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花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花街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中部,東、北鄰接越秀區,西與彩虹街相接,南與龍津街、逢源街相接。面積1.168平方千米,人口54670人(2010年)。轄12個社區。辦事處駐西華路金花直街蟠虬街100號。

金花街是一個人口稠密,商貿繁榮,辦事方便,歷史底蘊深厚,有商業,運輸,服務企業一千多家,其中年納稅15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就有10多家,聞名本市「康王路地下商業城」即將竣工開業;[1]

中文名稱: 金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

政府駐地: 西華路金花直街蟠虬街100號

電話區號: 020

面 積: 1.168平方千米

人 口: 54670人(2010年)

車牌代碼: 粵A

建制沿革

2016年9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覆》(粵府函〔2016〕314號):同意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駐地金花街道中山七路328號遷移至石圍塘街道芳村大道西2號。

行政區劃

金花街道轄:三甫、桃源、錦繡、和安、蟠虬、吉祥、隆慶、龍源、世紀、陳家祠、小梅、林苑12個社區。

名稱由來

關於金花街道的得名由來,有一個十分動人的民間傳說:明朝洪武年間,廣州一位巡按因夫人臨盆難產而手足無措,夢見一老翁說:「請得金花姑娘來,可保姆子平安」。巡按立即派人四出查尋,尋得一位名字叫「金花」的民間少女,立即接到家中。民女剛入後堂,即聞報夫人已平安產下嬰兒。巡按大喜,認為真是仙女下凡,口呼金花娘娘救其夫人於危難,對金花叩謝。這事很快傳遍廣州城,許多婦女臨產都來找金花祈求庇佑,保生貴子。

但大家把金花當成「活菩薩」後,竟無人敢與她成親。隨着年歲漸長,姑娘變得終日鬱鬱不樂,最後竟投湖自盡。幾天之後,湖中浮出一個沉香小像,相貌酷似金花,居民將其迎接,建祠祀奉,尊之為「金花保子惠福夫人」,該湖稱為仙湖,其廟為金花廟,並將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七日定為金花誕。明代詩人張謝曾有詩詠吟:「玉顏當日睹金花,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無心還片片,晚風吹落萬人家。」

只在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道的碑廊上留有一塊碑記。金花街道的碑廊在醫靈廟前小學的旁邊,集中了附近各寺廟中的十多碑刻,其中有一塊刻於清代同治年間的《重修金花古廟碑記》,長2米、寬1.2米,記述了金花廟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清同治年間進行過重修的歷史和金花娘娘的傳說等。

社區服務

金花街社區服務中心位於金花街轄區中部,是金花街辦事處在1999年3月在市、區兩級政府的關懷、扶持下設立的,面向轄區內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居民住戶提供綜合性、多元化社區服務的機構。荔灣區金花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現有辦公場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各類社區服務機構、網點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從事社區服務的專職工作人員260多人,義務志願工作者1000多人;中心設置功能齊全的服務項目,配備社區服務和勞動與社會保障觸摸式電腦熒屏2台及先進的多功能辦公設備、完善的服務設施。

金花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發展至今,已能做到架構清晰、管理有序、項目齊全,既能延伸政府職能,承擔原來由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所承擔的無償福利型服務,同時又能集合社會有利因素,吸引各方機構、力量和義務志願工作者廣泛參與我街社區服務,增強金花社區和服金花社區加強社區服務隊伍建設,做到專職、兼職、義務志願者相結合,促進社區服務隊伍的合理化和專業化,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多種形式的社區社會福利與社區社會公益、社區社會保障服務。提供多種形式的社區社會福利與社區社會公益、社區社會保障服務。

風景名勝

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吸引着無數中外賓客,還有斗姥宮,浮丘石,水月台等歷史文化遺址。

視頻

居民樓隱藏的一間網紅標本酒吧,荔灣區金花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