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乙號防護巡洋艦
廣乙號防護巡洋艦,為清朝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全鋼巡洋艦。本艦建成後原配屬廣東水師,甲午戰爭前夕加入北洋艦隊協助對日作戰。1894年7月25日,舊日本海軍在未事先宣戰的情況下攔截了從朝鮮返回中國的濟遠、廣乙兩艦。廣乙號奮力抗擊,終因實力相差懸殊,迅速受重創而撤退,由艦上乘員自毀棄艦。廣乙號也因此成為了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主要軍艦,以及清朝損失的第一艘全鋼軍艦[1]。
目錄
建造背景及概述
十九世紀80年代,當時的福州船政局因為清末特殊的體制而陷入了財政困難,船政大臣裴蔭森迫切希望為船政局找到解決困境的辦法。而另一方面,兩廣地區水師向來強調地方獨立自主,拒絕聽從中央統一號令,所需船艦也是自行籌建;然而兩廣一地經費有限,不可能遠赴歐洲訂購最新式的軍艦,而距離廣東咫尺的船政局成為了選擇。1887年,兩廣方面向福建船政訂購1艘1600匹馬力的舊式無防護巡洋艦,以及3艘2400匹馬力的新式穹甲防護巡洋艦,兩廣為每艘軍艦付款9萬兩;另再訂購4艘小型舊式淺水炮艦,每艘3萬兩。
本艦長71.63米,寬8.23米,吃水深3.96米,設計排水量1000噸[2],安裝兩台蒸汽機,1座鍋爐,額定動力2400匹馬力,設計航速16.5節(31千米每小時;19英里每小時)。實際海試時,僅錄得15節(28千米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的實際速度。這是福建船政首次建造的防護巡洋艦,艦身3桅杆,前後桅杆為鋼製,有瞭望台,中間桅杆為木製,三根桅杆都可以懸掛風帆。
廣乙號上有着強大的魚雷武裝,全艦共有4具14英寸(356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左右各安裝一具,中後部主甲板下兩舷各裝備1具。與此相比,本艦的火炮威力相比同時代要弱得多。由於兩廣支付的費用較少,因此廣乙號初始配備的武器有限,欠缺的武器後來才陸續補齊,這也成了廣乙號雖然裝載火炮不多,但型號依然比較雜亂的原因。艦上主要火炮只有3門120毫米火炮,其中兩門安裝在前部兩舷耳台,可以轉向前方充當前部主炮;第3門則安裝在後部。輕武器包括4門57毫米哈齊開斯單管機關炮,裝設在艦橋附近,以及若干機槍。由於本艦魚雷火力強大,而火炮偏弱,更像是放大的魚雷艇,時人亦有「魚雷快船」之稱。
本艦為鐵脅鐵殼,所需鋼材購自法國科爾蘇工廠。艦體內在水線附近縱向鋪設有中間高、兩邊低的裝甲甲板(穹甲),保護輪機、鍋爐、彈藥艙等,厚1英寸(25毫米),因此可以列入防護巡洋艦。艦上另一處有裝甲保護的地方則是司令塔,厚2英寸(51毫米)。
視頻
廣乙號防護巡洋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甲午戰爭中"廣乙"艦管帶林國祥:曾率艦以一敵三,中國新聞網,2014-09-15
- ↑ 豐島海戰雙方兵力對比 豐島海戰參戰的軍艦是哪幾艘,歷史上的今天, 201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