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定型
内容简介
★像崛起者一样思考,深度理解美国的行为逻辑,跳过“修昔底德陷阱”。
理解20世纪,钥匙是理解20世纪的美国;理解20世纪的美国,钥匙是理解19世纪最后十年的美国。《帝国定型》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理解1890—1900年美国的三个关键变量:产业跃居第一,空间扩至极限,超大规模国家。这如同三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20世纪美帝国的大门。
当镀金时代的红利吃尽,美国抓住关键十年,崛起为新型帝国:
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不是通常理解的国家逻辑,而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
★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代表作,从战略高度看大国崛起之路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弃郁,在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工作长达20余年,以“打硬仗,攻山头”的方式从事研究。
在本书中,他以小见大,从1890—1900十年中看到美国发展至今的根基;条分缕析,从历史的特殊中归纳出大国崛起的普遍规律。
★思想、贸易、政治、军事、外交——超级规模国家转型期面面观
从多角度出发,呈现19世纪末美式帝国定型的过程与细节:
——思想界与决策层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
——关税、海军与外交上的改革始末,
——三次奠定美国国际地位的交锋过程。
以专业而晓畅的文风,在有限的篇幅中让读者如同亲临历史现场。
★回溯美国外交的发力起点,读懂“美式言辞”背后的政策意图
美国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讲演都有点像啤酒,上面覆盖了厚厚一层宏伟言辞,飞腾张扬,也并非无味,但终究不是实质内容。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能也是妨碍人们了解其真实政策意图的一个因素。故而,本书在研究和撰写中要努力廓清和发掘的,也正是这种美式言辞背后实质性的东西。
1890年的美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红利吃尽、产能过剩、老牌列强林立、国内利益集团垄断……然而,这也正是美国崛起关键十年的开始。但与以往任何国家都不同,美国走上了一种新型帝国之路:它不直接掠夺海外领土,而是以强大的生产和贸易能力控制世界。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不是通常理解的国家逻辑,而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
全书以1890—1900年的美国为论述对象,从这一案例中提取出“超大国家的崛起与扩张”背后的原因,力图揭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
名人推荐
徐弃郁不像传统的知识分子那样,把自己定位成研究某个国家历史的专家,而是一个战略学家:他试图在所有主要大国的崛起过程中,找到那些最根本的规律。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理解20世纪,钥匙是理解20世纪的美国;理解20世纪的美国,钥匙是理解19世纪最后十年的美国。《帝国定型》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理解1890—1900年美国的三个关键变量:产业跃居第一,空间扩至极限,超大规模国家。这如同三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20世纪美帝国的大门。
——张笑宇 第一届亚洲图书奖得主
帝国必须以实力为基础,但它远不仅是依靠实力。帝国需要它的激情,需要它的伦理基础,需要它的马基雅维利式技巧,需要它的规则构建能力,这些需要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缓慢锻造出来。徐弃郁的这本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施展 外交学院政治学教授
作者简介
徐弃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国际问题和战略史研究。代表著作有《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等。在得到APP开设有《美国简史》《德国简史》《英国简史》《全球智库报告解读》等课程。
书评
老美的霸权之路 ||《帝国定型》《美国简史》 回顾美国的成长历程,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他经历过的很多国际问题、以及采取的国际策略,跟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有某种魔幻般的契合。比如国内市场要不要开放?要开放到什么程度?国际事务要不要介入?要介入哪些国际地区事务?面对不同的国际对手,要采取何种竞争战略?这类问题正是“大国崛起”路上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徐弃郁老师的《帝国定型》,把1890年-1900年视为帝国定型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基本奠定了美国今后百年的国际战略思路。但徐老师对美国的研究,可远不止于此,结合他的《美国简史》,我们会对老美有更新的认识和启示。
一、南北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关税和州权。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南北战争是因为黑奴制,以及南北方对黑人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但作者认为,黑奴制以及劳动力问题,都不是原因。因为当时美国的白人移民很足够,南北方不存在劳动力之争。而且战争结束后,北方工厂黑人雇工并未增加多少。
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南北方的关税之争。南方希望美国维持对欧洲的低关税,以利于棉花出口;北方则希望提高关税,以保护北方脆弱的工业。当林肯代表联邦选择提高关税,南方就面临棉花卖不出去的危机。
美国联邦的特色是,中央与州通过宪法达成契约,成为一体。但当中央作出不利于州的决议,州可以认为中央违宪,契约失效,退出联邦。于是南方使用这个州权,爆发了南北战争。所以南北战争也是州权和中央的权力之争。
二、世界是海洋的,也是陆地的,但说到底,世界是陆地的。 拿破仑时期,刚独立不久的美国以1200万美元向法国购买88万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娜,使美国领土一下扩大了一倍之多。
美国的成功收购,首先是抓住了英法战争的契机,知道法国不能承受多一个敌人。但更重要的是地缘关系,因为远在北美洲中西部的这块殖民地,中间隔着美国,法国已经鞭长莫及。地缘上这块地迟早是美国的领土,在英法战争之际法国人也只能低价贱卖。
另一个例子是佛罗里达,西班牙起初不肯卖,于是美国就大量移民,以至于最后西班牙根本无法控制该地区,只能以500万美元卖给美国。
美国能从法国和西班牙手中分别购买路易斯安娜地区与佛罗里达,一方面确实是美国的政治智慧,能抢到恰当的时机;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这两个地区有特殊的地缘优势。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新加坡李显龙关于台湾的表述,他说,中国一定会统一台湾,因为台湾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重要之于美国。双方能够为之付出的代价和决心完全不对等。
陆权国家的地缘优势,一旦时机恰当,就会转为现实成果。
虽然海洋国家可以通过单点布局,牵制他人,但要想维持这种优势,却很难。一是,海洋国家必须全局性的海洋布点,单独的几个点意义不大,因为海洋很大、航路很多。这是空间上的难度;二是,海洋国家得维持长期的海洋军事优势,成本耗费极高,难以长期维系。这是时间上的难度;故而,从空间和时间上,保持海洋优势都难度极大。
所以,世界是海洋的,也是陆地的,但说到底,世界是陆地的。
三、美国国际战略的演变。 1、门罗主义。
于1823年,门罗总统提出,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美国不想欧洲列国插手美洲事务,想独霸美洲。这时期的美国刚成立不久,国力有限,着眼的国际视野主要在美洲地区。门罗主义能实现,主要是美国利用了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矛盾。门罗主义的实施,体现了美国独立以来一直奉行的孤立主义和喜欢自己单干的传统。
19世纪初,法俄试图干预拉美国家的独立,而美国不想欧洲国家查收拉美事务。恰恰此时,英国也不想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于是找美国商量是否联合起来防止法俄。但美国面对着世界第一帝国的免费便车,断然拒绝,且独自发表声明,阐明欧洲国家别干涉美洲事务的立场。 这就令人费解,为什么美国要拒绝英国,选择单干? 原因可能是因为单干也能达到目标,就不需要联合英国。英国的立场与美国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拒绝英国好意,但双方还是会有实质上的合作。美国这就利用了双方利益的一致,并避免被对方捆绑,或付出代价,或让英国插手美洲事务。 2、贸易扩张。
美国自内战结束后,通过高关税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但到了1890年,美国的工业能力已高歌猛进,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时以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为代表,美国开始了贸易扩张国际战略,通过施行低关税政策,让自己的货物淹没整个世界。
这时的海外扩张,以占据要点的方式为主,让美国的商品、资本和影响能自由进入各个地区。这时期对华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该思想之下的产物。
3、深度介入关键地区。
在贸易扩张路线之下,美国在军事上是比较保守的,不与其他国家结盟。比如一战后,打完仗美国兵就拉回家。但二战之后,美国思路转变,开始深度介入关键地区。
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斯皮克曼,他是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他从地缘角度提出,远离欧亚大陆使美国有巨大战略优势,但同时这也是巨大的战略劣势。一旦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亚)和西端(欧洲)被某个国家或联盟控制,美国将难以进入欧亚大陆,这是巨大的威胁。他把这两个地带称为“边缘地带”,这两个边缘地带既能够利用海洋,又有广袤的陆地资源。
于是答案很显然,美国必须深度介入这两个地区。这就有了北约和美日同盟,准备随时干预该地区。
四、大国要如何把实力变为影响力? 答案是,让自己成为最重要的那颗砝码。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19世纪末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真正由美国主导设计世界秩序,要等到二战。从实力第一,到影响力第一,美国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期间不断尝试参与世界秩序的重构,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整体过程是温和的。因为美国是通过调停其他大国的矛盾,让自己成为大国博弈间最重要的砝码,从而确立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比如,英法和德国之间的摩洛哥危机,等双方僵持不下,事态升级到双方要以战争威胁时,美国出面调停。这个时机的把握,美国让自己成为最重要的那颗砝码。
再比如,日俄战争,也是日本和俄国双方都打到撑不下去的时候,美国出面调停。日本作为战胜的一方,付出的代价是同意东北保持门户开放。这时美国的调停,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还不动声色的满足了自己的利益诉求(中国东北保持门户开放)。
而威尔逊“十四点”方案的失败,一是因为该方案对欧洲老牌帝国的利益触动太大,二是美国自身的准备也不够充分,在国会没有通过。换句话来说,这次要撬动的“称”太大,而秤砣的分量还不够重。
到了二战,美国不仅实力大幅提升,而且处理国际政治也变得更加成熟。首先是,在参战前就提出重建秩序方案,这时美国的话语权最大。而反观“十四点”方案,是在一战结束半年后才提出。其次,随着自己对战局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自己的事实权力。比如用旧驱逐舰换英国的军事基地,与沙特达成石油协议等。
所以,作者总结说,“美国能够重新设计世界并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可不光是实力超强,还有各种精细的、长远的战略策略。” 五、三种国际竞争战略 1、比别人强大。
这是国际竞争的最常态。比如更好的运用自己的资源,效率更高;比如聚集更多的资源优势。其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成长,使自己比别人更强大。
2、给别人放血。
有资源优势或效率优势,也不会马上赢得竞争胜利。因为一旦正面对抗,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尽管最终赢得胜利,但自己的资源总量也大幅减少。
这时,就需要以时间换空间,采取“放血”战略。用较小的代价,逼迫敌人付出较大的成本,降低敌人效率,假以时日,达到消耗敌人之目的,最终赢得竞争。
冷战时期,美国就成功运用了这一战略。以往我们认为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这确实是事实,但过于笼统。其实,美国在拖垮敌人上还极具针对性,实现了有针对性的“放血”。
比如,美国特意加快升级自己的战略轰炸机,逼迫苏联更新换代整个防空体系。升级轰炸机数量不必多,哪怕只有几十架,苏联也得升级整个防空体系。
再比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就针对性的训练当地游击队、提供便携“毒刺”导弹,这些举措让苏联付出了高昂的空军成本。
还有更出名的“星球大战”计划,逼迫苏联加大高科技投入。众所周知,高科技投入其实是成功率很低、要很长周期才能带来效益的一项投入。所以,资源劣势方根本无法长期跟进。
3、让别人依赖你,离不开你。
这种国际战略,最典型的运用场景是国际贸易。要让别人依赖你、离不开你,一是通过独一无二的技术、资源优势,让自己不可或缺;二是让自己成为对方最主要购买方,使对方经济依赖你。
根据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只生产自己国家有优势的产品。
比如,古巴生产蔗糖有比较优势,于是美国大量进口。古巴为进一步获取利润,会逐步扩大蔗糖种植面积。以美国的消费能力,完全可以使古巴全民种植蔗糖。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古巴就将对美国形成严重的贸易依赖。届时,美国一旦停止进口,古巴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国的一个竞争优势是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即,在供给端能力多样、产业结构丰富,不易受人控制或被沉重打击;在需求端,市场巨大,容易牵制别人。而小国往往产业结构单一,这时一旦在需求端又受制于人,将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大国,必然追求更自由的贸易,与更多国家发生更广泛的经济连接,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大国优势。当然,前提是大国得先形成较强的工业能力,正如美国也是经过内战之后的贸易保护,提升国内工业后,才开启海外贸易扩张路线。
六、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苏联和美国各自都有需要。苏联需要一个外部敌人,来巩固内部人民思想的一致性。美国则需要一个外部敌人,利于自己增加对欧洲地区的介入,并进一步加强自己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规则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七、为什么美元霸权是从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才真正开始? 因为只要美元仍然与黄金挂钩,美元就无法耍流氓。一旦脱钩,美元就完全成为信用货币,它的价值就将完全由美国自主决定。
结束语 从美国的历史来看,贸易扩张的结果,必然带来海外军事扩张。而这种扩张,如同更古老的罗马扩张,必然使一个国家陷入扩张悖论,即总有一天,为了维持扩张成果而付出的成本,会大于扩张带来的利益。也就是说,扩张的边际效益会递减,且总有一天会变成负效应,最终拖垮整个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