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庐陵县今即吉安县。吉安位处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1]

目录

历史状况

吉安县古称庐陵县。《水经注》说它是因泸水而得名。

先秦

夏、商时代(约前21世纪~前1046年),地域处扬州西境。周朝(前1046年~前221年),地属吴、越、楚。

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始设庐陵县,隶属九江郡,县治在今泰和县西3里。高祖元年(前206年),秦亡,楚汉争霸,英布为九江王,庐陵县属九江王国。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颍阴侯灌婴渡江平定楚地,分九江郡立豫章郡,领18县,庐陵县属豫章郡。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豫章为九江郡,改庐陵为桓亭县。建武元年(25年),桓亭县复名庐陵。初平二年(191年),分豫章立庐陵郡,县名高昌,属庐陵郡。

魏晋

三国属吴国领地。

晋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吴,庐陵郡治迁石阳,县属沿旧。咸康八年(342年),庐陵太守孔伦移庐陵治于今吉安市区,石阳县随徙。

南朝

梁天监元年(502年),武帝灭齐,高昌县并入石阳县,隶属庐陵郡,郡县同治所。

隋唐

开皇十年(590年),改庐陵郡为吉州,改石阳县为庐陵县。次年,撤销吉阳(今吉水)、兴平(今永丰)、阳丰(今永丰)三县,并入庐陵县,隶属吉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庐陵县隶属不变。

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吉州,庐陵仍为附郭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东、西二道,庐陵县属江南西道吉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吉州庐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庐陵郡为吉州,县属不变。

五代十国

吴天佑六年(909年),庐陵县属杨吴领地。

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析庐陵水东11乡置吉水县,庐陵县仍为吉州附郭县。

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庐陵的同水乡与吉水的顺化乡互易(顺化乡即纯化乡)。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忽必烈设立江西宣慰司,改吉州为吉州路,庐陵县隶属如故。

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于此,相传意取"吉泰平安"之义,庐陵县仍属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庐陵县属吉安府。

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庐陵县属江西布政使司湖西道吉安府。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张献忠克吉安,改吉安府为亲安府,改庐陵县为顺民县。次月,复称吉安府庐陵县。

清初沿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西道废,吉安府直属省。

雍正九年(1731年),庐陵县隶属吉南赣道吉安府。

乾隆十九年(1754年),庐陵县隶属吉南赣宁道吉安府。

中华民国

元年(1912),废府,撤道。民国三年(1914),改庐陵县为吉安县,设庐陵道于宜春,吉安县属江西省庐陵道。

十五年,废庐陵道,吉安县直属江西省。

二十一年,江西省划分13个行政区,吉安县隶属第九行政区。

二十四年,江西省缩编为8个行政区,吉安县隶属第三行政区。

三十一年,全省划为9个行政区,吉安县仍属第三行政区。

1949年7月16日吉安县解放。7月28日,奉令析吉安县石阳镇置吉安市,同属吉安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9月,吉安分区改为吉安专区。

1958年11月,吉安县并入吉安市,次年6月,县、市仍分治。

1968年,吉安县专区改名井冈山地区,吉安县属井冈山地区。

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吉安县仍属吉安地区,同年11月,县治从吉安市五岳观迁至新县城敦厚镇。

1987年将兴桥乡、长塘乡、樟山乡划归吉安市。

1988年将盘田乡火气下村划归吉水县阜田镇。

2000年吉安地区改为吉安市,将值夏镇、东固镇、新圩镇、富田乡、文陂乡、云楼乡划归吉安市青原区,曲濑乡划归吉安市吉州区。

行政区划

吉安县辖12个镇、7个乡:敦厚镇永阳镇天河镇横江镇固江镇万福镇永和镇桐坪镇凤凰镇油田镇敖城镇北源乡、大冲乡、里田乡、梅塘镇、登龙乡、安塘乡、官田乡、指阳乡。共有16个居委会、314个村委会。[2]

自然资源

境内河系发达,禾水、泸水、桐江等是赣江的一、二级支流,水量充沛,可开发利用的相应年发电量近2.2亿度。吉安县生物种类达500余种,县内大量种养的湿地松(71万亩)、吉固芷、车前籽、吉安黄牛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商品价值。吉安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具有潜力开发利用价值的有烟煤、无烟煤、磁铁、锰、铝钛、铅、铜、白泥、焦宝石、石灰石、高岭土、瓷土、水晶、油页岩及地热等。

人口

2012年年末吉安县户籍人口为4875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9694人,占总人口的20.45%。吉安县男性人口257167人,占总人口52.75%;女性人口为230386人,占总人口47.25%。人口总量操持低速增长。

人口计生率为75.3%,比上年降低了8.9个百分点。吉安县人口出生率14.6‰,人口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7‰,比2011年提高了0.68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63,性别比逐年下降。

经济

吉安县城处于吉泰走廊中心,是大吉安"一城三片、两江三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互为依托,基本形成了以"一个机场(井冈山机场距县城20公里)、一条水道(赣江航道)、两条铁路(京九、吉衡)、四条高速(大广、武吉、泰井、吉莲)"为构架的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6-8小时经济圈。

2012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106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达113.65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19.6亿元,增长30%;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达109亿元,增长21%。财政总收入迈上17亿元台阶,达17.02亿元,增长22.27%,实现三年翻番,列全省第19位,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增长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迈上40亿元台阶,达44亿元,增长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25亿元台阶,达25.4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6811元,增长8.98%。

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094万元,增长13.6%,总量和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475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587827万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57792万元,增长11.3%。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22403元,比上年增加263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1.4:54.4:24.2调整为20.2:55.5:24.3,二产、三产比重分别比去提高1.1和0.1个百分点,一产比2011年降低1.2个百分点。

吉安县财政总收入达17.02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增长4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列全省第19位。全年税收收入完成11.8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9.6%。

2012年物价涨幅有所趋缓,但部分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通胀管理压力不断加大。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3.4%,上半年上涨3.3%,前三季度上涨2.7%,全年平均上涨2.6%。八大类中,全年菜类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位,涨幅达到 17.3%,其次为水产品,涨幅达到14.8%。

工业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户,新增13户,增加值51.9亿元,增长30%。引进内资24亿元,增长17.6%;利用外资5800万美元,增长10.4%,其中现汇进资2879万美元;外贸出口2.83亿美元。投入4.31亿元加快园区建设,凤凰园区已形成"两横三纵"路网格局。西区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综合服务配套中心投入使用。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8亿元,增加值41.8亿元,上交税收8.3亿元,分别增长30%、18.3%、38.3%,从业人员达2.8万人,成为首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

辖区内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11.4亿元,增加值52.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和18.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3%,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6.86亿元,增加值51.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18.3%。

201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总量达到78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6亿元、利润15.9亿元、利税25.5亿元,分别增长28.4%、12.1%和18.6%。工业用电量3.08亿度,增长9.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91.0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6万吨原煤,同比增长1.14%;啤酒76879.5千升,同比降低3.50%,哇哈哈软饮料111581吨,同比增长88.07%,混合饲料64326吨,同比增长15.32%;水泥30.52万吨,同比增长6.14%;铁精粉129.61万吨,同比增长11.19%。

园区基础设施投入4.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18.2万平方米,年末园区从业人数达28543人,新增就业人数2186人;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上缴税金8.3亿元,分别增长18.29%、30%和38.25%。

2012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5688万元,比上年增长37.9 %。吉安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 1428.6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435万元。

农业

2012年,粮食总播面115.3万亩,总产达45.4万吨,连续九年增产。四大传统产业持续壮大,横江葡萄新增设施栽培5000亩,总面积达3.8万亩,成功举办第九届横江葡萄节,出笼肉鸡3500万羽,出栏生猪70万头、肉牛12.1万头;五大新兴产业生机勃勃,新增井冈蜜柚8495亩、高产油茶8200亩、花卉苗木3210亩、绿色蔬菜3000亩、楠木4595亩。新增省、市级企业5家。设立1个县级、19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土地流转新增8.4万亩,其中规模以上农业土地流转2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069万元,增长 7.3%,其中种植业产值129576万元,增长10.0%;林业产值22405万元,增长12.3%;牧业产值150484万元,增长4.3%;渔业产值18688 万元,增长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16万元,增长10.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236公顷,比上年增加1478公顷;粮食总产量45.6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种植面积22711公顷,产量达2.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2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2573公顷,有林地造林733公顷,更新造林115公顷。吉安县森林覆盖率达62.2%。全年肉类总产量101803吨,增长7.9%,生猪出栏 624380头,增长4.0%,年末生猪存栏390385头,增长4.3 %;出售和自宰肉用牛87000 头,增长2.3 %;年末牛存栏 115910 头,增长4.5%;出笼家禽 285885 百羽,减少0.5%,年末家禽存栏 93120 百羽,增长9.8%;水产品产量19121吨,增长5.3 %。

服务业

201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92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增长22.5%。其中: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78.2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亿元,增长26.2%;单位存款余额31.49亿元,比年初增加4.1亿元,增长15.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6526元,增长28.5%。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贷款金额为43.1亿元,比上年增加8.37亿元,增长24.1%。

主要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3830.91万元,比上年增加610.16,增长18.9%,其中车险2292.36万元,增长19.9%,非车险693.93万元,增长13.6%,农业保险844.63万元,增长20.9%。累计赔付支出166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4%。主要人寿保险保费收入7268万元,比上年减少17.8%,赔款支出136万元,赔付人数达2400多人次。[3]

社会事业

县城建有6个公园,一千米以内有一个公园、五百米以内有一个休闲园林,吉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2%,是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园林县城。

医疗卫生

2012年,吉安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5个,其中医院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吉安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2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6人,注册护士477人。共有床位数1115张,其中医院520张,乡镇卫生院535张,妇幼保健院60张。截止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35.33万人,参合率98.31%,比上年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共报销医药费9366.57万元,其中住院报销8782.76万元,政策补偿比75.17%,一次性报账率达98.4%,统筹基金使用率95.6%;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累计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55万份,电子建档率69.5%;规范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6万人、0-6岁儿童3.15万人、孕产妇0.52万人、高血压病人2.19万人、2型糖尿病人0.70万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0.12万人。[2]

民政优抚

2012年,投入4.74亿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发放小额贷款1.0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0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3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3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4.6万人,参保率97.3%,参加新农合农民35.3万人,参合率98.3%,一次性报帐率98.4%;免费救治尿毒症、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及白内障患者649名;发放城乡低保金4111万元、医疗救助金1581万元;移民搬迁2107人,天河浪栋等扶贫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建成廉租房、公租房1356套,城市、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564套,农村危房改造1032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220万元。

2012年年末吉安县全社会从业人员2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0.3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8.5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4.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102890人,新增19239人,下岗再就业586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87人,登记失业率为1.99%。截止2012年底,吉安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050人,比上年末增加450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 213人,比上年末增加28 人。

吉安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14958人,年平均工资为36528元。增长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9元,增长1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增长23.87%。

全年县财政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资金1025万元,发放民生资金1971.56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5097.7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金1678.1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4105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3498人,工伤保险参保37512人,生育保险参保26805人。全年108个贫困村规划项目393个,总投资325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80万元,已完成381个,占项目总数的96.9%,在建项目1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32户,危房维修202户,兴建廉租住房700套。

文化建设

2012年新建改建校舍6.3万平方米;敦厚镇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高考二本以上上线916人,高中教育承载力显著提高;发放1173名边远山区教师津贴181万元,125名教师享受职称地方奖励。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举办了首届中国吉州窑文化研讨会和第二届艺术节,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156场,送戏下乡107场,送电影下乡4608场,建设农家书屋43家。

2012年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共演出178场次,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站19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0.3%,电视转播台1座,全面完成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有线电视节目10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1%。

吉安县共有教育单位数272所,其中高中4所,普通初中20所,小学137所,幼儿教育100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671人,教职工1903人;小学在校学生37603人,教职工1800人。2012年高考吉安县二本以上上线1141人,增长13.1%,一本以上上线490人。

基础设施

2012年,完成10座小(1)型、22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官田、敖城等4个集中供水主体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新修通村水泥路103.9公里。[4]

交通

县城至吉安市12公 里;至南昌225.6公里;南至赣州218公里;东距京九铁路3.5公里,距永和赣江航运码头8公里;西至井冈山119公里。

旅游

横江镇公塘村位于吉安县横江镇西北角,距吉永公路、吉井铁路、赣粤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公里,是江西省AAAA级乡村旅游点。

吉州窑景区位于赣江中游西岸的吉安县永和镇,距吉安县城13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庐陵生态公园是吉安县最有特色的主题公园之一,位于县城富川路以东,赣江大道以北,东昌路以南,2009年1月正式开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文天祥纪念馆,1984年动工兴建,1992年元月九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了文天祥生平事迹、遗物、手迹、著作、碑刻等。该馆占地面积120余亩,馆内建筑采取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由南而北,渐次升高,构成一组仿古建筑群,主体建筑为正气堂。

天祥公园,2011年5月21日建成开放,占地800余亩。

将军公园占地面积80亩,2007年8月1日对外开放。主要内容为主题雕塑、将军塑像园、浮雕墙、碑林和革命英雄纪念碑等。

娑罗山森林公园地处吉安县城南部,距吉安县县城5公里,经105国道可达,面积5.4平方千米,是山岳型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

资国禅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吉安县梅塘镇龙须山麓,为禅宗圣地青原山的重要道场之一,是香客云集的宗教旅游胜地。始建于唐,初名长兴寺,唐太和2年(828年)改为长兴禅院,宋真宗大中祥符2年(1009年)改称资国寺,几经兴衰,唐、宋、明、清均曾重修。

寺院座西北面东南,依次为山门、功德池、钟鼓楼、大雄宝殿,殿内大佛高约6米,为江西第一大坐像铜佛。2000年重修了雄伟气派的山门及围墙,2002年重建了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和如来佛(铜像)十八罗汉安厝。此后,又修复了清光绪年间的地藏殿,建成了天王殿、大悲楼、滴水观音、兜率阁、千手千眼观音殿、天冠弥勒阁等建筑。[5]

名人

由唐至清,"进士六百,一对榜眼,两名探花,五位状元,均谓鼎甲",且"宰辅有七",涌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三朝重臣周必大、著名诗人刘辰翁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

在革命战争年代,吉安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被誉为"赣水那边红一角"。这里奔涌过"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钢铁长流,走出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曾山等180多位地师级以上老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049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