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龙
峨山龙属(学名:Eshanosaurus,意为“峨山蜥蜴”)是镰刀龙下目恐龙的一属。
因为目前只发现一块不完整的下颌骨,所以对它的研究甚少。它们的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峨山的下禄丰组地层,年代属于侏罗纪早期,估计全长约 2.7 公尺,体重 37 公斤,是已知最小的镰刀龙类[1]。
目录
发现与命名
在1971年,赵喜进在中国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发现一些恐龙化石。
模式种是出口峨山龙(E. deguchiianus),是由徐星等人于2001年描述、命名。模式标本(编号IVPP V11579)是一个部分下颌骨头与牙齿,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的下禄丰组,地质年代维侏㑩纪早期的赫塘阶,约1亿9600万年前。这个标本目前存放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分类
徐星等人根据数个下颌与牙齿的共有衍征,将峨山龙分类在镰刀龙超科之下。这使得峨山龙成为目前已知最早的虚骨龙类,并且是年代早于始祖鸟的衍化手盗龙类,比已知最早的镰刀龙类北票龙还早6,000万年,例如铸镰龙、北票龙。
根据徐星等人的未公布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他们认为峨山龙是种镰刀龙类恐龙。如果峨山龙属于镰刀龙类,将造成虚骨龙类的化石断层,所以有许多科学家质疑峨山龙的归类。在2001年,詹姆士·柯克兰(James Kirkland)与D.G. Wolfe叙述、命名懒爪龙时,曾根据牙齿形状而认为峨山龙应属于原蜥脚下目,或是蜥脚形亚目的基础物种。
徐星等人认为这是因为它们的化石被发现于众多的禄丰龙化石之下,禄丰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下目的化石非常类似镰刀龙类。因此,徐星等人仍认为峨山龙是种侏㑩纪早期的镰刀龙类,提出它们与镰刀龙类之间有数个共有特征,因此不认为它们属于原蜥脚类恐龙。
在2009年,保罗·巴雷特(Paul M. Barrett)重新研究峨山龙的模式标本,排除峨山龙属于原蜥脚下目的可能性。巴雷特的结论是峨山龙有六个镰刀龙类的特征,属于镰刀龙类,与徐星等人的最初研究相同。峨山龙的归类对于恐龙的演化有者重大影响,使虚骨龙类的化石纪录中断了数千万年。
参考文献
- ↑ Molina-Pérez, R.; Larramendi, A. "Dinosaur Facts and Figures: The Theropods and Other Dinosauriformes". Connolly, D. & Cruz, G. A. R.(译).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年6月. ISBN 978-0-691-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