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桐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桐坪鎮位于吉安縣北大門,全鎮132平方公里,與吉水縣的尚賢鄉、黃橋鎮接壤,和吉州區的長塘鎮興橋鎮及本縣的固江鎮、大沖鄉、北源鄉毗鄰。鎮政府所在地距吉安市17公里,距縣城29公里。

桐坪鎮原為桐坪鄉,2001年2月經市政府同意,省政府批准,撤銷鄉建制,設立鎮建制,2001年5月掛牌。[1]

行政區劃

桐坪鎮位于吉安縣北大門,全鎮132平方公里,與吉水縣的尚賢鄉、黃橋鎮接壤,和吉州區長塘鎮、興橋鎮及本縣大沖鄉、北源鄉毗鄰,鎮政府所在地距吉安市17公里,距縣城29公里。共有山地面積94000餘畝,其中林地面積87000餘畝。全鎮轄2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79個自然村,218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5768人(2017年) 。鎮區面積1.01平方公里,鎮區人口6576人。有耕地面積51504畝,其中水面面積47409畝,旱地面積4667畝。2012年財政總收入821.4萬元,其中鄉級財政收入306.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514.8萬元。鎮內有油茶基地2000餘畝,葡萄基地1800餘畝。吉安市重點建設項目"航校"落戶桐坪鎮,占地約1000畝,跑道長800多米。

資源優勢

桐坪鎮山地廣闊,有山地面積94000餘畝,其中林地面積87000餘畝,其中濕地松面積40000餘畝。共水庫16座,小山塘198座,其中小(二)型水庫13座,小(一)型水庫3座:即下田水庫、王家水庫和石獅陂水庫,具有較好的開發價值。

桐坪鎮交通便利,距吉安市公17公里,吉新公路穿境而過,全鎮24個行政村都可通車,60%行政村已通了水泥路。[2]

經濟社會

2005年全鎮完成招商引資6200萬元,引進項目5個。其中,成功引進了實力雄厚、投資達36萬多美元的台資企業--麥凱婚紗有限公司,落戶縣工業園西區並正式投產,此項目從洽談至竣工投產僅用了不到7個月的時間,實現了我鎮項目入園及實際引進外資兩項"零"的突破。並增加新的生產設備,興建新的廠房,2006年使年產值達到4000萬元,稅收收入也將翻一番。

全鎮財政總收入達187.3萬元,扣除免徵農業稅因素,增長18%;其中工交流通企業稅收達55.6萬元,比上年基數翻了六倍,是縣下達基數的640.55%,增幅位居全縣第二;地方財政收入達113.4萬元,是縣下達任務的222.35%,增幅位居全縣第一,稅收質量明顯提高,稅收結構明顯優化。二是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1.02億元,增長率超過12%。

全年早稻總播面積53000畝,比上年增加5000畝,二晚總播面積52000畝,比上年增加3000畝;其次,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勢必增加部分農戶的林業經營效益和收入;另外,隨着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據統計,2005年農民儲蓄存款達1.2個億,增幅超過15%。二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鎮水利設施投資超過100萬元,對所有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新修了1座小(二)型水庫,6座山塘水庫,並對渠道進行了清淤,既增加了水庫蓄水和防汛抗旱能力,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和農田灌溉面積。全鎮共新修水泥路20多公里,92%的行政村和50%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

三是新村建設初見成效。以"村莊規劃"為基礎,以"五通一氣"(通路、通自來水、通電、通訊、通有線電視和沼氣池建設)為重點,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水溝、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廁)為重點,着力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鎮80%的自然村完成了村莊規劃,規範了審批建房,使建房用地相對集中。

環境衛生

"真沒想到,離開不到2年,家鄉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前不久從北京剛回桐坪戴祿泉老闆驚喜地發現家鄉換了一副容顏。在桐坪,老百姓對新變化也有着全新感嘆:"不僅居住條件好多了,而且生活的外部環境越來越美了,連集鎮也規範整齊了。"

全力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垃圾分類、責任包干、目標考核……環境整潔的管理舉措不斷推出,環境日益美化,讓老百姓感受真切。垃圾分類率達到了55%至65%,垃圾量相比往年已經減少了30%;對村級公共區和農戶責任區,農戶履行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三包"責任,掃除了環保盲點,全方位保潔有效果;每月月底各村的環境衛生檢查評比,讓目標考核更加具體有效,讓廣大幹群參與環境整潔行動的積極性更高。

為讓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成為一項長期活動,該鎮着力完善了農民參與、資金籌集、"環境興鎮"等一系列機制。對垃圾清運、衛生保潔等實行承包管理;配備的衛生保潔員、勸導隊對環境衛生實行日常維護和監督;通過政府支持、爭取縣直單位扶持、在外工作人員捐助、向村民適當收取保潔費等多種籌資方式和"以獎代補"的補助方式使得環境整治的資金有了保障;正在申報中的生態鄉鎮創建規劃將進一步弘揚生態文明,發揚生態文化。道路寬了、垃圾少了、城鎮亮了,環境美了、門路多了,百姓樂了,黨和政府與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

行政區劃

桐坪居委會 桐坪、黃山、下田、大栗、楊山、山頭、林源、下陳家、臻源、金竹、花溪、什香、楓岡、都塘、栗背、社上、倉邊、福田、河山、張家、上溪、樟坑、合田、黃塘等24個村委會。[3]

著名人物

新中國開國將軍、南京軍區原副政委、原志願軍38軍政委---劉西元中將(社上村)

新中國開國將軍、原北京高炮司令員--周彪中將(上孚源村)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星辰探空火箭俱樂部成員、火箭發動機專家--胡松啟(馬伏岡村)

原廣東武警總隊紀委書記王明閣,廣西人民出版社社長彭石生,陝西省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經理歐陽怡山等都是桐坪鎮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