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清曉闍梨
《寄清曉闍梨》出自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的作品。今存詞三首,詩三百餘首。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1]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天聖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2]。
“ |
前時春雪晴,林壑趣彌清。 幾憶山陰講,兼忘谷口耕。 樹叢歸夕鳥,湖影浸寒城。 還肯重相訪,柴門掩杜蘅。 |
” |
— [北宋]林逋 |
目錄
書法
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3],書法瘦挺勁健,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而清勁處尤妙。長為詩,其語孤峭浹澹,自寫胸意,多奇句,而未嘗存稿。風格澄澈淡遠,多寫西湖的優美景色,反映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一詩,清冷幽靜,閒淡渾遠,是其詩風的典型體現。《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成功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作者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復,後人稱為和靖先生、林和靖,漢族,奉化大里黃賢村人。
林逋少孤力學,好古,通經史百家。及長,漫遊江淮,40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以湖山為伴,相傳20餘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4]有詩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