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市中区,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位于济南市中南部,东邻历下区,西靠长清区槐荫区,北倚天桥区,南接历城区,总面积280平方千米。

市中区是济南市中心四区之一,南部有兴隆山桃花山大寨山;东部有佛峪沟青铜山;北部有登州泉、望水泉、东高泉、杜康泉、双桃泉、西密脂泉、石湾泉等七大名泉。 2018年,市中区下辖17个街道 ,常住人口73.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4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27.3亿元,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0.3:20.4:79.3,人均生产总值134873元。[1]

中文名市中区外文名Shizhong District行政区划代码370103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地理位置济南市中部面积280 km²下辖地区17个街道政府驻地经八路122号电话区号0531邮政区码250002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人口数量73.6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著名景点融汇老商埠、英雄山风景区、佛峪风景区、南大寺、中山公园等车牌代码鲁A区长翟立波

目录

位置境域

市中区位于济南市区中部,东部以泺源桥自北向南经西护城河,沿南新街、山东医科大学、南郊宾馆西墙外,千佛山西麓至橛子山与历下区搭界。西部以纬五路自北向南经小纬六路、水泥厂路,沿刘长山、西十里河、尹家堂至腊山西口与槐荫区毗连。北部以经一路自西向东,沿馆驿街、穆家楼街与天桥区接壤。南以蝎子山自东向西经万灵山、石房峪南麓与历城区为邻。介于北纬36°35′36″—36°40′04″,东经116°54′29″—117°02′0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2.5千米,总面积为280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市中区地质结构属山东地块太古代泰山群体。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普遍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经强烈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年龄约25亿年左右。 市中区南部英雄山(四里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下,中奥陶系的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地层,下统为白云质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地层厚度为106.92米;中统按照沉积韵纬划分为三组六段,每组下段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灰泥,厚度为31.63—40.70米,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总厚度为678.64米。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为8°左右。

市中区北部为第四系统沉积,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含石灰砾石,厚度往北变厚,约百米左右。第四系统之下,隐伏着久负盛名的辉长岩体。东西长30千米,南北最宽为15千米左右,分布面积430平方千米,平面形态大致呈东西椭圆状,深达2000米以上,主要岩性为橄榄苏长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属于浅成至深成相,产状呈向北倾状的复杂岩盖,是晚白垩纪燕山运动产物。自英雄山至郎茂山,恰好为辉长岩体与中奥陶系石灰岩南接触带一部分。该部位接触带呈陡倾角,自此往北至火车站第四系统之下全为辉长岩体。

地形地貌

市中区地处泰山山地北麓低山丘陵和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的山前倾斜平原上,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平地海拔96米,低山丘陵海拔110—235米。北部坡度较小,地势平坦,海拔30余米。

市中区东、南、西三面环山。境内山岭,属泰山山地北支余脉,在南部形成屏障,其山脉为东西走向。主要的山岭有:橛子山、马鞍山、英雄山(原四里山)、五里山、六里山、七里山和郎茂山,其中以橛子山最高,主峰海拔460米,英雄山最低,海拔110米。西南主要山岭有:青龙山簸箕山、马武寨、马武寨北峰、万灵山、石房峪、米山坡和白马山,最高的为万灵山,海拔316.4米,最低为白马山,海拔为89米。

气候特征

市中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少雨,多西南风、南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干燥,多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42.7℃(1942年7月6日),极端最低温-19.7℃(1953年1月7日)。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1950—1980年),年最大降水量1164.8毫米(1962年),年最小降水量为320.7毫米(1968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37.3小时,月最高日照时数287.3小时(7月),月最低日照时数185.4小时(2月)。年平均相对湿度58%,七、八月份最大在75%左右,四、五月份最小在48%。全年无霜期为218天,初霜日在10月30日,终霜日4月8日。年平均气压1010.5毫巴。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风力2—3级。每年4月风速最大,平均风速4.3米/秒。

水系水文

市中区河流沟渠主要有兴济河、夹河、西护城河、南圩壕、西圩壕、新生大沟、腊山河。除夹河外,均为排泄山洪的季节性河流。南部低山丘陵形成的裂隙岩下溶水,由南向北朝低洼处潜流,形成了趵突泉群。济南72名泉中,市中区占有7个,主要分布在西青龙街一带。

土壤类型

市中区土壤主体为褐土类,土龄长,层段明显,土层深厚,有覆盖深厚的洪积物,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旺盛,易保肥保水,熟化程度高,适宜耕种。土壤可利用面积占70.72%,其中分: (1)褐土性土,亦称石渣土、砂土,分布在七贤镇内太平、土屋、九曲、文庄、双龙、七贤村、杨家庄等山丘陵坡上部褐土带内,土层浅,结构性差,易受干旱威胁,宜发展林牧业。 (2)褐土(俗称黄土、红土),分布在七贤镇内后龙窝、井家沟、七贤、杨家庄、双龙、白马山、袁柳等山区村庄中、下部和山前平原地带,土层深,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3)淋溶褐土(亦称黄砂土),分布在七贤镇西部平原地带的后龙窝、井家沟、后魏华、韩家庄、红庙、尹家堂、朱家庄等棕壤和褐土交界地带,呈中性,耕层质地适中,通透性好,宜种植地瓜、花生、土豆等作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市中区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承压地下水,流向一般由南向北或北西(因自来水公司西郊各水厂开采地下水量较大所致);地下水位标高为25—60米,年变幅5—24米。辖区内中南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单井涌水量为500—2000立方米/日,山前隐伏灰岩区(省体育中心至八一立交桥一线以北)为岩溶地下水的富集带,水位埋藏较浅,单井涌水量大于1万立方米/日,市自来水公司饮虎池水厂和普利门水厂均设在此带,这一地区既是岩溶地下水集中开休区,也是泉水排泄区。辖区第四系孔隙水分布于山间地带和山前冲、洪积层中,岩性、厚度不均,多小于40米,故富水性存在较大差异,单井涌水量每日小于500立方米。七贤镇一带地下水从南往北流动,平原地区流动水位一般在150米,静直水位6米,由于受城区过量采用的影响,城郊地下水位陆续下降。后魏华、红庙、井家沟一带,机井灌溉浅井需15米,若要维持长期抽水,需在25米以下打井。辖区岩溶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属碳酸氢钙型和碳酸氢钙镁型。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水温17.5℃,矿化度为0.3—0.4克/升,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160—250毫克/升,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分别小于15毫克/升和30毫克/升。辖区岩溶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是良好的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饮用水。

矿产资源

石灰岩矿

据山东省地质局鲁中二队1957年在青龙山-刘长山一带勘查结果表明,市中区水泥灰岩A+B+C级储量为1227万吨(大部分储量在区外刘长山)。20世纪70年代勘探后,查明白马山石材灰岩地质储量为500万立方米,米山坡石材灰岩地质含量为500万立方米。经预测圈标,辖区大型石材灰岩矿有2处,中型9处,小型12处,按水泥灰岩矿分,大型水泥灰岩矿床5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11处。E级石材灰岩总储量42981.44万立方米,保有E级石材灰岩总储量41129.24万吨;其中含有E级水泥灰岩总储量93394.38万吨,保有E级水泥灰岩总储量为88779.14万吨。其中,英雄山— 七里山、青龙山、郎茂山、金鸡岭、橛子山为风景保护区;万灵山、簸箕山、凸螺山矿区为公共设施保护区,禁止开采。

粘土矿 ==

市中区粘土矿主要分布在南部山间洼地和山前坡麓与平原相接地带,分为砖瓦粘土矿和水泥粘土矿。砖瓦粘土在杨家庄、文庄、双龙庄一带以及西八里洼、土屋一带均有产出,剥去厚度0.2—0.5米的地表耕作层,即为砖瓦粘土,主要为浅红色、褐红色、黄褐色粘土及亚粘土,厚达4—10米。水泥粘土矿分布在井家沟、杨家庄、文庄及九曲庄以南山前地带。主要有三处: 窟窿山北粘土矿:位于窟窿山西北段北侧,北邻机床一厂煤气站,西距井家沟石料二厂约300米。该粘土矿一般呈红色,局部夹少量黄色粘土。矿物成分复杂,以蒙脱石、水云母等为主。红色粘土粘度大,呈致密状结构,块状构造,塑性指数为14.4;黄色粘土的粘度较低,结构较松散,塑性指数10.55。均达到一级水泥粘土的质量指标。远景储量大于50万吨,达到小型矿床规模。

文庄粘土矿:位于文庄以南龟山东侧。该处粘土矿呈酱红色、褐红色,结构致密,粘度较大,块状结构,达到一级水泥粘土质量指标。远景储量50万吨,规模为小型矿床。 九曲粘土矿:位于九曲庄南、假山坡以北。粘土矿呈红—酱红色;矿块裂隙面上见黑色锰质或有机质,黑色物质呈树枝状、星点状,如同假化石;矿块晒干后呈鲜红色,结构较致密,粘度中等,块状构造,属二级水泥原料。该处粘土矿规模很小,其远景储量10万吨左右。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矿业开发。主要有水泥及水泥制品业、建筑石材开采加工和砖瓦生产、烧制石灰等。

植物资源

市中区有药用、纤维、油脂、芳香油类、淀粉糖类、鞣质、土农药、饲料植物等8类。 药用植物有75种。根类有大戟、天门冬、丹参、玄参、四叶参、白前、白薇、白头翁、芍药、委陵菜、柴胡等11种;根茎类有山药、山豆根、山百合、半夏、白茅根、芦根、香附、射干、薤白、石榴皮、冬瓜皮、合欢皮、远志(附小草)、牡丹皮、桑白皮等15种;全草类有大蓟(又名大青青菜)、马齿苋、小蓟(荠荠菜)、卷柏、青蒿、苦菜(败酱草)、苦地丁、金不换、蔼菜花、荆芥(附荆芥穗)、茵陈、香薷、益母草(附茺蔚子)、徐长卿、甜地丁、野百合、黄花蒿、紫花地丁、扁蓄、蒲公英、薄荷、瞿麦、藿香等23种;叶类有大青叶;花类有月季、玉米须、鸡冠花、玫瑰花、洋金花、夏枯草、野菊花、槐花等8种;果实种子类有大枣、无花果、丝瓜络、苍耳子、栝楼(附栝楼皮、仁,天花粉)、蛇床子、硬蒺藜、王不留行、车前子、牛蒡子、杏仁、牵牛子、桃仁、蓖麻子、酸枣仁等15种;茎藤类有桑寄生、臭梧桐等。

纤维植物有6种:苎麻,可纺纱造纸;南蛇藤,茎皮含纤维素35%,可作纺织造纸原料;胡枝子,茎皮含纤维素23.3%,可造纸搓绳;草、羊胡子草、白羊草都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油脂类植物有7种:侧柏,柏木油可用于香品及药用配料;播娘蒿(麦蒿)种子含油44%,可食用或工业用;南蛇藤种子含油37%,提取后可作机械润滑油;苍耳子含油21.4%,提取后工业用;小檗、野大豆、蒺藜等都是重要的野生油类植物。

芳香油类植物有野花椒、野薄荷、香薷、藿香、百里香、黄花蒿等6种。 淀粉糟类植物有野薯蓣、葛藤等2种。 鞣质植物有地榆、多花蔷薇、郁李、委陵菜、绣线菊、君迁子、丹参、赤松等8种,可作工业印染造纸原料。 土农药野生植物有枫杨、臭椿、南蛇藤、苦参、猫儿眼、半夏、毛桃、百部、瞿麦等9种。 野生饲料植物有麻栎、桑、蓖麻、胡枝子、尖叶铁扫帚、野苜蓿、野豌豆、羊草、虎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稗等13种。

动物资源

市中区有陆栖脊椎动物和陆栖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陆栖脊椎动物:两栖类有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青蛙)、金钱蛙等;爬行类有蜥蜴和蛇约10种;鸟类有留鸟(含麻雀大山雀、喜鹊、灰喜鹊、秃鼻乌鸦、野鸽子、斑鸠、斑啄木鸟、老鹰、风头白灵)10种,夏候鸟(含金腰燕、家燕、白腰雨燕、大杜鹃、黄鹂、红尾伯劳、棕腹啄木鸟)8种,冬侯鸟(燕雀、寒鸦、灰鹤、大天鹅)4种,旅鸟(小天鹅、红点颜、大雁)3种;哺乳类有食虫目(含刺猥、麝鼹)2种,翼手目(含大菊头蝠、小菊头蝠、大足蝠、东方蝙蝠等)10多种,啮齿目(含花背全鼠、大仓鼠)2种,草兔,食肉目(含赤狐、獾、黄鼬、貉、狼)5种。 陆栖无脊椎动物有:蚯蚓、蚂蟥、蜗牛、蜈蚣、蚰蜒(俗称草鞋虫)、蜘蛛、蝎子、各种天敌昆虫(主要有螳螂、寄生蝇、小茧蜂、姬蜂、小蜂、赤眼蜂、蜻蜓、瓢虫、草蛉、食虻等40余种)、土元(俗称土鳖)、蛴螬、蝉、蝼蛄(俗称地狗)。[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