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
壽山 |
中文名稱;壽山 所在地;高雄市西南的鼓山區 舊稱;麒麟山 打狗山 面積;約1,200公頃 所屬國家;中國 所輸城市;台灣省高雄市 門票價格;全票40元 優惠政策 半票20元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
壽山,俗稱柴山,是一座位於台灣高雄市西南濱海的山,也是高雄市臨海的天然屏障。其地質屬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天然岩洞甚多。山上有壽山公園、龍泉寺、千光寺、法興寺、元亨寺、忠烈祠、動物園等觀光景點。而其中的壽山公園,山頂可遠眺高雄港及欣賞西子灣落日及高雄市的夜景。
柴山不但是高雄市的天然地標,也是高雄市市民遊憩、登山、從事自然觀察、人文等活動的好去處。柴山南邊在日治時代即開發為壽山公園,動物園座落其中,每年吸引遊客三十萬人。柴山北邊則因為長期的軍事管制,保存完整而獨特的生態體系,台灣獼猴更是柴山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1989年起,台灣軍方逐漸解除柴山管制的範圍後,高雄市政府於1998年鋪設木棧道,柴山更成為市民假日登山、休閒的熱門去處,自然的林相也被稱為高雄市的都市之肺。[1]
1992年5月,高雄地區環保人士成立"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稱稱"柴山會",推動在壽山地區成立自然公園,並訴求以"柴山"掛名。
目錄
序言介紹
壽山之名,在歷史上各種不同時代、不同種族均對其有多種名稱。
打狗山、高雄山:明朝末年海盜經常橫行於高雄沿海一帶,當時柴山的平埔族原住民在住家周圍栽種刺竹以防禦盜匪的入侵,而平埔族的竹林的語音為Takao,和閩南語的打狗讀音相似所以該族被漢人稱為打狗社,山名就稱為打狗山。日治後此名亦成為官方名稱,直到1920年打狗改為高雄街,總督府遂於1921年頒布命令,將打狗山更名為高雄山。
壽山:更名高雄山不久,1923年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赴台遊覽,台灣總督府于山下興建貴賓館供其駐驆。因時逢其壽誕,故將該館稱以壽山館、高雄山也一併再次更名為壽山。
萬壽山:直到戰後1968年止,壽山一名已使用40餘年。唯當時的台灣省民政廳廳長陳武璋為了替蔣中正祝壽,建請將壽山改稱萬壽山,同時將愛河改稱仁愛河。1991年,高雄市議會方提案恢復為兩者舊稱。
柴山:柴山是官方名稱外,另一個為眾所悉的別稱。其成為附近樵夫砍柴來源歷時久遠,早期還有荷蘭人從打狗運薪材到熱蘭遮城,因此被稱為柴山。
打鼓山或鼓山:清代民間著述多為土譯"打狗",官撰地誌則多用"打鼓"雅譯。一說是打狗港口內有時巨石崩落,行船經過時相當危險,因此當船隻經過大石崩塌處時,船上水手需要打鼓以求神明保佑,因此稱之為"打鼓山",後來則簡化為"鼓山"。
埋金山:相傳1565年間橫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海盜林道干,被明朝都督俞大猷追緝而逃到台灣,相傳林道干敗逃時,把十八籃半的白銀埋在打狗山上。
麒麟山:真正的由來現在已經不可考證,只有民間傳說流傳下來,說早期山上有住着一隻麒麟,而山上的野生動物獼猴、山羌都聽候其號令,或有一說山的外形就像只麒麟。
猴山:山岩多台灣獼猴,十七世紀時,荷蘭人所繪製的台灣地圖上,即將柴山寫成"Apen Berg"[9] ,意即"猴山"。
高砂:日本人舊稱其高砂,或作塔伽沙古(讀音皆為takasago),同樣源自於打狗社之名。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柴山位於台灣南部高雄市西南濱海,縱貫鼓山區全區,南北長約5.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面積約1,200公頃,最高海拔約三百五、六十米,北起左營的桃子園地區,屏障台灣海峽,向南延伸至西子灣海岸,和旗津的旗後山共扼高雄港,早期居民曾以"旗鼓相當"來形容此二座山,其中"鼓"指的也就是柴山,其中"旗"指的則是旗後山。
氣候
柴山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地處台灣南部,氣候屬於熱帶,平均年均溫約為攝氏25.1度,最低為1月時的攝氏19.1度,最高則為8月的攝氏29.1度。平均年降雨量為1748.6公厘,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之間。
地質
地形結構
柴山的地質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為主,是海底上升為陸地的證據。從下到上大致分為"古亭坑層"、"高雄石灰岩"、"崎腳層"、"壽山石灰岩"、"現代沖積及崩積層"五個地層,其中古坑亭層和高雄石灰岩為構成柴山的主體。古亭坑層約在一百八十萬至三百萬年前形成,位於柴山底部,以青灰色泥岩為主,含有孔蟲及石灰藻的化石。高雄石灰岩是大量的珊瑚、藻類、有孔蟲及貝類等的殘存硬殼,堆積後膠結形成的岩層,它覆蓋在古亭坑層上。後來因為陸地上升及侵蝕作用,帶來大量泥沙,在原有的石灰岩上逐漸形成崎腳層,以深灰色泥岩為主,還夾有數層黃棕色鬆散砂岩。崎腳層沉積之後,這裡的岩層受到擠壓,發生了一連串的隆起、褶皺、斷層等地質演變,崩落的岩塊堆積在東南部,形成壽山石灰岩,以疏鬆的珊瑚石灰岩塊為主。後來由於侵蝕及崩塌作用,在壽山東邊形成以沙、黏土為主的沖積平原,就是現代的沖積與崩積層。
柴山於蓬萊期造山運動時隆起,表面受海蝕作用,且由於侵蝕劇烈,地形上屬起伏不定的丘陵或淺石山,多孔而銳利,且因基本地體曾受褶曲作用,三層石灰岩形成三條近乎平行的山脊,由東北東走向西南西[16]。另外因珊瑚礁石灰岩經過地質演變後,再經風化、侵蝕以及雨水的沖刷等作用,使柴山隨處可見嶙峋銳利的礁石和岩洞、峽谷、斷崖、深穴等地形,長久溶蝕的結果加上石灰岩洞中雨水溶解的碳酸鈣一點一滴的沉澱,使得柴山形成了許多的石灰岩洞,如北峰極樂洞、大小猴洞、蓮花洞、新娘洞、井觀洞、三合洞、南極洞、兄弟洞、林姑洞、馬蹄洞、龍洞等。在洞內可以看到由碳酸鈣所沉殿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壁、石廉、石藤等景觀。
地層滑動
而根據高雄市政府建設局所進行的"高雄市柴山地區土石災害潛勢地區"調查研究,根據初步探勘結果判定柴山桃源里的柴山國小後方、柴山五號道路後方及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宿舍後方等3處,共有3條可能引起地層滑動的土石流潛勢溪。高雄市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並在2007年9月起開始進行山海宮附近的排水箱涵修繕工程,以期減緩柴山地區地層滑動。柴山地質屬珊瑚礁岩,加上斷層因素,長久以來即存在地層滑動的問題。根據高雄市地政處的監測,柴山每年以不等的速度由西南側向台灣海峽滑動,20年來的土地位移約7、8米,造成桃源里的柴山部落區內多棟建築物與地籍圖資料不符,也因此當地的土地事務糾紛不斷。而根據2002年至2006年的觀測結果,柴山目前正向西南方位移,部份地區在三年內移動已有3至11厘米。以山海宮、柴山國小以及柴山舊部落等地朝台灣海峽方向移動24厘米為最多。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