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張飛(?-221年),字益德(小說《三國演義》為翼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人稱「萬人敵」(見《三國志‧魏書‧程昱傳》:「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遇刺身亡,追謚「桓侯」。
很多人誤以為張飛字翼德,以為這才跟飛字相協。其實「益」是通假「鷁」,一種會飛的水鳥。[1]益德,意思就是不斷增加品德。不斷增加品德,將來就能騰飛,這正是當時儒家思想盛行的體現。當時的人,用「德」字來取名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比如龐德、龐德公、劉玄德、曹孟德等等。[2]
張飛與劉備、關羽桃園結拜前是位屠戶,錢財萬貫,因為人率真.嫉惡如仇,做生意公平合理,深受同行們敬重。[3]
目錄
生平
早年經歷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與關羽在涿郡跟隨劉備起兵,隨從周旋,不避艱險。關羽年長張飛數歲,張飛事之如兄。劉備領平原相,關羽、張飛皆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漢獻帝興平元(194)年,劉備領徐州牧,以張飛為司馬。建安元年(196年),左將軍袁術不忿劉備據有徐州,自淮南來攻,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張飛留守下邳。下邳相曹豹與張飛不和,勾結當時正寄寓在徐州的奮武將軍呂布襲取下邳。張飛殺曹豹,引起丹楊兵叛變,中郎將許耽開門引呂布入城。劉備將士在前方聽說家屬被俘,軍無戰心,不得已而投降呂布。呂布將劉備安置在小沛,而劉備兵力逐漸恢復到萬餘人,引起呂布警覺,於是再次進攻劉備,劉備西奔司空曹操。曹操表薦劉備為豫州牧,讓他繼續在小沛牽制呂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東徵,消滅呂布,表薦劉備為左將軍,關羽、張飛為中郎將。劉備與車騎將軍董承等受漢獻帝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建安四年(199年),僭號稱帝的袁術因為勢力衰弱,打算北投堂兄大將軍袁紹,劉備主動請纓去徐州截擊袁術,會袁術病死,所部依附廬江太守劉勳。於是劉備在下邳殺死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身還小沛。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東徵,劉備戰敗,北投袁紹,關羽被俘,後逃歸劉備。史書並未記載張飛是否曾與劉備失散或重聚,只知同年張飛在譙郡遇到曹操大將夏侯淵的姪女並納為妻室。曹操隨後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劉備南投荊州牧劉表。
義釋嚴顏,深謀遠慮
後世流傳的張飛是一個作風魯莽、性格暴躁的粗線條人物,類似程咬金與李逵。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卻完全不是如此。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喧賓奪主,動手攻佔益州。益州的軍政長官劉璋在成都頑強抵抗。為了加強攻勢,劉備便在第二年從荊州緊急召喚張飛等人,跟隨諸葛亮率軍趕往益州增援。張飛很快就將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對方的主將嚴顏。
張飛責罵被捆綁的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
嚴顏毫無畏懼,也高聲叫道:「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張飛聽了勃然大怒,高聲傳令:把嚴顏拖出去斬首示眾。嚴顏視死如歸,神色不變,又頂了張飛兩句:「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結果張飛對嚴顏的骨氣很是欣賞,當場把他釋放不說,還作為上賓熱情對待。張飛處置嚴顏的背後,體現了他在政治上的深謀遠慮和細密考量。
張飛對待嚴顏的一系列舉動,不僅僅是一般性的君子風度,而是極具政治眼光的深謀遠慮。深謀遠慮至少有三點:第一,嚴顏既是巴郡將領群體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優待他對於爭取益州本土上層社會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範作用;第二,嚴顏的性格樸實耿直,一旦成為座上賓,他會盡心盡力幫助你,而不會搞陰謀,耍詭計;第三,要想獲得嚴顏的真心支持,必須先給足嚴顏面子,讓他充分表現出視死如歸的硬骨頭精神,然後再來釋放他,這樣才能保護他的形象不受損害,避免他以後被人恥笑,這就是爭取嚴顏時在方法上的周密細緻考慮。
《三國誌》卷三十六《張飛傳》說他寬大嚴顏之後,「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從此張飛一路順順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劉備會師了。可見義釋嚴顏收到的政治效果確實非常好。[2]
大戰張郃,威震宕渠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秋之際,劉備攻佔益州後,把張飛安排到戰略要地,巴西郡,兼任太守。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天,曹操翻越秦嶺拿下漢中,留下夏侯淵、張郃、徐晃三員大將鎮守,自己高奏凱歌回北方。接下來鎮守漢中的曹軍,藉助勝利形勢不斷向南侵入巴西郡。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張郃率領大軍殺進巴西郡,奉曹操的特殊指令,不要地盤,只要人口,搶到的人口一律押回漢中。原因:一是當時的人口資源非常之緊缺。東漢末年,戰爭不斷,疾病流行,災害頻發,造成了人口急劇減少。二是張郃所進攻的巴西郡,民風非常有特色,性格耿直、崇尚勇武,是當兵打仗的好材料。
張飛找準對方的軟肋,率領養精蓄銳多時的人馬,來到張郃的蒙頭大營前面,佔據有利地形建立起堅固的營壘,將對方向外的通道嚴密堵死;然後憑借深溝高壘,與對方打軍糧消耗戰,對峙了50多天後,張飛親自指揮一支精銳軍隊,穿越茂密叢林,摸到對方建立在蕩石的營寨,發起猛攻。將對方攔腰切成兩段之後,張飛對張郃所在的蒙頭大營,進行前後夾擊。張郃軍隊被切成前後兩段,無法相互支援,張郃被迫拋棄胯下的寶馬。在身邊十幾名侍衛的保護下,張郃連滾帶爬穿越叢林,溜出包圍圈,狼狽逃回漢中。這一場大戰,張飛大獲全勝。[2]
被部將刺殺
大戰張郃6年之後,張飛奉命動員一萬精兵討伐孫吳。出發前,被部將張達、范強刺殺。一代名將就以這樣令人惋惜的方式結束了一生。
《張飛傳》所說的,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處的「君子」,是指社會的上層人物;而「小人」則是指社會的下層人物。由於對下層人物重視和關懷不夠,才會對他們動用嚴厲的懲罰,而且還不認為這是多大的事兒,所以才會把受處罰的人員留在身邊。張飛在事關國家的大事情上,處處都細心,所以取得了輝煌的成功;然而在他認為的小事情上卻疏忽了,最終招致殺身之禍。[2]
歷史評價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傅干:「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劉巴:「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劉備:「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於京。其誕將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稱朕意焉。」
楊戲:「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籓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袁准:「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
葛洪:「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 ,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張說:「思齊忠壯而異材,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
曾鞏:「侯以智勇為將,號萬人敵。當蜀之初,與魏將張郃相距於此,能破敵軍,以安此土,可謂功施於人矣。其歿也,又能澤而賜之,則其食於閬人不得而廢也,豈非宜哉?」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
陳元靚:「漢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實惟車騎。敵萬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
祖龍圖:「蜀之諸將,惟飛最雄。」
網路歷史評點影片
資料來源
- ↑ 按《古人名字解詁》,第163頁說明:「張飛,字益德。《春秋·僖公十六年》:「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杜預註:「鷁,水鳥,高飛遇風而退。」 益,通假為「鷁」,以應「飛」字。小說家不明古音,以為「益」與「飛」不協,故改「益」為「翼」。《漢書·司馬相如傳》:「怠而後游於清池,浮文鷁,揚旌枻,張翠帷,建羽蓋。」《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此遁於水也。」《後漢書·馬融列傳》:「水禽鴻鵠,鴛鴦、鷗、鷖,鶬鴰、鸕、鷁,鷺、鴈、鷿輟,乃安斯寢,戢翮其涯。」《易林》:「鷁飛中退,舉事不進,眾人亂潰。」」
- ↑ 2.0 2.1 2.2 2.3 歷史上真正的張飛:張飛一生中有哪些輝煌的戰功. 時光網. 2016-07-25 [2018-11-13] (中文).
- ↑ 張飛乃屠宰行祖師爺!對就是三國張飛!. 每日頭條. 2017-07-17 [2018-11-1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