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府學衚衕
圖片來自easyatm

府學胡同是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的一條胡同。

目錄

簡介

府學胡同東起東四北大街,西到交道口南大街,全長681米,寬7米。因胡同內的順天府學而得名。順天府學的前身是元朝的報恩寺。據載,元末有一位和尚在此處建佛寺,寺院剛剛建成,尚未安置佛像,明軍便攻入元大都,聽說明軍保護孔子之所在,和尚便急忙將一尊木製孔子像置於寺內。明軍遂不再進入該寺。但孔子像已經遷入,所以此處只好繼續供奉孔子。明朝洪武初年,定都南京,元大都改為北平府,元朝的國子監改為北平府學,報恩寺作為大興縣學。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北平府升為順天府,北平府學又改為國子監,同時撤銷了大興縣學、宛平縣學,將大興縣學所在之處改為順天府學。《光緒順天府志》記載,順天府學的西部為學宮和孔廟,東部為文丞相祠,再往東為文昌祠。順天府學門前的東、西兩側建有育賢坊。如今,順天府學尚存孔聖殿、明倫堂遺址、魁星閣遺蹟等等,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順天府學的舊址,現為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府學胡同幼兒園占用。[1][2]

明朝,該胡同屬教忠坊,稱「府學胡同」。清朝,此處屬鑲黃旗,胡同名稱仍沿用「府學胡同」。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時,將懷仁里、箭杆胡同併入。

在府學胡同分布着不少文物建築。除了順天府學之外,胡同西口北側還有文丞相祠,建於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萬曆年間重建,祠內存有多方刻石,院內有一株古棗樹,相傳為文天祥親手種植,文丞相祠1979年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府學胡同36號四合院原為清末兵部尚書志和的府第,1984年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府學胡同內大多為居民住宅。胡同內曾設有東城區人民法院,現在該法院已搬遷。

東城區 (北京市)

東城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城區東部,北、東與朝陽區相接,南與豐臺區相連,西與西城區相鄰。總面積41.84平方公里。2017年全區人口87.8萬。

歷史

  • 1952年設東單區、東四區。
  • 1958年東單區、東四區合併為東城區。
  •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合併成立新的東城區
  •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自東城區搬遷至通州區

行政區劃

參考文獻

  1.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bjdmd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2. 府學胡同,東華流韻,於2013-04-16查閱. [201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東城區彩色8開. 北京市民政局.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