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黑蚊照片來自
小黑蚊照片來自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 mosquito),牠正式的名稱是「台灣鋏蠓( Forcipomyia taiwana )」,屬於「蠓科」,是一種吸血昆蟲。俗稱「黑微仔(烏蝛)」、「烏微仔」、「小金剛」、「黑金剛」。

小黑蚊的體形只有約1至1.4mm,所以一般的紗窗、紋帳有時很難防止牠的入侵。只有雌成蟲會吸血。而雌的小黑蚊在吸血時,不會像一般蚊子那樣,一次吸飽才離開,而是一次吸少量血,分多次吸。還好,目前根據研究,小黑蚊不會攜帶傳染病,屬騷擾性昆蟲。[1]

一般常見的小黑蚊,其實是臺灣本土特有種的吸血性昆蟲,有個一聽就知道是台灣來的名字叫做臺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是 1913 年時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先生在台灣中部發現而命名。因為近年來交通越來越便利,南來北往頻繁,目前小黑蚊已經遍及全台。

小黑蚊的生物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綱 昆蟲綱

目 雙翅目(Diptera)

科 蠓科(Ceratopogonidae)

↑小黑蚊就在這裡開始跟蚊子不一樣

屬 鋏蠓屬(Forcipomyia)

種 蠛蠓亞屬(Lasioheles)[2]


目录

小黑蚊的習性

 
小黑蚊的習性照片來自

每年四月開始,小黑蚊的密度即開始慢慢增加,在暑假期間達到最高峰。而雌蟲吸血高峰約在上午 11 點至下午3點。

小黑蚊的幼蟲,以藍綠藻綠藻等藻類為主要食物,所以小黑蚊常群聚於長苔的潮濕地方。

至於雄蟲只會吃花蜜喝露水,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交配之後就死亡了,算是悲情男性的代表。

會叮咬人類的是小黑蚊的雌蟲,以吸血來提供卵成熟的養分以繁衍後代。雌成蟲,因為在吸人血後才會產卵,所以會根據人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和氣味,作為攻擊的對象。一般來說,體溫較高者或有香味者,較易被攻擊。因此,正在生理期的女性,或是有塗抹香水者,較易被攻擊。這可以解釋為何女生被叮咬的機會較男生為高。[3]



臨床症狀

在被小黑蚊叮咬後,會產生大量散在性,膨起,劇癢的紅色丘疹, 也就是俗稱的「紅豆冰」,且經常癢到睡不著。

由於小黑蚊的飛行高度通常在一公尺以下,所以最常被叮咬的部位是小腿、膝蓋、手背及手肘等,未被衣物包覆的部位。也正由於此低飛的習性,所以小黑蚊危害都在一樓,二樓以上較少有小黑蚊的危害。

較嚴重者,還會起水泡。還好人體對於小黑蚊的唾液過敏的機率,比一般蚊子來得低,所以很少聽到有被小黑蚊叮咬,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

一般小黑蚊叮咬的症狀,大概會持續七至十天左右。[4]


治療

簡單的居家護理,可冰敷患處,或是塗抹會涼的藥膏或藥水,如薄荷、痱子水、萬金油、白花油、綠油精等,可暫時減輕癢感,等待病程自然結束。衣服穿寬鬆些,並身處較為涼爽的環境,也比較不會讓癢感加重。

然而,大多數的人其實癢感非常劇烈,上述方法常常無效。所以若已癢到影響生活品質或睡眠品質,建議可以就醫治療,搭配口服藥及外用藥,來加速症狀的緩解。切忌抓到破皮流血,以免誘發細菌感染,導致蜂窩組織炎,讓病情變複雜。

小朋友因無法像大人以意志力控制搔抓的動作,可以幫他們的手戴上小手套或小毛襪,以避免他們抓破皮膚。

至於痊癒後所留下的色素沉澱,一般隨著時間會慢慢淡化,約須數個月之久。除非有抓破皮,否則不會形成永久性的疤痕哦。[5]


小黑蚊流行病學特徵

小黑蚊在台灣各地的小山地區都有分佈,但是以台中、花蓮、南投、台南四縣的某些地方較為嚴重,高雄、台東、屏東三縣較少;中國大陸的沿海省分,和四川、貴州一帶亦有採集報告。

小黑蚊的主要繁殖地形是郊山的檳榔園、茶園、竹林,以及屋舍附近雜草叢生的地形。如同蚊子一般,只有產卵前的雌蟲會吸血,吸血的時節主要是在盛夏。而一日之中最主要的叮人時間,主要是在中午到下午之間,而且較多在戶外吸血,雖然它們也會飛到室內來。小黑蚊的習性其實和斑蚊類的吸血蚊有部分類似,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構思如何來防治它。


五大重點防止小黑蚊叮咬

 
小黑蚊照片來自
 
小黑蚊照片來自

由於小黑蚊比芝麻還小,民眾往往不易察覺,通常會發現都是已經有癢的感覺,但小黑蚊早已吸飽血,只有雌成蟲才會吸食人血。但如何避免被小黑蚊的建議:

走路時不容易被咬

根據研究,台灣鋏蠓雌蟲不具有「主動的寄主搜尋行為」,這一點和蚊子正好相反,蚊子在感應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和氣味時才會發動攻擊,而小黑蚊則不然,因此人們在行動中不易被小黑蚊咬,往往是停下休息時才會被叮咬。

夜晚比較不會被咬

小黑蚊的日間吸血活動大約從早上8點開始,逐漸增多,到下午3點達到最高峰,然後漸漸減少,到了黃昏則完全消失,也就是說「晚上完全不會被咬」。

2樓以上較不會有小黑蚊

台灣鋏蠓成蟲可飛行距離地面接近2公尺,所以離地面較近的小腿最常受害,但臉部或脖子被咬的情形也不算少見;2樓以上一般很少見到小黑蚊。

戶外自我防護做足

在戶外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才比較可能達到百分百的防護,其他裸露部位可塗抹忌避劑(或防蚊液)。雖然針對小黑蚊的防蚊劑研究不多,不過現有研究證據仍顯示含DEET或PICARIDIN成份的防蚊液或驅蟲液有效。

越被小黑蚊咬越不癢?「適應叮咬」讓助於小黑蚊吸血

有研究探討台灣人被小黑蚊叮過之後的反應,在372例的個案中,48%的人有立即過敏反應、11.1%有延遲過敏反應;依個人體質不同,維持1週到1個月不等的時間才恢復。

延遲過敏反應在很多蚊蟲或藥物過敏都可以發生,不過有觀察發現,長期身處在小黑蚊環境的人會「適應叮咬」,皮膚的反應會變小,甚至對小黑蚊攻擊逐漸沒感覺,但這樣反而有助於小黑蚊吸血進食。[6]


小黑蚊叮咬後的處置

被小黑蚊叮會產生奇癢的丘疹,其處置方式與其他蚊蟲叮咬的病灶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在局部塗抹類固醇軟膏或抗組織胺藥膏止癢。如果有抓破的傷口,可用優碘消毒後再以清水洗淨,不必包紮。如果產生類似蕁麻疹的過敏症狀,抹藥不足以止癢,必須再加上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7]


小黑蚊生活史:

小黑蚊完成一個生活史約需 3-4 週,分別為卵、幼蟲、蛹及成蟲等四個時期 。


小黑蚊是蚊子嗎?

小黑蚊其實並不是蚊子,以形態來說,它其實還比較像蠅類。雙翅目的昆蟲,包括蚊、蠅、虻等,有許多都會叮人或是傳染疾病。因為鋏蠓的體型很小,平均體長只有1.5到2公釐,飛行時幾乎無法用肉眼察覺,也不會發出蚊子的嗡嗡聲,很多山友都是慘遭大軍圍攻,全身紅腫時才發現。[8]

小黑蚊與蚊子在生物界的分類都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不過兩者科別不同。小黑蚊屬於蠓科(Ceratopogonidae ) 、鋏蠓屬( Forcipomyia ),蚊子則是蚊科( Culicidae ),兩者其實算不一樣的生物。

蠓類昆蟲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且有個有趣的俗名叫做 no-see-ums ,意思是人們被叮咬時會感到尖銳的疼痛,卻常常看不見蟲子本身。大家應該都有經驗,蚊子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響,但小黑蚊幾乎是完全安靜無聲,所以比起蚊子,小黑蚊更加吸血於無形啊!另外蚊子的體型比起小黑蚊大上許多,比較容易被發現。不過有一點蚊子倒是大勝,比起吸血的口器長短,蚊子就比小黑蚊長很多,比較有辦法穿過薄的衣物吸血,這點穿絲襪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親身經驗。

除了體型之外,小黑蚊跟蚊子有個很大的不同點,蚊子屬於病媒昆蟲可能帶有傳染性疾病如登革熱;小黑蚊則屬於騷擾性昆蟲,不帶有傳染性疾病。不過大家可別因此掉以輕心,雌蟲對人血情有獨鍾,叮咬後引起的紅、腫、痛、癢不容小覷。過去有一篇研究分別於 2003 與 2004 年的 5 月至 9 月進行,探討台灣人被小黑蚊叮過之後的反應,研究人數為 372 人,有 48% 人有立即過敏反應、有 11.1% 有延遲過敏反應( 6-24 小時才發生 ),依個人體質不同維持一週到一個月不等的時間才恢復。除了局部皮膚反應之外,也有少數人可能發生發燒或淋巴結腫大等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 [5] 。比起一般蚊子叮咬紅腫維持數天到數週的時間,小黑蚊給你的不舒服也比蚊子還多一些。[9]


視頻

「小黑蚊」專吸人血、易繁衍 全台擴散!

小黑蚊的天敵原來是它|國家級專家研究發現|綠癌小花蔓澤蘭|登革熱

氣候暖化!台灣鋏蠓小黑蚊四季活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