十六年,知縣時應泰(遼寧金州人,十五年任)捐俸祿贖回原田二百畝,收取田租以供養僧眾,由是古剎始有生色。此其時,寶林寺經過擴建、修葺,其建築已頗具規模,共四庭五進,蓋有頭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禪堂、方丈說法堂、伽藍堂、祖堂、客堂、肉身堂及僧房、庫房、齋舍等十餘座。
天王殿供彌勒、韋馱、四大天王、關帝等,大雄寶殿供奉三方佛祖、十八羅漢、六祖慧能及地藏菩薩,客堂主要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當時有僧徒三十餘人,藏頻伽經1916種,分8416卷,合414冊。另外,寶林僧人重視植樹綠化,保護環境,種菩提樹數株,濃蔭如蓋,成為叢林中風水之樹。
寶林寺成為地方首剎,人們視之為勝地,每遇國家大典或開讀朝廷詔令,則地方長官紳耆仍集合寺庭舉禮。隨後縣衙在寺內增設萬壽宮,供文武官員向帝、後祝壽及恭聽「聖諭」。
興盛時期
寶林寺作為佛教場所,歷整個清代,香火興盛,寺廟規模逐漸擴大,殿堂雄偉。寺內所植的菩提樹,枝繁葉茂;還有蒼勁如虬龍的榕樹,掩映在綠蔭之中,因而吸引眾多遊人香客。
每逢佛誕、觀音誕及每月初一、十五,附近信眾,香客以及商賈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人海如潮。人們都說寶林寺德欽肉身最靈驗,「去求肉身」遂成為當時世俗的一句口頭語,此為寶林寺最鼎盛的時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禪關有路,捷足先登」是清末民初山門的對聯。
相關典故
民國期間,由於連年戰爭,不少寺庵毀於兵火,民間佛教信仰處於自生自滅的自流狀態,但是由於佛教教義深入人心,群眾信仰和民族風俗習慣結合起來形成世俗化的宗教,許多人雖非佛教徒,也樂於支持佛教活動。抗戰時期,寶林寺由肇慶鼎湖高僧鐵航禪師(俗稱鐵僧大師)主持,其為人厚道,樂善施醫,享負盛名,對地方的惡勢力也起了克製作用。順德淪陷後,寶林寺駐進了日本鬼子,成了日寇的營地。
同時,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也打入了寶林寺,共產黨員培德和尚,深入虎穴,搜集鬼子的情報,寶林寺成了廣游二支隊的聯絡點,鐵僧也不避艱難,把受傷的游擊隊接進寶林寺隱藏起來,對抗日戰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4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省府秘書長、省政府委員岑學呂歸隱潛修佛法,曾一度皈依鐵僧和尚。寶林寺還有另一個僧人翁襲常,他行醫濟世,主治眼疾,四鄉百姓求之甚眾,其醫德醫道,深受世人所愛。
建國初期(1950—1952),寶林寺由地方政府接管,將部分建築劃為人民解放軍駐順德部隊某連的駐地,部隊連長朱吉祥,與鐵僧關係相當好,人民子弟兵與寺內僧侶和睦相處,為地方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時候,寶林寺僧眾尚有十數人,侍奉佛祖香煙,寺內佛像仍供佛信徒參拜。1951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鐵僧早起誦經,不幸遭匪謀害遇難。
1952年部隊撤離駐地,政府安排了寺院右邊建築群為大良鎮立第一小學校址。1955年後經破除「迷信」運動,寺內佛像和法器蕩然無存,寺院改為「順德縣文化館」,後擴大為文化公園。
宗教事務
到90年代,原寶林寺周圍土地逼仄不堪,原址修復難呈舊貌。經市委統戰部宗教科接受海外內善信意見,呈報廣東省宗教事務局並獲批准,由市有關人士組成籌建委員會募資易地重建,重建選址在大良南郊太平山麓。千年古剎,歷經劫難,始獲新生。
視頻
廣東順德寶林寺"龍躍天門,虎臥鳳閣"的地勢,是首剎亦是著名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