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察合台語,也作察哈台語、查加泰語,是中亞地區一種已經消亡的語言,被逐漸棄用後,仍作為書面語使用至1920年代。察合台語採用波斯文字(阿拉伯字母)。追尋其源流,實是早在10至12世紀喀喇汗王朝(黑汗)時代,喀什、和田以至中亞烏茲別克一帶已經開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突厥語了。是伊斯蘭化後的突厥語民族共用的文字。

目錄

歷史

察合台語是一種突厥語,屬突厥語東南部方言,普遍通行於中亞蒙古帝國的察合台汗國領土,曾經與欽察語[1]一樣是中亞商旅之間的通用語言。隨着地區勢力的分化,後來發展成各種方言。當中,維吾爾語及烏茲別克語都脫胎自察合台語。後來當俄羅斯控制了中亞地區之後,由於大量俄語人口遷入,使察合台語人口愈來愈少,並在前蘇聯時間消亡。

察合台文一般指15世紀─20世紀初中亞等地突厥語諸民族使用的書面語,古察合台文指15世紀─16世紀維吾爾、烏茲別克等族文人使用的突厥伊斯蘭文學語言。最著名的是阿里希爾·納沃伊《五卷詩》[2]:「正人之憂」、「蕾莉與馬傑農」、「阿塞拜疆的希琳公主」、「七星美圖」、「希臘化的伊斯坎達城堡」,他是使用察合台語的大詩人。各國學者對其使用時期與範圍尚無一致看法。中國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等族到20世紀初仍用為書面語。察合台文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有輔助符號。

文字系統

察合台文是指從中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流行於中亞地區一種已經消亡的文字。一種阿拉伯字母系統的拼音文字。除通行於中國新疆和中亞外,莫臥兒帝國和埃及也曾使用過。

發展

成吉思汗(1162~1227)的次子的名字取名的察合台(?~ 1242)建立的汗國。始用於重建其汗國的察合台後裔都瓦汗時期(1274~1306)。語文學上指察合台汗國的維吾爾人及蒙古人使用的書面語言;在帖木兒(Timūr-i-lang 1336~1405)統治時期得到發展,並在相當程度上作為其汗國交際語基礎的文學語言。察合台文即察合台語的書面形式。

研究

對察合台語的定義和分期,語言學家尚無一致看法。有人認為,維吾爾文學語言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前就已相當發達,是察合台汗國語言的基礎。20世紀30~60年代,一部分學者用「老烏茲別克語」一詞代替察合台語,並把它擴展到察合台語以前的中亞突厥書面語發展的各個時期。一般認為,8~9世紀的回鶻語延續到喀拉汗王朝(10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初)時,稱作哈喀尼耶語(喀什噶爾語)。13世紀以後,分化為 3支,其中一支是在維吾爾-葛邏祿語基礎上吸收西突厥語某些成分發展起來的東支(維吾爾語、烏茲別克語等語言),在帖木兒時期被稱作察合台語。直到19世紀末,是維吾爾、烏茲別克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等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視頻

察合台語 相關視頻

烏茲別克語會話: 第一講 問候與告別
烏茲別克語語音01——北外在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