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寶源路 (廣州)

寶源路 (廣州)
圖片來自bytravel

寶源路 (廣州)是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1] 的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東起寶華路,中段與逢源路相交,西接龍津西路,全長542米,寬12米。在寶源路東段南側建有大型購物商場恆寶廣場及地鐵一號線的長壽路站,目前車輛通行方向為由東往西單向通行。

寶源路原名寶源大街,1932年擴建成路,沿用「寶源」作路名。

荔灣區

荔湾区,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於广州市西部,與芳村區合併之前是广州老四区之一,被廣州市府定位為“最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2005年與芳村区合并后的荔湾区的总面积為59.10平方公里,总人口73.35万人,辖22个街道办事处。“荔湾”得名自“荔枝湾”。

目录

歷史

荔湾区原为古城广州之西郊,旧称西园、西关,因区内有著名的“荔枝湾”而得名。廣州有一句老說話是:「東村、西俏、南富、北貧」,那個“西俏”就是指西關,這區的特色是富商巨賈聚居之處,和眾多娛樂場所的立足地。西關風情就是形容清朝時期廣州富人的生活。

秦始皇时代起曾先后隶属于番禺南海等县管辖,反复更变。至宋朝宋太祖开宝五年,荔湾地段属南海县管辖,此后一直未变。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时為中國唯一的外贸商埠───十三行的所在地。清咸丰九年,沙面被迫租借给租界。清末,荔湾地区西关為南海县衙直辖区,西村、泮塘一带农村属南海县恩洲堡管辖。

廣州清初所產棉花,以輕暖出名,號“廣花”;“廣之線紗”,於十三行之財富積累也有助推。由於本埠棉布價廉物美於英國布,出口甚多。在巨大利益驅使下,棉花來料加工迅速興起,西關農田被大量開發,修築廠房街道,錦華、經綸、麻紗等地方便於此時期出現。廣州紡織業帶之形成,帶動了印染、機具、漿緞、制衣、制帽、鞋襪、絨線等行業的興盛。下西關湧郊區也被發展為高尚住宅區,業主有不少是因紡織業大旺而獲益的洋行買辦。西關在當時有所謂“八橋之盛”(匯源、蓬萊、三聖、志喜、永寧、牛乳、大觀和德興)。

辛亥革命后,西关工商业区劃歸广州市区范围。民国17至19年,原属南海县管辖的南岸、澳口、增埗、西场等农业区划入广州市区范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重新把广州划为28个行政区,收回的租界沙面也新设成区。此时荔湾区域内设有长寿、西禅、逢源、黄沙、陈塘、沙面各区,南岸、西山、太平区有部分地段属今荔湾范围。1949年10月14日,中共攻佔广州後,在以上各区成立人民政府。

1950年6月,西禅区与长寿区合并称为长寿区,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为荔湾区,南岸区改名西村区。逢源区的三沙、泮塘农业区划归西村区。陈塘区并入太平区(后并入中区)。各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而沙面区則改为市直辖沙面街办事处,後改辖于太平区。

1952年9月,长寿区、荔湾区及西村区的彩虹、西村、泮塘、西增、小梅街和南源镇合并成立西区,并成立西区人民政府,後改称西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4月,泮塘、三沙等农业社加入三元里人民公社,划出西区。1960年4至7月,原属中区的清平人民公社(含清平、岭南、沙面三街地段)与秀丽、光扬、华林、宝华四街并入西区。西区同时接管了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横沙、沙凤、三沙、西郊等5个大队和石井人民公社7个大队。

1960年8月,西区改名荔湾区。

1961年复建18个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区辖内农村大队全部划回郊区管辖。

2002年1月18日,荔湾区正式接管了原轄白云区的大坦沙岛。

2005年5月,广州市调整行政区划,將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2016年10月28日,荔湾区人民政府驻地由金花街道中山七路328号迁移至石围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号。

轄區

新荔灣区下辖22个街道,即原来荔湾区13个街道和原来芳村区9个街道。

參考文獻

  1. 西關,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