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鲭鲨
尖吻鲭鲨 |
---|
学名 Isurus oxyrinchus 命名者 Rafinesque, 1810 英文名 Sharp-nosed shark 别名 Carcharias tigris、尖吻鲭鲨、 马加鲨、烟仔沙、灰鲭鲛、 马加(台东)、尖吻鲭鲨、烟仔鲨 观赏鱼/食用鱼 否/是 最大体长 400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鼠鲨 Lamniformes 科 鼠鲨 Lamnidae 属 鲭鲨 Isurus |
尖吻鲭鲨,体呈纺锤型,躯干较粗壮,头、尾渐细细小。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尾柄具侧突。吻长而尖突。眼大,圆形,无瞬膜。鼻孔小,近于眼端。口裂宽,深弧形;唇褶约为颌长之半。颌齿侧齿而尖锐;前端齿头细长弯曲,后端齿头短宽,三角形;无侧齿头;每侧每列约10-12个,2-3列使用。喷水孔细小,位于口角上方。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后端相对,后缘凹入,上角略尖圆,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很小,基底中部与臀鳍起点相对,后缘微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延长尖突;胸鳍宽大而延长型,镰刀状,但略短于头长,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尾鳍宽短,尾椎轴稍上扬,上尾叉较长大,由上叶、尾椎轴及下叶中部组成;下尾叉较短小,由尾鳍下叶前部的突出部分组成,中、后部间具缺刻。
体背侧青灰色;吻腹侧及腹部淡色至白色。[1]
目录
栖地环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栖息深度0 - 740公尺
近海上层大型鲨鱼,性凶猛,善游泳,速度快,可能是鲨鱼中游速最快的一种。主要巡游于大海,有时会游至沿岸及近海大陆棚及岛棚水域,夏季会随暖流移动。栖息深度由表层至深达740公尺左右,一般皆被发现于水表层。 [2]
分布
在全球温带和热带海洋中。西大西洋:缅因州湾至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包括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东大西洋:挪威到南非,包括地中海。印度太平洋:东非至夏威夷,北至Primorskiy Kray(俄罗斯联邦),南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太平洋:阿留申群岛以南,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到智利。[3]
繁殖
表现卵胎生(胎盘胎生),卵黄囊被吸收后,胚胎以母体产生的其他卵为食(卵生)。最多带18个幼仔。怀孕15-18个月后,产下4-25只幼仔(通常是10-18只幼仔);每3年复制一次。出生时的身高在60至70厘米之间(参考文献247)。具有独特配对。
保育
近危(NT) ;评估日期: 200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