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
幼兒園又稱幼稚園(Kindergarten),中國大陸文革時期部分地區曾稱育紅班。在一些地區,幼兒園是國民教育正式學制的一部分;在另一些地區則不是。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適合他們年齡的生活環境知識經驗及生活常識,以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
目錄
歷史
- 1898年2月,英國基督教長老公會的牧師韋玉振到福建廈門鼓浪嶼傳教,其夫人韋愛莉隨同前來,夫婦二人在鼓浪嶼鼓新路35號牧師樓創辦了家庭式幼稚班——「憐兒班」;同年,憐兒班改為幼稚園,招收基督徒子女。這是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幼稚園[1]。
-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學校系統改革令》,改「蒙養院」為「幼稚園」。
-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託北京師範大學編寫《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南》,從此中國大陸地區絕大多數「幼稚園」都改名為「幼兒園」。有學者認為改變名稱是因為當年普遍認為通俗語言的「幼兒園」比相對複雜難寫難懂的「幼稚園」更容易為廣大民眾接受。
世界各地的幼兒園系統
澳大利亞
中國
在中國大陸,幼兒園招收3-5歲的兒童,進行初步的教育,但以遊戲為主。由於在中國,許多家庭夫妻雙方都參加工作,所以也有招收1-3歲兒童的託兒所。由於小學控制入學年齡,一般小學和幼兒園也辦學前班,招收5歲以上但不到6周歲入學年齡的兒童,作為適應學校生活的過渡。
幼兒園在城市已經基本普及,農村正在開始普及,有很大的需要要求。私立幼兒園也大量的建立,目前外資投資也看好這種項目,新加坡、香港的投資家開始在中國大陸建設幼兒園。
中國的幼兒園基本都是全日制的,包括三餐;還有全托的(包括夜宿,每周接回家一次)。國家對幼兒園有評定標準,有專門的幼兒師範大學本科專業和專科學歷,培養幼兒教師。幼兒園教師原來基本都為女性,但近些年也開始有男性進入幼兒教師領域[2]。
法國
在法國,幼兒園叫做école maternelle,目前幾乎所有兒童都參加學習。是國民教育部規定的一個正式教育階段。
德國
幼兒園在德國不是實際學校系統的一部分,不像美國。
印度
在印度,幼兒園分為兩段- 低級幼兒園(LKG)和高級幼兒園(UKG)。一上完高級幼兒園,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幼兒園多數是私立的。2歲到2歲半的孩子進入託兒班(幼兒園的一部分)。
韓國
在韓國,孩子通常在5歲進入幼稚園(韓文: 유치원,讀作"Yoo-chi won"),7歲前離開進入小學。幼兒園一般有三個年齡班。
北美
北美幼兒園通常是初級學校K-12教育系統的一部分。幼兒園放在正規教育的第一年。在安大略和威斯康星幼兒園分為兩級:初級幼兒園和高級幼兒園(JK and SK)。不像法國,幼兒園在安大略法語中稱為la maternelle。
孩子上完幼兒園就進入一年級。
幼兒園活動
看來幼兒園程序對兒童許多確定的學習和社會/行為很有好處。同時,普遍覺得兒童在幼兒園每天做什麼比在學校時間的長度更重要。Gullo (1990)、Olsen和Zigler (1989)警告教師和家長抵抗在全日幼兒園程序更說教化、學術化教導的壓力。他們斷言這類教導不適合幼兒。
還有,全日幼兒園程序可以提供兒童更多時間參與自主活動、小組活動。全日制幼兒園教師經常覺得有較多的時間去了解兒童及其需要。
視頻
幼兒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老照片見證:中國最早幼兒園出現在鼓浪嶼 當時稱為懷德幼稚園,搜狐,2016-5-29
- ↑ 為男幼師加油!他們在教師中占比不到1%,卻溫暖了整個行業,新浪財經,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