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隆溪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
出生 1947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
知名于 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
欧洲科学院院士
长江学者
知名作品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
《走出文化的封闭圈》
《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张隆溪,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世界级华裔学术大师之一。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 分校,现任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现在唯一健在华裔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韦斯理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特聘教授 。 [1]

中华英才》杂志赞誉其为“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

2010年,张隆溪受邀成为美国New Literary History(《新文学史》)顾问编辑,张隆溪是其中唯一的华人学者。主要研究范围是中西文学及跨文化研究。

发表中英文论文专著多部,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 2016年7月,当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 [2]

目录

个人履历

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1966年中学毕业时,却刚好赶上“文革”开始,陡然间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1969年,从成都九中高中毕业的他与成千上万的“老三届”知识青年一样,插队到了四川凉山州德昌县茨达公社。

1972年春天,张隆溪遇到了返城的机会,但是以招工的名义。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3年,在硕士毕业并在北大任教两年之后,张隆溪选择了赴美留学。与赵毅衡赵一凡等学者一道,成为了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文化先行者”。

1989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师从于杨周翰钱钟书朱光潜诸教授。同年受聘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

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年,张隆溪受聘香港城市大学,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

1998年起,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讲座教授兼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张隆溪受聘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他成为了中国大陆人文社科学最高荣誉“长江学者”获得者。

2009年2月,张隆溪成为继冯至夏鼐之后的第三位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华裔外籍院士,也是目前该院健在的唯一的华裔院士。

研究方向

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

学术成就

张隆溪学贯中西,所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等在国内外文化圈享有重要地位。近10年来,张隆溪的足迹遍布欧美、亚洲各地区,又出版了多部英文著作和多篇学术论著,也在国内出版了几本著作,使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东西海之间的思想摆渡者”。

主要著作

1.《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北京:三联书店1986

2.《道与逻各斯》(The D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East and West.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2。后有韩语、汉语版)

3.《强力的对峙:从两分法到差异性的中国比较研究》(Mighty Opposites: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走出文化的封闭圈》(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北京:三联书店,2004,增订本)

4.《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不期的契合:跨文化阅读》(Unexpected Affinities:Reading across Cultures.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2007

6.《比较文学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

7.《五色韵母》(台北:网路与书,2008)。

8.《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人物轶事

张隆溪被文坛老前辈、原四川省文联主席马识途所赏识,并帮助他把一篇英文论文寄到北大去。在恢复高考后,以高中生身份越级考试,并以总分第一名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西语系研究生。在北京,他师从杨周翰教授,并得到朱光潜钱钟书两位巨匠级大学者的谆谆教诲,让他受益终身。

人物家庭

先祖张问陶是清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都察院御史、吏部郎中,其诗歌和字画颇负盛名,其诗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所著的《船山诗草》至今流传于世。

父亲张崇琎年轻时移居成都,在成都一家银行做职员。

视频

清代大诗人张问陶全国学术研讨会花絮(学者张隆溪、张寅彭、胡传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