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麂
小麂 |
中文学名: 小麂 |
小麂[1](Xiao Ji)(学名:Muntiacus reevesi)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肛门周围均为白色。幼兽体毛上具有斑点。取食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喜独居或雌雄同栖。营昼夜活动。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也常到村旁地角盗食蔬菜或其它农作物。受惊时常发出短促宏亮的吠叫声。7-8月龄性成熟,全年繁殖,每胎多产一仔。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
目录
外形特征
小麂是麂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尾巴较长,为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额腺短而平行。在颈背中央有一条黑线。雄者具角,但角叉短小,角尖向内向下弯曲。眶下腺大,呈弯月形的裂缝,其后端向后弯曲的浅沟直至眼窝的前缘,其相对的另一端稍向脸部前方的中部略呈“s”形,弯向裂缝的中部。弯月形的裂缝中部深度较两端浅。
小麂的头骨短而宽,约小于赤麂的三分之一,泪窝极大,甚至超过眼窝,占有泪骨的大部分,而使泪骨仅余狭窄上缘。额骨与鼻骨之间不相连为颚骨上端狡小舌状突所隔。角一般不具基突,如有也很不显著。小麂的牙齿结构与赤麂相似,成年的雄兽上犬齿相当发达,形成獠牙;下颌门齿和犬齿均集中在颌骨前端,故与前臼齿形成一个齿间隙。
小麂的个体毛色变异较大。由栗色以至暗栗色,腰部毛不其黑尖,而是鲜栗色,其后部黑色毛尖相当长。身体两侧较暗黑,脚为黑棕色、面颊暗棕色,喉部发白略呈淡栗黄色,颈背黑线或不明显,或向后伸延至颈背一半,颜色渐淡以至于完全和颈背的暗栗色融合在一起而难以区分。雌兽前额毛色为暗棕,耳背呈黑色。雄兽的前额为鲜艳的橙栗色,耳背呈暗棕色。
小麂的冬毛通常较夏毛稍黑,夏毛通常为淡栗红色,且混杂有灰黄色的斑点。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从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地方每侧各有一条黑色宽纹。吻侧、面部、颈背和黑色宽纹之间以及耳的基部和耳廓的外侧,毛色鲜栗色。耳背的上缘暗棕,其内部有长的白毛。体背和四肢上部近于暗栗色,四肢下部为黑棕色,在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是与赤麂在同样部位的白色显然不同。胸、腹部、后肢的内侧、臀部边缘及尾的腹面白色。尾的背面和臀部边缘均有一条鲜艳的橙栗色的窄线。
小麂与赤麂的分别
许多人会将小麂与赤麂混淆,甚至误将两者视为同一种动物,但其实不然。事实上小麂和赤麂是不同品种,两者外形很相似,小麂身形较小,肤色由黄色至棕色都有;赤麂身形较庞大,一般呈红棕色。在2006年香港渔护署做大型普查,才发现在港的所谓“小麂”,全部是赤麂,不过现时在《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内,受保护野生动物一项上仍写小麂,而非赤麂[2]。
生活习性
小麂的活动规律和赤麂相似,是昼间活动的动物,同时也以晨曦和傍晚的活动最为频繁,故在这段时间里呼声较多,其叫声虽似犬吠,但音调较高。
小麂觅食活动时非常谨慎,通常很慢的潜行。它取食多种灌木、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嫩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
栖身环境
小麂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性很怯懦,且孤癖,营单独生活,很少结群,其活动范围小,经常游荡于其栖处附近,常出没在森林四周或粗长的草丛周围,很少远离其栖息地。它较为胆小,听觉敏锐,略有微小声音即足以惊动它,使敌害难以接近,受惊时,猛撞进高草丛或繁茂的森林中,能巧妙地隐蔽自己而得到保护,凭着它轻捷行动及灵活的躯干和敏捷的听觉器官,虽则它没有强有力斗争工具,却能巧妙地逃避敌害[3]。
繁殖方式
小麂雌性大约五个月才性成熟,开始排卵,排卵间隔约14天,每胎生一只,怀孕期7至8个月,生产后3至4天便可再受孕,不受哺乳影响,因此它们全年均可连续繁殖。雌性怀孕会形成约七至八个月的集体大量怀孕周期,小麂多数同期出生,与一般草食性动物的年周期繁殖不同。雄兽九个月达到性成熟,在换角期间雄兽仍具制造精子的生殖力,不同于一般鹿科动物。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学名 |
1 | 小麂江口亚种 | Muntiacus reevesi jiangkouensis |
2 | 小麂台湾亚种(台湾山羌) | 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 |
3 | 小麂指名亚种 | Muntiacus reevesi reevesi |
保护级别
野生小麂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China Key List —Ⅲ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视频
受伤小麂蜗居村民家,爱吃泡面爱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