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義倉
富義倉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霞灣巷東南面、勝利河與古運河交叉口處,為杭州現存唯一的大運河航運倉儲建築,由時任浙江巡撫的譚鍾麟主持建造於清光緒六年至十年(1880-1884),其名稱取「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為當時的杭州糧食供應地和江南穀米集散地,亦自此處經大運河向京師啟運貢糧。民國時沿用作浙江省第三積穀倉,後相繼改為侵華日軍營房和國民黨軍用倉庫,1949年後用作杭州市糧食公司民生倉庫分庫,部分建築曾改作宿舍,2007年修復後改為富義倉創意園[1]。
建築群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由三進院落、三排倉房組成(今存建築共13幢),可存四五萬石穀物,原在西側建有礱場(去稻殼的碾坊),南側建有碓房(舂米的作坊),東北側建有司事者居室(管理用房)。
目錄
歷史背景
富義倉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浙江巡撫譚鍾麟因當時杭州糧食告急,遂令杭城士紳購糧十萬石分別儲存於原有的兩個糧倉。因原倉庫不敷存儲,購買霞灣民地十畝,再建倉廒。清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歷時四年糧倉建成,共耗白銀一萬一千兩,倉房共四排,可儲存穀物四、五萬石。同年冬天,譚鍾麟調任陝甘,臨行前將倉庫命名為富義倉,命名取「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
它與北京的南新倉並稱為「天下糧倉」,有「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之說。民國時期,改為浙江省第三積穀倉,短時做過國民黨軍用倉庫。解放後,杭州市糧食公司接管,作為民生倉庫分庫,後部分改為軍區家屬宿舍和杭州造船廠職工宿舍。
結構介紹
當時富義倉內共有五六十間糧倉,每間約20平方米,可存四五萬石穀物,還有礱場(去稻殼的碾坊)、碓房(舂米的作坊)、司事者居室等。
門廳坐北朝南,占地面積十畝,原有倉庫、礱場、碓房、司事房等。主倉東西相向而建,四列三進,一層磚木結構,硬山造。這裡是杭州百姓最主要的糧食供應地,也是江南穀米的集散地,當年的朝廷貢糧也是從這裡開始北運。
富義倉是杭州現存唯一的一個古糧倉,建國後其倉儲功能也幾經變遷,但作為「天下糧倉」的重要一員,運河文化、漕運文化、倉儲文化的實物見證,富義倉依然屹立在運河最南端。如今的富義倉是圍繞遺址保護,於2007年以原有的占地範圍、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歷史風貌、原汁原味進行修復的,共有13幢建築。其杭州的運河航運倉儲古建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2]。
視頻
富義倉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看看杭州的天下糧倉——富義倉(圖),搜狐,2007-10-07
- ↑ 運河之上富義倉,引進CREAMS打造現代「精神糧倉」,搜狐,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