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哼語中國湘黔桂三省交界處貴州廣西一側自稱「巴哼」的瑤族所使用的語言,屬於苗瑤語苗語支。越南也分布有少量使用巴哼語的族群。

湘黔桂三省交界處湖南一側自稱「唔奈」的瑤族[1]所使用的唔奈語跟巴哼語比較接近,在一些資料中被歸為「巴哼語唔奈方言」。

目錄

使用族群

巴哼語的使用族群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其中融水縣人數最多。他們自稱「巴哼」,故以此為其語言定名。侗族稱其為「嘎優」, 苗族稱其為「大達優」,都是「瑤人」的意思。漢族稱其為「紅瑤」、「八姓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劃分中,他們被識別為瑤族。人口約有4.8萬人(1997)。

巴哼語的使用族群在越南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江省北光縣、箐門縣、黃樹皮縣,宣光省霑化縣、安山縣,其中北光縣分布最為集中。他們在越南的民族劃分中被視為獨立民族,稱巴天族。人口有5000多人(2015)。美國語言學家艾傑瑞指出,他們所操的語言與中國廣西三江縣高基瑤族鄉的巴哼語非常近似。

研究歷史

1905年,法國人博尼法西發表了《明江上游居民所操語言之研究》,文中記錄了「那峨語」,即自稱「那峨」、他稱「貴州人」的族群所說的不同於瑤族勉語的語言。這是關於巴哼語的最早的研究。

在1982年的《瑤族語言簡志》中,巴哼語曾經被視為布努語的一種方言。毛宗武后來表示,這是當時囿於材料不足而暫時採取的辦法,實際上巴哼語與布努語的距離超越了一般人所理解的方言概念,是不能跟布努語的方言擺在同一個平面上的。

《瑤族語言簡志》中,巴哼話和唔奈話被認為是布努語的方言,二者是平級關係。美國學者大衛·斯特雷克則將兩者分列為兩種語言,且各自分屬一個單獨的語族,與苗語族、瑤語族等是平級關係。後來,毛宗武、陳其光等都認為,巴哼語是一門獨立的語言[2],唔奈話是巴哼語的方言。近年來,李雲兵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唔奈語是獨立的語言,而非巴哼語的方言。

巴哼語在語音上沒有-m韻尾和塞音韻尾韻母,在語法上中心語一般在前,在詞彙上也與苗語支語言比較近似,因此歸入苗瑤語苗語支。

視頻

巴哼語 相關視頻

瑤族、瑤家話、瑤家豆腐、瑤家

參考文獻

  1. 湖南花瑤:一支中國古老神秘的瑤族分支, 人民論壇網,2018-11-30
  2. 苗瑤語族多種語言缺乏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