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岩節連
圖片來源

中文學名:岩節連

別 稱:野黃連、龍節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屬:人字果屬

種:蕨葉人字果

岩節連,別名:野黃連龍節七

為毛茛科植物蕨葉人字果的根莖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chocarpum dalzielii(Drumm.et Hutch.) W.T.Wang et Hsiao[Isopyrum dalzielii Drumm.et Hutch.;I.flaccidum Ulbr.]

採收和儲藏:栽培3-4年後,於冬季將根挖出,除去地上部分,洗淨,曬乾或烘乾。[1]

目錄

形態特徵

蕨葉人字果,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狀莖較短,密生多數鬚根。葉基生,3-11枚;

葉柄長3.5-11.5cm;;葉為鳥趾狀複葉,中央指片菱形,長2.5-7.5cm,寬1.7-3.5cm,中央部具3-4對淺裂片,邊緣有鋸齒,側生指片有3或5枚小葉,小葉不等大,斜工作菱形或斜卵形,小的小葉長僅8mm。花葶高20-28cm,3-11個;

復單歧聚傘花序,長5-10cm,有3-8朵花;花梗長2-3cm;苞片3全裂;花兩性,萼片5,花瓣狀,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長8-10mm,寬3.8-4mm,先端鈍尖;花瓣5,金黃色,長2.8-4.5mm,瓣片近圓形,先端微凹或全緣,具細長的爪;

雄蕊多數,長3.5-4.5mm,花葯黃色,長約0.8mm;收皮2;基部合生。蓇葖果2,人字形叉形,狹倒卵狀披針形,長11-12mm。

種子約8顆,近圓球形,直徑約1mm,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50-1600m的山地密林下,溪旁或溝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喜溫涼環境,怕酷熱。以心松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栽培為宜,如果土質粘重,則根系不發達,易引起爛根。

2.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5-6月果實成熟,將採收的種子置通風處15d左右,隨即進行播種。苗床要求搭有一定遮蔭度的棚,然後將種子撒播苗床上,均勻撒1層草皮灰,注意保持苗床濕潤,待苗高8cm左右時,即可移植。

3.冬季及早春氣溫低時透光度為60%,夏、秋季透光度為30%-40%,注意抗旱防澇。

4.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炭疽病,為害葉片,初期出現黃褐色小斑,用代森鋅40倍液或1:1:200倍的波爾多液噴射。蟲害有地老虎等咬斷幼苗,可用毒餌誘殺。

性味

味辛;微苦;性寒[2]

歸經

肺經

岩節連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癰瘡腫毒;外傷腫痛;跌打冬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3]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岩節連 ,寶芝林中藥網
  2. 岩節連 ,中醫館
  3. 岩節連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