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归经,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归经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1]

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 观察中总结出来的。[2]

目录

理论基础

脏象学说

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使其归心经。

经络学说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

确定依据

药物特性

每种药物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特别是古人)有时也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尢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党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然按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往往带片面性,即便是将其特性合参时也不准确。

研究方式

通过内观观察药物为确定药物归经的可靠依据。

药物疗效

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十分准确。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等。

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厥阴肝经等。

临床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首先,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其次,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不要根据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疾病传变规律,选择归它经的药与之相配进行治疗。如咳嗽痰喘,治疗时就不能只选用归肺经的药,若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归肺经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与归肝经能清热凉肝的表黛同用,使肝肺两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虚者,又当以归肺经的止咳化痰药与归脾经的健脾药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

简介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作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种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历史

概述

归经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中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这对后世归经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功效,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但也有一些把药物作用与脏腑机能结合起来约论述。如"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唐、宋时诸家本草,对药物功效及赃腑功能的论述日期增多,诸如"补肺"、"益脾"、"安心"……之类的名词,比比皆是。北宋的寇宗爽,在论述泽泻的功效时,已有"引药归就肾经"的说法。

金元时代

金元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药性理论的研究。著名医家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说。金太宗时(相当于南宋宣和5年-端平3年)撰成了《珍珠囊》(公元1151一1234年)一书,书中最早创药物归经学说,对每味药几乎都有"归经"和"引经"的讨论。认为深切了解药物性味而使各归其经,则疗效更著。若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即难获得确效。

张元素所创的药物归经说,引经使说对后世临床处方用药颇有帮助。李时珍曾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大扬医理,灵素(指《黄帝内经》)之下,一人而已。"张氏的归经理论,得到了李东垣、王好古的推崇。如王好古所著的,《汤液本草》一书中,论述归经的药物已多达81种之多。

明代

到了明代,有的本草书籍已为药物归经专设了项目,如刘文泰编著的《本草品汇精要》一书,在其论述每药所设的24个项目中,就专列了"走何经"一项,用以指出药物的归经。《本草纲目》不仅全部继承了以前的归经学说内容,而且对药物的、"入气分"、 "入血分"论述更详。

清代中期

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的归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的《要药分剂》一书中,每药专列了'归经'一项。由于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药物的多种性能,因此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归经学说也就基本趋于完备了。

归经药的功用

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李时珍

(一)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 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

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研究方法

归经指中药对人体某部分具有选择性治疗作用的特性。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研究的思路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药的归经;二是根据药理效应选定某些特异性的药理观察指标研究中药的归经。

1.对确定归经的依据进行探讨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确定归经。如能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能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能治疗阳痿、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等。二是以药物的自然属性确定归经。如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质之轻者上入心肺,质之重者下入肝肾。如质地重坠之牡蛎、磁石能沉坠入肝肾;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此种标定方法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不足以反映归经理论的普遍规律。

2.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

该方法就是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在多数情况下,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其药效有直接关系,运用此种方法能从一定层次上反映药物的归经。

3.微量元素法

不少研究者认为中药的某些作用与微量元素有关。提出微量元素"归经"假说,认为中药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并从中医"肾"功能方面探讨,认为微量元素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常用的21味补肾助阳药进行微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微量元素Zn、Mn、Fe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实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控制而呈现整体效应。明目类中药富含Zn、Mn、Fe等微量元素,其含量与眼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浓度相关。

4.环核苷酸测定法

cAMP、cGMP普遍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且是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而且对多种信息尤其是药物的刺激非常灵敏,各脏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基本可以反映细胞功能的某一动态平衡状态,许多中药都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含量起作用。用五味子、鱼腥草、汉防己水煎剂分别给鼠灌胃,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动物脑、心、肺、肝、脾等组织中cAMP、cGMP含量,发现各组织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变化与各药物归经有关。

5.受体学说研究法

归经与受体学说均强调药物选择性作用。不少学者认为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受体是归经的物质基础。对于中药来说,其作用来自于某种有效成分的结构、构象符合了某种受体的要求,从而结合产生作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和选择性。而中药所要说明的就是这种限定性和选择性。从受体学说来看,药物对作用部位的选择性就是受体对药物的选择性。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和可逆性,某些受体的分布可以跨器官、跨系统。

中药进入体内后,由于受受体性质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表现为某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而非其他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上的归经极其相似。如细辛含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β1受体作用,而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肠壁组织,因此细辛可治疗心脏疾病,即古人言的归心经;槟榔含有乙酰胆碱,为心脏受体接受产生抑制作用,为胃肠受体接受产生兴奋作用,从而验证了《本草经解》所云槟榔归心、胃、大肠经的论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