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增辉
尤增辉(1948年10月21日-1980年12月3日),笔名王堂燕、楼明月、伍风楼、高鸿云。台湾彰化人。新竹师范学院毕业。曾任台中东园国小教师、专栏作家。
1980年,尤增辉随即因为车祸离世,留下了一本让后世望其项背的《鹿港三百年》巨作[1]。
目录
斜阳之后 晨曦将至
《鹿港斜阳》是尤增辉(一九四八-一九八O)的第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年他二十九岁,正任教于乌日东园国小,这一本书可以说是战后台湾民间研究鹿港的首部专书,兼具知性与感性[2]。
出生于彰化鹿港的尤增辉,他的少年时期都在横街(今民族路)度过,就在父亲病逝过后几年,举家便移居台中,那年他二十六岁。尤增辉后来在《鹿港三百年》的序言里写下了举家搬离鹿港那日的心境:“使我难以忘却的是离乡那天的种种景象,该是连根拔除的痛苦经验吧?”或许从离乡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这位文学少年回首探究家乡的心。
移居台中的尤增辉,时常听老母亲提起家乡旧事而有了回乡报导的动机。这位少年家便时常带著相机与笔穿梭在鹿港的街巷之中,将所见所思以“鹿港斜阳”为题发表在中国时报人间专栏〈现实的边缘:本土篇〉上,引起广大读者的回响。同时,尤增辉也在报刊陆续发表数篇以鹿港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如“落叶波的锣鼓”、“板店街夜雨”、“醒灵宫的黄昏”等,这些作品对于底层人物的刻画之深,更展现了一位知识份子对于社会诚挚的关怀。
一九七五年夏天,尤增辉陪同文坛前辈吴浊流与锺肇政先生游历鹿港时,受了两位文坛前辈的激励而有了集结专栏文章出版成书的念头,于是《鹿港斜阳》在隔年出版。这本书也结合了当时任职于中国电视公司新闻部记者林彰三先生的纪实摄影,图文并茂,制作精致,出版以后销售状况热烈。
尤增辉带著浓厚的乡土情感完成了这本以“鹿港”为题的地方志书写,文学式的笔调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鹿港的街弄之中,贴近了在地的物件与气息。这本著作试图借由文史的考究来思考台湾与中国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同时也透过今昔市街样貌的变迁来反思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鹿港斜阳》以丰厚的地方纪实,可以说是间接了参与当时热烈的乡土文学论战。
《鹿港斜阳》出版之际,尤增辉在鹿港结识了时任东海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汉宝德先生,当时汉宝德的研究团队正来到鹿港进行古风貌调查研究,这是当时全台湾首件以维护历史风貌为宗旨的大型研究计画。
汉宝德对于街道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维护概念深深打动了尤增辉,这也促使他在完成《鹿港斜阳》之后,接下了撰写兴农月刊“乡土猎影”、台湾时报副刊“乡土印象”的专栏工作。尤增辉在报导纪实之馀仍不忘文学,他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掌声之外》(一九七六)、民俗文学集《圣母妈祖》与长篇小说集《榕镇春醒》(一九七七),更于一九七八年以童诗创作获得洪建全文学奖,同年著手参与纂修彰化县志名胜古迹篇。
尤增辉对乡土怀著颗炽热的心,如是反映在丰沛的报导与文学产出上,以及对地方文化的总体实践。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七九年间,尤增辉接连策划了两届鹿港民俗才艺竞赛活动,这场盛况空前的活动将鹿港在地的传统文化透过媒体推向全台湾,也奠基了今日鹿港观光发展的条件。
文学风格
尤增辉的创作文类有散文、小说和报导文学。就学期间,即开始创作,后来专注于报导文学及乡土民俗的探讨与摄影。除文学创作、民俗研究外,从事美术设计、漫画创作等,并编有儿童文学集《谜海寻宝》。曾参与彰化县志之纂修,撰写〈名胜古迹篇〉,为鹿港文化的整理与发扬贡献良多[3]。
文学成就
曾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奖。
作品目录
《斜阳之后──尤增辉遗作选集》 彰化县立文化中心
《掌声以外》蓝灯文化公司
《榕镇春醒》台湾省新闻处
《鹿港斜阳》大昇出版社[4]
《鹿港三百年》户外生活杂志社, 1980[5] 《圣母马祖》
《谜海寻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