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
作品名稱: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1]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者:白居易 |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詩詞之一。[2]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目錄
詩詞正文
“ | <衙排宣政仗,門啟紫宸關。
彩筆停書命,花磚趁立班。 稀星點銀礫,殘月墮金環。 暗漏猶傳水,明河漸下山。 從東分地色,向北仰天顏。 碧縷爐煙直,紅垂佩尾閒。 綸闈慚併入,翰苑忝先攀。 笑我青袍故,饒君茜綬殷。 詩仙歸洞裡,酒病滯人間。 好去鴛鸞侶,沖天便不還。 > |
” |
—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詩詞網> |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3]、《賣炭翁》、《琵琶行》等。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4],時常遊歷於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弟子。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閒適」的生活反應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而844年,73歲的白居易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事成後作詩《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並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5]
視頻
參考資料
- ↑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 詩詞名句網
- ↑ 白居易簡介及代表作 快資布時間;2018-01-03 10:01
- ↑ 白居易長恨歌講的是什麼故事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5-05 17:06
- ↑ 劉禹錫被貶,寫下了這首《秋詞》,卻一反常態,讀完何其豪邁!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6-16 23:08
- ↑ 白居易的經典詩句 360問答,發布時間;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