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曲
弥撒曲(譯音: Mísā qǔ ),原为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会的弥撒仪式所用声乐套曲,歌词使用拉丁文,分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大类,用于葬礼、婚礼、就职、登基等不同的仪式。宗教改革之后,新教作曲家也创作弥撒曲,但是内容和形式与天主教弥撒曲有所不同。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为庆祝耶稣诞生,定于每年的12月25日为圣诞日[1].12月24日通常称为圣诞夜,一般教堂都要举行庆祝耶稣降生的夜礼拜(根据圣经耶稣降生于晚上),礼拜中专门献唱《圣母颂[2]》或《弥赛亚》等名曲。
目录
简介
早期,弥撒曲是没有伴奏的清唱曲,文艺复兴之后加上管风琴伴奏,17世纪起有了管弦乐队伴奏。演唱不仅有合唱,还有独唱和重唱。全曲通常包括垂怜经(Kyrie)、光荣颂(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降福经(Benedictus)、羔羊颂(Agnus Dei)六个乐章。个别作曲家或会对乐章的多少有所调整,例如贝多芬的弥撒曲,圣哉经和降福经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海顿、莫扎特等则将降福经和圣哉经再现部独立成为一个乐章。
当遇上特定的礼仪,例如葬礼时,乐曲的内容便会和一般用的有所出入,虽然皆属弥撒曲一种,但通常会另外称为安魂曲以区识别。
视频
弥撒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圣诞节,搜狐,2020-12-24
- ↑ 挚爱《圣母颂》,你需要多一些了解!,搜狐,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