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弹渔鼓的老艺人(徐祯霞)

​​ 弹渔鼓的老艺人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弹渔鼓的老艺人》中国当代作家徐祯霞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弹渔鼓的老艺人

在柞水的乡村,农闲时节,弹渔鼓的人就收拾好行囊出门了,他们都是一些个懂音律的老者,为混一口生计,也为自娱自乐。

渔鼓艺人所有的行当便是一个渔鼓,一两个蛇皮口袋,渔鼓是他们的看家行头,蛇皮口袋则是用来装收获的粮食的。他们走街窜巷,走村过寨,一个又一个地方,为人们唱着他所挚爱不已的渔鼓小曲。这些渔鼓小曲多贴近人们的生活,通俗易懂,且带有教化意义,所以为广大的柞水人民所喜闻乐见。他们每走到一处,都会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唱罢一首还要再唱上一首,一直唱到渔鼓艺人的声音有点沙哑,大伙方才罢休。

渔鼓是一种竹制的乐器,系秦岭终南山上的大斑竹所作,长为二尺六寸,有小口碗粗,筒状,有一首柞水民歌《渔鼓源》,就十分传神地道出了渔鼓制作工艺的整个流程。此歌唱道:“渔鼓本是一根竹哎,哎呀儿咿儿哟,长在那柞水山里哎头,张老拿斧来砍倒,哎呀,李老那个拿锯锯哎,锯两头哎,哎呀,呀儿咿儿哟,哎。兜子作了阴阳板呀,哎呀儿咿儿哟,梢子那做棒把叉敲,中间留了二尺六,哎呀,做成那个渔鼓游,游九洲哎,哎呀,哎呀儿咿儿哟,哎呀!”这首歌曲形象生动地道出了渔鼓的整个制作过程和渔鼓这种乐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演唱形式,听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令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对渔鼓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已能了然于胸

这些渔鼓艺人年龄多比较大,且记性特好,他们的肚子里有很多的故事,他们走到哪儿,曲目随人们点,人们想听什么就点什么,点到的曲目,他们皆能说唱自如,唱过之后,主人家给他们盛上一碗玉米或者是一洋瓷缸子小麦,东西随主人家给,多少随主人家盛,他们从不挑剔的,他们只是很快乐地打开随身带着的蛇皮袋子,将主人家所给的粮食分类装下,装上之后,向主人家再讨上一杯热水,大口地喝了,去赶下一家。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接触渔鼓艺人的机会比较多。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渔鼓爱好者,逢到村里有渔鼓艺人来的时候,母亲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去将那老人请到我们的家门前,给泡上一杯浓茶,坐在我家的庭院里唱将起来,我家左邻右舍的那些乡亲听到渔鼓响起,纷纷来到我家,母亲忙不迭地给大家递坐,取来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凳子,大家相拥挤着坐下,实在没地坐的,就蹲着或站在院子边上,渔鼓艺人见着有这么多的人来听,自是高兴不已,唱得亦发的卖劲。

[1]

作者简介

徐祯霞,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