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崔派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崔派

劇種;豫劇

創始人;崔蘭田

行當;旦角

特點;唱腔深沉渾厚、含蓄蘊藉

代表劇目;《秦香蓮》、《桃花庵》等

崔派是豫劇大師崔蘭田創立的豫劇旦行藝術流派。崔蘭田是豫劇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豫劇"五大名旦"之一,她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勤學苦練,汲取秦腔蒲劇曲劇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姊妹劇種之精華,掌握了堪稱一絕的鼻音運用,創造了獨具風格的豐富多彩的唱腔旋律,形成了藝術特點鮮明,富有內在藝術感染力的崔派藝術。[1]

目錄

簡要介紹

1937年,崔蘭田在鄭州考入豫西調名鬚生周海水的太乙班學藝,跟隨周海水賈鎖周銀聚等老師先學鬚生。由於她扮相清秀,嗓音宏亮,學戲刻苦用心,三個月後便登台演出,在《殺廟》中扮演韓琪,4年坐科學藝期間,邊學邊演,在許多傳統戲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聞名豫西的"豫劇十八蘭"之佼佼者。[2]

1941年,崔蘭田始改唱旦角,學會許多青衣、閨門旦、花旦應工的旦角戲,深得師傅們的賞識和觀眾的喜愛。周海水的科班很重視唱工,崔蘭田改唱旦角後,遵照師傅的指教,學戲學方法,不單純模仿老師的唱腔,而是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去唱,經過苦心磨鍊和多年舞台實踐,在唱工上打下堅實基礎,唱出了自己的特色。

崔蘭田出科後在洛陽搭班成為挑粱主演,在這個戲班裡,名角薈萃,陣容整齊,除了有在豫西一帶頗有名氣的旦角老藝人張慶官外,還有狗尾巴、地虻牛、狗頭、崔照等其他行當的名角。崔蘭田在與這些名老藝人的合作中,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同時還不斷地吸取其他姐妹劇種的營養。喬清秀的河南墜子、衛生丸(劉衛生)的洛陽曲劇,常常使她如醉如迷。在洛陽及輾轉豫西各地的演出中,身懷絕技的男旦張慶官對崔蘭田的指點,便其受益匪淺,從吐字、發音、行腔、歸韻到表演、身段、台步、眼神都有了長足大迸。張慶官在鼻音的運用上甚見功夫,堪稱一絕,具有內在的魅力。崔蘭田得張慶官真傳,掌握了其唱腔淒楚、悲涼、委婉、細膩和表演深沉、含蓄、大方、凝重的特色,這一切對以後她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崔蘭田以色藝超群的藝術風采,成為繼陳素真常香玉湯蘭香之後,洛陽豫劇舞台上最紅的女演員。

其唱腔以下五音為體,兼用上五音,同時融匯秦腔、曲劇、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劇種的音調,唱腔旋律豐富多彩,發音長於鼻腔共鳴,音域寬廣,行家總結為"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樸實,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靜"而實動。多演端莊賢淑善良堅貞而又命運悲慘的婦女形象。

藝術特色

崔派唱腔以豫西調為主,兼用豫東調,並吸收融會秦腔、曲劇、河北梆子等姐妹劇種的音調;她的唱法採用傳統大本腔、鼻腔共鳴的發聲方式,又使用高音區的頭腔和低音區的上胸腔共鳴以及女聲高音真假兼用的方法,被人們稱讚為高音區音色清麗潔淨,中音區甘美圓潤,低音區深厚渾沉;她的道白清晰、穩重、深沉,雖讀音變化不大,但外松內緊,極富感情,字字如珠落玉盤。她的舞颱風格莊重質樸、做而不過、寬厚浩然、形靜神動。

崔派唱腔深沉渾厚、含蓄蘊藉,富有內在感染力,一般上句落音變化較大,常以非調式主音落句,形成較強的調性色彩對比,下句落音變化較小,通常只限於在調式主音或主音場歸韻,又使調性在統一的基點上匯合。這些雖為豫西調的共性,但卻在唱腔旋律的發展上給予了崔派以更廣闊的餘地和更大的可塑性,這使它又可能擺脫了較多的局限,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唱腔旋律。在唱法上以大本腔(真嗓)演唱為主,兼用二本腔(假嗓)。

崔蘭田的音域寬廣,屬全能型嗓音,高低不擋,運用自如。高音區運用頭腔共鳴,低音區輔以胸腔共鳴,演員悲腔寒韻則自然巧妙地使用鼻腔共鳴,如泣如訴,感人肺腑。她的演唱吐字清晰,嗓音寬亮,行腔委婉,韻味醇厚,曲情通神,形神畢出,由她創腔和演唱的那些表達悲劇人物心聲的曲調情真、情重、情深、情切、情動余衷,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由於崔派多演悲劇,悲咽深沉的鼻音是崔派唱腔的一大特色,在表現人物極度痛苦之時,崔派常以鼻音和集中飽滿的大甩腔盡情抒發人物的激憤心情,給人一種悲痛欲絕的悽厲之感。

崔派唱腔質樸優美,清純似水,委婉細膩,含蓄蘊藉,深沉醇厚,明亮柔潤,如泣如訴,動人肺腑。行腔注重曲情通神,情真情重,情深情切,情動於衷,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聲腔絲絲入扣,纏綿悱惻感人。表演深沉含蓄,大方凝重,樸實無華,典雅不俗,不溫不火,含而不露,以靜顯動,絕妙脫俗。在表現人物極度悲苦之時,善於運用幽咽深沉的鼻音和情緒飽滿的大甩腔,盡情抒發人物的激憤心情。時而煞弦吟板時而單獨詠唱,時而激昂時而低回,跌宕起伏,給人以悲痛欲絕之感。塑造的柔中有剛,剛中有柔的秦香蓮,雍容大度善解人意的竇氏,善良淳厚剛強潑辣的崔金定,賢惠淳樸溫情孝順的柳迎春,心直口快大公無私的李雙雙,堅貞不屈性格堅強的李奶奶等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崔蘭田的道白穩重、深沉,讀音變化不大,但外松內緊,極富感情。她的做派樸實無華,表演不溫不火,含而不露,以靜顯動,絕妙非俗。她善於體會刻劃極有深度和細膩入微的人物心裡,以外形的"靜"去表現內心的"動",既善於表達情感,又善於控制情感,使之達到上乘的藝術形象,發展和提高了豫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

代表劇目

崔派代表劇目《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三上轎》被稱為"四大悲劇"。另外《對花槍》、《陳三兩爬堂》、《二度梅》、《李雙雙》等,也獨具特色,成為梨園的瑰寶奇葩,奠定了崔派藝術在戲劇界獨樹一幟的地位。

流派傳承

郭惠蘭從小深得豫劇大師崔蘭田的喜愛並受其傳藝,1958年正式被崔蘭田確立為"重點培養藝術接班人",1959年舉行了正式拜師儀式。是崔蘭田為數不多的弟子中學習崔派藝術最早、繼承和掌握崔派劇目及藝術精華最多的一位傑出傳人。

郭惠蘭的聲腔、表演酷似乃師,素有"小崔蘭田"之稱。一方面她全面繼承了崔派藝術的藝術精華,另一方面根據新時期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她對崔派藝術又進行了全方位的革新與詮釋。在完美再現崔派藝術原汁原味的同時她為崔派藝術注入了新的元素與活力,豐富和完善了崔派藝術的藝術表現力。

張寶英是崔派藝術的傳人,也是年輕一代最有成就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張寶英15歲考入安陽市豫劇團,拜崔蘭田為師,專心學習崔派藝術,博採眾長,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她的唱腔渾厚深沉,情真情重情切;表演含蓄蘊藉細膩大方富於感情。輿論界稱讚她的唱腔有"常香玉的勁,馬金鳳的字,崔蘭田的味"。2008年,張寶英被命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豫劇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視頻

崔小田老師教唱崔派名劇《桃花庵》小道姑來遞茶心神不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