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縣
平昌縣隸屬於四川省巴中市,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川陝蘇區革命老區縣、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
平昌縣位於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東接萬源市、宣漢縣,南抵達州市、渠縣,西鄰營山縣、儀隴縣,北連通江縣、巴州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著名景點有駟馬水鄉、劉伯堅烈士紀念館等。西晉時所置的平州縣;民國時定名為平昌縣;2000年12月,巴中地區改為巴中市,平昌縣屬之。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1]
目錄
歷史沿革
平昌縣風景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置平州縣,屬巴西郡,治所漢王廟(今江口鎮龍潭村),先後隸屬巴西郡、大谷郡、遂寧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更名「同昌縣」,屬遂寧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屬清化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更名「歸仁縣」,隸屬仍舊。
唐武德元年(618年)隸屬巴州,次年改屬萬州,貞觀元年(627年)屬巴州。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廢歸仁縣入曾口縣。
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在今江口鎮楊柳村和筆山鄉境分別建小寧、新德州,隸屬利州路。
元朝初年改屬保寧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併入閬中縣。
明朝無縣建置,隸屬巴州。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江口分州,隸屬巴州。
民國二年(1913年),巴州更名巴中縣,分州隨之更名為江口分縣。二十二年(1933年)6月川陝蘇維埃置江口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撤離後,境地恢復舊制,屬巴中縣。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平昌設治局,取「平州」、「同昌」首尾各一字命名。三十七年(1948年)升為平昌縣,屬四川省第15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縣境解放。
1950年2月,屬川北區達縣專區。
1953年9月,屬四川省達縣地區。
1993年10月起屬四川省巴中地區(今巴中市)。
2000年12月,巴中地區改為巴中市,平昌縣屬之。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末,平昌縣下轄同州街道1個街道,江口鎮、響灘鎮、西興鎮、佛樓鎮、白衣鎮、涵水鎮、岳家鎮、蘭草鎮、駟馬鎮、坦溪鎮、元山鎮、雲台鎮、邱家鎮、筆山鎮、鎮龍鎮、得勝鎮、鹿鳴鎮、青鳳鎮、靈山鎮、土興鎮、望京鎮、龍崗鎮、板廟鎮、泥龍鎮、五木鎮等25個鎮,青雲鄉、元石鄉、六門鄉、大寨鄉、岩口鄉、喜神鄉、土埡鄉、石埡鄉、澌岸鄉、馬鞍鄉、界牌鄉、粉壁鄉、澌灘鄉、高峰鄉、南風鄉、福申鄉、雙鹿鄉、黑水鄉等18個鄉,縣政府駐同州街道新平街東段50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昌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部,米倉山南麓,東接萬源市、宣漢縣,南抵達州市、渠縣,西鄰營山縣、儀隴縣,北連通江縣、巴州區;全縣南北長69.8公里,東西寬69公里,總面積2229平方公里,介於北緯31°16』-31°52』,東經106°15』-107°34』之間。
地形地貌
平昌縣屬四川東部山區,地貌屬四川盆地外圍山地區,地處大巴山山地。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略呈向西南方向凸出的弧形,山頂有平坦頂面,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拔350米,相對高差500米,大多數山高700—1000米,農耕地一般在海拔700米左右;縣境丘陵分布在海拔380—480米之間的白衣鎮、岳家鎮、高峰、金龍、元沱等地,面積30萬畝,占總面積的9%。地表形態為高丘地貌長條形。
氣候
平昌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日平均氣溫為16.8℃,除北部低山區外,都能穩定通過在0℃以上。縣境降水主要源於太平洋暖氣流夾帶的大量水汽,在大巴山的阻滯和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年降水夏多,冬少,常出現冬春偏旱,夏秋偏澇現象。縣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1366小時,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112毫米,全年霧多,風速小,雨量充沛,空氣濕潤。
水文
平昌縣境內屬渠江水系,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33公里。河流總長度747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條,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河流11條,流域面積2229.12平方公里。河流在洪水期猛漲猛降,落差大,水能蘊藏量豐富。其中巴河,源於南江縣玉泉鄉分水嶺,從巴州區復興鄉進入縣境澌岸鄉木連溪,經雷山、蘭草、白衣等地至元石鄉的黃梅溪出境,入達縣江陵鄉。流域面積17666平方公里,境內主河道長79.3公里。通河,源於陝西省漢中市廣家店鄉長梁,從通江縣愛國鄉入境,進入澌灘鄉,經雲台、元山、江口鎮等匯入巴河,境內河道長43.8公里,流域面積8958平方公里。[2]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平昌縣境內存有野生動物獸類22種,禽類49種,水族及兩棲爬行類43種,昆蟲類共60餘類數千種。縣境內森林植被主要屬大巴山馬尾松常綠闊葉林帶,有喬、灌木50科160餘種。
水能資源
平昌縣境內通、巴河天然落差33米,支流中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9條,境內河長341公里,水能理論蘊藏量3.32萬千瓦。縣境內理論蘊藏總量13.51萬千瓦,可開發量6.3萬千瓦,占蘊藏量的47%。
礦產資源
平昌縣境內響灘至元沱一線有石油構造,響灘與立山接壤一代有天然氣,尖山鄉內有出露的石英砂,筆山、千秋有稀有金屬礦。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100.6萬人。分性別看,男性52.77萬人,女性47.83萬人;從戶籍性質看,鄉村人口71.72萬人,城鎮人口28.88萬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79.9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36萬人,比去年末增加1.1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616人,出生率為10.64‰;死亡人口4956人,死亡率為6.12‰;自然增長率為4.43‰。城鎮化率為35.48%,比去年提高1.88個百分點。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 (GDP)145.5239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9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82.28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40.28億元,增長8.0%。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44%、64.79%和27.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080元,增長11.08%。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5.78:56.54:27.68。
第一產業
2017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72億元,增長3.83%。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實現18.34、0.96、19.83、3.61、0.97億元,分別增長4.94%、13.95%、1.42%、8.38%、14.15%。
2017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3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25%。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17萬公頃,增長0.41%。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01萬公頃,增長0.66%。
農業生產
2017年糧食總產量39.55萬噸,比上年增長1.6%。其中,小春產量9.44萬噸,增長1.1%;大春產量30.11萬噸,增長1.7%。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4.32萬噸,增長1.97%;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1.01萬噸,增長0.84%;園林水果產量0.35萬噸,增長1.43%。
2017年生豬出欄82.91萬頭,下降4.3%;牛出欄6.31萬頭,下降0.5%;羊出欄4.53萬隻,增長1.7%。年末生豬存欄50.26萬頭,比上年增長3.2%;牛存欄12.08萬頭,增長3.4%。全年肉類總產量7.12萬噸,下降3.3%,其中,豬肉產量5.86萬噸,下降4.1%,牛肉產量0.77萬噸,增長1.5%,禽肉產量0.41萬噸,下降2.7%。禽蛋產量1.05萬噸,下降1.9%。
2017年木材產量4.9525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2%。全年發放退耕還林補貼4452.165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0.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2.5%;水產品產量2.8萬噸,增長27.3%。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2.1萬噸,捕撈水產品產量0.7萬噸。
2017年末實有耕地面積78209.31公頃。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4千公頃,累計62.8千公頃。新解決飲水困難人口3.51萬人。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8.05萬千瓦,同比下降7.5%。
第二產業
2017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9.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7.8%。1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7%。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94.7億元,同比增長16.7%;實現利潤總額2.9億元,同比下降2.3%,產銷率96.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2017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9.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年末有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25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98.19億元,增長40.1%,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8.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22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3%。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5.91億元,比上年增長15.5%。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8.54億元,增長22.3%;第二產業投資53.4億元,增長24.1%,其中工業投資52.68億元,增長22.8%;第三產業投資243.98億元,增長13.3%,其中交通運輸投資101億元,增長50.6%。
2017年民間投資113.8億元,比上年增長9%。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36.02%,比上年下降2.14個百分點。
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商品房施工面積127.7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6%,其中新開工面積56.97萬平方米,增長72.03%。商品房竣工面積10.4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9%。商品房銷售面積62.5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6.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9.05萬平方米,增長31.1%。
國內貿易及旅遊
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2.97億元,增長14.6%。
按城鄉市場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7.92億元,增長1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31億元,增長12.6%。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分別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5.97億元和45.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和12.8%;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6億元和7.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3.6%。
2017年末境內有AAAA景區7個,文物保護點562個,星級飯店1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78間。全年接待遊客516.06萬人次,同比增長20.5%;實現旅遊總收入40.24億元,增長20.1%。
金融、保險和證券
201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33.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住戶存款176.15億元,增長11.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18.41億元,增長18.7%。其中,中長期貸款43.65億元,增長6%;短期貸款5.3億元,增長51.4%。
2017年末共有保險公司(分公司)15戶,比上年增加1戶。其中,財產險公司5戶、壽險公司10戶。全年保險公司各類保費收入5.83億元,比上年增長26.5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8億元,增長21.28%;壽險保費收入4.55億元,增長28.14%。全年支付各項賠償和給付1.51億元,比上年增長0.48%。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0.649億元,增長4.67%;壽險賠款支出0.859億元,下降3.17%。[3]
社會事業
郵電業
2017年郵政業務收入8113萬元,增長8.7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429.97萬元。完成郵政業務總量8028.05萬元,增長20.39%,其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74萬件,同比下降83.81%;包裹業務0.07萬件,同比下降65.77%;快遞業務量38.14萬件,增長89.91%。 全縣有固定電話5.39萬戶,與去年持平。有移動電話50.07萬戶,增長7.9%,其中,移動36.8萬戶,聯通3.8萬戶,電信9.47萬戶。有寬帶用戶10.51萬戶,同比下降8%,其中,移動5.2萬戶,聯通0.28萬戶,電信5.03萬戶,廣電3.67萬戶。
文化藝術
2017年末共有圖書館1個,總藏書10萬冊,總流通5萬餘人次。擁有國家級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文物藏品3012件。擁有縣級文化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4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開展文化下基層服務活動90次,服務群眾近9餘萬人次。
2017年末有廣播電視台1個,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直播衛星用戶7萬戶,直播衛星入戶率99%;有線電視用戶21.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72.5%,光纖電視通村率100%。
科學技術
2017年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4257萬元,比上年增長1.8%。當年實施重點科研項目28項,其中省級項目9項,縣級項目19項。全年共申請專利188項,獲得專利證書67項,實施專利36項。當年科技扶貧戶數22817戶,科技扶貧受益人數79859人。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11所,其中,幼兒園26所,完全小學25所,九義校43所,高完中10所,職業高中3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進修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2.5萬人,專任教師8072人。中等職業學校全年招生1519人,在校生3798人,畢業生1012人。職業高中全年招生348人,在校生832人,畢業生201人。普通高中全年招生5527人,在校生17411人,畢業生6104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5%,輟學率3.2%,升學率89.7%。普通初中全年招生8972人,在校生27366人,畢業生9364人。初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100%,升學率96%,三年鞏固率98.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1%。普通小學全年招生8401人,在校生51073人,畢業生8553人。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和升學率均為100%,小學五年鞏固率100%。特殊教育學校全年招生2人,在校生21人,畢業生4人。在園幼兒21505人,幼兒學前一年毛入園率100%。
體育事業
2017年末共有體育場館3個,全年舉辦各級各類體育運動會16次,參與總人數45萬人次。有體育專職專職人員8人,其中教練人員4人。組隊參加省級體育賽事活動18次,在運動會獲得3金5銀3銅。全年體育彩票銷售1048萬元,同比下降28.2%。
醫療衛生
2017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95個,其中,縣級醫院2個、婦幼保健院1個、鄉鎮衛生院6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66個、村級衛生室537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655人,比上年下降2.64%。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1531人、註冊護士1407人、藥師152人、技師(士)263人。年末醫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5084張,比上年增長9.05%。其中,醫院3128張、鄉鎮衛生院1751張、婦幼保健院50張。全年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392.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9%。其中,住院入院15.79萬人次,下降1.8%;出院15.68萬人次,下降1.75%。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11.61/10萬。全年共接種兒童疫苗11.3299萬人次,兒童疫苗接種率達99.69%。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25元,增長9.1%。其中,工資性收入14703元,增長9.6%;經營淨收入7123元,增長8.5%;財產淨收入1775元,增長9.1%;轉移淨收入4524元,增長8.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135元,增長12.2%。其中,居住支出增長13.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3.1%,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2.2%。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42.1%。
社會保障
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5元,增長9.7%。其中,工資性收入2719元,增長9.0%;經營淨收入4360元,增長9.4%;財產淨收入308元,增長27.7%;轉移淨收入3508元,增長9.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776元,增長12.9%。其中,居住支出增長14.2%,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0.5%,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8.7%,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8.1%。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45.79%。
2017年養老保險覆蓋人數35.02萬人,養老保險發放人數19.54萬人,累計發放養老保險金20.3億元。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8.36萬人,支付醫療保險基金9.3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參保人數94.4萬人,參保率達97.01%。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2萬人,支付工傷保險金1962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2萬人,支付生育保險金836萬元。失業保險發放人數567人,發放失業保險金3068萬元。
2017年納入城鎮低保人員11532人,比上年下降20.3%;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0.46億元,下降4.7%。全年納入農村低保人員66771人,比上年下降122%;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0.91億元,增長20%。全年撫恤和補助優撫人員1.6萬人,撫恤和補助支出1.14億元。全年供養五保戶人員4009人,比上年增加5.3%(其中集中供養2295人,集中供養率57.25%);五保戶供養支出2031.15萬元,增加26.1%。民政部門認定並實施的醫療救助:全年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險79301人,比上年增加11.3%。全年直接救助11357人,比上年增長76.3%。
資源環境
2017年國有建設用地土地供應總量3371.57畝,比上年增長1.86倍。其中,基礎設施建設用地2333.26畝,增加2155.49畝;住宅用地644.04畝,減少112.72畝;商服用地102.08畝;倉儲工礦用地292.19畝,增加250.11畝。
2017年植樹造林面積15066.67公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退耕還林工程0.133萬公頃,與上一年持平。年末活立木蓄積量108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89%。年末全縣有自然保護區面積12162公頃,占全縣土地面積5.46%。年末實有森林面積11.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0.94%,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全年降水量1302.7毫米,比上年增長25.06%;日照時數1125.7小時,比上年下降8.67%;平均氣溫17℃,比上年降低0.3℃;平均相對濕度75%,比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
2017年總用水量10104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66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500萬立方米,農業用水6944萬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69.43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26.4立方米。
2017年全社會用電53686.22萬千瓦時,增長14.41%。分區域看,城區用電20636.98萬千瓦時,增長8.4%;農村用電33049.24萬千瓦時,增長17.5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1002.27萬千瓦時,增長8.6%;第二產業用電15822.21萬千瓦時,增長12.74%,其中,工業用電14434.81萬千瓦時,增長15%;第三產業用電12226.98萬千瓦時,增長13.33%,其中,商業用電7119.40萬千瓦時,增長13.1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4634.75千瓦時,增長16.33%,其中,城鎮居民9508.92千瓦時,增長12.67%,鄉村居民15125.83千瓦時,增長18.75%。
全年單位GDP能耗為0.5743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2.9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1.3091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11.73%。
2017年廢水總排放量為1504.9萬噸,同比下降1.9%,其中工業源14.36萬噸,城鎮生活源1490.5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5091噸,同比下降15.3%,其中工業源23.4噸,城鎮生活源5068噸;氨氮排放總量為480.6噸,同比下降21.1%,其中工業源3.8噸,城鎮生活源476.8噸。全年二氧化硫(SO2)排放量887.4噸,增長18.8%,其中工業源588.5噸;煙(粉)塵排放量389.7噸,增長46.6%,其中工業源164.6噸。鄉(鎮)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89.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100%。全縣擁有污水處理廠2座,日污水處理能力1.6萬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1.6%。
安全生產
2017年全縣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起,共死亡11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08.25萬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發生6件,死亡6人,受傷2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8.12萬元;工礦商貿3起,死亡3人安全事故,經濟損失230.01萬;其他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經濟損失150.12萬元。[4]
交通
平昌縣地處山區,境內有巴達高速公路貫穿,另有542國道和省道S201線穿越。截至2014年,平昌縣公路養護管理段養護公路總里程370.054公里,其中:國道1條(G542廣元—萬州公路),73.231公里;省道公路1條(S201線通宣路),20.078公里。另外,巴達鐵路途徑平昌,並在該縣境內設有平昌火車站。
2017年末全社會各類機動車保有量69873輛,比上年增長10.4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1766輛,增長11.62%。年末民用轎車保有量19733輛,增長12.25%。年末有農村客運車輛588台、城市公交車67台、出租汽車171台、貨運車輛1453台、客貨運輸企業14家(農村客運公司5家、城市客運公司2家、貨運公司7家)。年末公路通車裡程6625公里。其中,有高速公路48公里,有國道75公里、省道380公里、縣道430公里、鄉道640公里、村道5030公里。公路通村率100%。
地方文化
民間文藝
翻山鉸子是源於川東北平昌縣西興、龍崗一帶,流傳於大巴山區達州市、巴中市、南充市所轄部分縣(市、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準確的講,是一種揮舞和擊打鉸子(銅質小鑔)的男子舞蹈。2008年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龍
舞龍,平昌民間謂之「耍龍燈」,主要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舉行。龍的類型有:彩龍、火龍、水龍、板凳龍、草龍等五種,其中火龍最有特色。耍火龍時要用煙火沖燒,民間謂之「燒花兒」,燒掉穢氣。其花兒通常有紙花、竹筒花、牛欠花、生鐵水花等。
粉壁鄉皮影
平昌縣粉壁鄉皮影劇起源於清朝末年,民國期間,由該鄉紅光村民間藝人譙春林先生自己掏錢,把雕刻師和表演藝人請到家中雕刻影子和傳授表演技藝。事後,組建了以魏仕臣等七人組成的皮影表演隊,他們扛着皮影、幕布、樂器等道具,到宣漢、萬源、達縣、鄰水、大竹等地演出。2013年7月18日晚,粉壁場鎮成功上演了《桃山救母》、《五台會兄》兩個皮影劇本。
生活習俗
婚俗舊時,平昌民間男女婚姻一般都由介紹人牽線搭橋,經雙方父母同意後自由戀愛一段時間,長者達數年之久。這段時間裡,要履行「六禮」迎親之俗。其作法:一是男家請媒人(介紹人)到女家提親謂之「納采」;二是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八字」謂之「問名」;三是男家合八字後並決定締結婚姻,並送去禮情謂之「納吉」;四是男家給女家送去聘禮務辦嫁妝謂之「納徵」;五是男家擇出吉日並備禮告女家求得同意結婚日期謂之「請期」;六是正式結婚之日組織迎親接人謂之「新迎」。解放前迎親均用花轎,後多用車輛。農村婚娶中,還有一種「哭嫁」或「坐歌堂」的習俗,後不普遍。
建房
舊時,建房是平昌居民人生大事,「宅為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為此,在建新房的一系列工程中,都要舉行莊重嚴肅、種類繁多的活動,一般都是以萬物有靈為依據,以自然崇拜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民俗儀式:首先是請風水先生相宅、石匠進山選石、開山取石、破土下基;其次是請土匠架板築牆、安過牆、提垛子、開梁口、下牆板、封梁口;再次是請木匠進山尋梁、取梁、做梁、畫梁、祭梁、上樑(包括設魯班堂看財、除煞、持紅、發梁米、拜梁、纏梁、贊梁、清梁、發梁、起梁、拉梁或吼梁、壓梁、踩梁、甩包子、放斗等)、起列、上穿、立柱、做大門、安大門、祭大門、開大門(開財門)、立神龕、面院壩、開龍眼(開龍門)、掃院壩、祭祀新房、喬遷新房等都要選擇良辰吉日舉行。舉行建房民俗儀式,根據房主的貧富,分規模大小,最貧困者建房相宅、上樑辦房酒之俗也必不可少。[5]
相關視頻
航拍平昌縣駟馬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