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平均利潤,是指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部門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資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平均利潤仍然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平均利潤的形成
平均利潤是通過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各生產部門由於資本有機構成不同或資本周轉速度不同,其利潤率不同。資本有機構成高或資本周轉速度慢的部門,其利潤率較低;資本有機構成低或者資本周轉速度快的部門,其利潤率較高。
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在各部門的資本家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各個部門的不同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從而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只是表明一種趨勢,不能認為是利潤的絕對平均化。馬克思指出:「在整個資本主義生產中,一般規律作為一種占統治地位的趨勢,始終只是以一種錯綜複雜和近似的方式,作為從不斷波動中得出的、但永遠不能確定的平均情況來發生作用。」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也不排斥各部門中少數先進企業仍然可能獲得超額利潤。因為前面分析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時,我們是把每一個部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因而是以每一個部門的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和平均周轉速度為前提的;至於同一部門中各企業之間在這方面存在的差別,當時是存而不論的。事實上,這種差別引起的各個企業利潤同率的高低不是必然的。因此,其中少數先進企業可以獲得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而有的企業卻得不到平均利潤,只有多數處於中等水平的企業可以獲得平均利潤。總之,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其實質仍然是剩餘價值,只不過它們是剩餘價值總量在不同部門資本家之間的重新分配而已。因此,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就是不同部門的資本家通過競爭而重新瓜分剩餘價值的過程。而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是把利潤當作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在概念上便完全確立了和固化了。這樣,利潤的本質、源泉以及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的關係,便進一步被掩蓋和扭曲。
平均利潤的計算公式
平均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預付資本是資本家用來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了生產剩餘價值而預先墊付的資本。資本家把資本預付出去時,是為了要重新得到它,並且,還要帶來比原預付資本更多的貨幣額,即剩餘價值。
平均利潤率亦稱「一般利潤率」,即社會總資本的利潤率。指資本家階級每年生產的剩餘價值同社會範圍內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體現了職能資本家之間分配剩餘價值的關係。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魅力無窮,搜狐,2022-11-20
- ↑ 詩酒趁年華 | 品中國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