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鄉
平和鄉 |
中文名 : 平和鄉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 |
平和鄉是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下轄鄉,坐落在縣城的東南面,素有文成縣東大門之稱,東接瑞安市營前鄉,南接平陽縣龍尾鄉,西北連着文成縣公陽鄉、嶨口鎮,鄉政府駐下河村,距縣城22千米。 [1]
目錄
概況
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平和鄉坐落在縣城的東南面,素有文成縣東大門之稱,東接瑞安市營前鄉,南接平陽縣龍尾鄉,西北連着文成縣公陽鄉、嶨口鎮,鄉政府駐下河村,距縣城22千米。境內面積22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889人(2017年),耕地面積3737畝,山林面積21832畝。2003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36萬元,同2002年相比增長11.7%,財政收入5.8萬元,同2002年持平,農民人均收入達2277元,是文成縣18個省級欠發達鄉鎮之一。
地質、地貌、地形
平和鄉地處群山之中,地勢東南高,向西北傾斜。境內除平和谷地略平外,其餘皆屬山坡地。600米以上的高山有3座。較大的山有麻風雞、三十六培、郭山等。平均海拔約為6500米。 境域大地構造位置處於華南褶皺帶與浙東南褶皺帶中。出露地層屬中生界侏羅系上統和白堊系下統。由於晚侏羅系白堊系的火山活動較為強烈,故火山岩分布廣泛。主要岩石為凝灰岩、流紋岩組成。
氣候特徵
平和鄉屬亞熱帶氣候區,年均溫度16℃左右,最高氣溫(7月)38℃,最低氣溫(1月)零下5℃。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多霧日,氣候濕度大,夏無酷暑,冬季寒冷。 平和鄉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資源優越,是一個多宜性氣候區適宜於水稻、麥子、油菜、蔬瓜、茶葉、花卉、竹林等生長發育和有利於農業綜合開發。
水文特徵
境內主要溪流為平和坑,下垟坑發源於平陽縣龍尾鄉北部,曲流西北出境。分別為飛雲江水系之支源。 水文主要特徵是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豐枯懸殊,徑流時空分布與降水時空分布基本一致,徑流年際變化較大。
土壤
境內土壤有黃壤、水稻土二類。黃壤分布在陡坡和山脊,PH5.1~6.2,有機質3.43%;水稻土分布在海拔600~800米以上的崗背及坡地,PH5.6~5.7,有機質2.68%。總體而言,土壤呈微酸性,部分土壤有機質缺乏。 黃壤土適宜生長杉木、柳杉、毛竹、黃山松、厚朴、銀杏等。水稻土適宜於糧食、油料及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
植被
人文與自然景觀
大洋口村四面環山,山巒疊嶂,東邊有雲江、南邊有牛頭山,西邊有平和坑流過、北邊有君山降,正中央有太極八卦狀,一幅風調雨順之自然景觀,猶入世外桃源。 入口處位於西北溪口,溪口寬度僅30餘米,左右各有一座小山,左稱山手降,左名古壁寨,形同兩扇門,相傳古時兩山白天開啟,夜間能相合。西邊太師降,正面懸崖高百餘米,懸崖上有太師洞,口小內大,由上而下通往懸崖底部,人不能過往,但貓類動物放入洞內可從底部爬出。 谷內居民以張、李兩姓為主,崇文重舉,留有不少寶貴的文墨詩佐,如光緒年間浙江巡撫賦贈張美倫舉人「望重儒林」的牌匾,至今還保存着。士子張存誠提寫的石刻對聯還保留在百年古宅正門。此外,張、李兩家後人還保留着百年的族譜數冊。 平和郭山還是革命老區,具有易守難攻之特點,當年紅十三軍在這一帶活動頻繁,曾構築了系列地面工事和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