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筱杰
徐筱杰,浙江温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计算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已发表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1000余次,出版多本专著,申请多项专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目前承担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药物设计方法及应用、中医药信息系统、超分子及介观体系的计算机模拟和基于中药资源的新药研制。
目录
研究项目
20世纪80年代初,徐筱杰教授开始从事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计算机 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在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三维构效关系,ADME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展及改进了一些计算方法。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了包括中药方剂,中药植物及中药成分三维结构数据库的中药信息化系统,开展了基于中药信息系统的虚拟筛选,中药成分在化学空间、配体-靶标空间的分布,基于生物网络的多靶向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分离、鉴定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教学:主讲研究生化学信息学课程
科研成果
1.药物设计方法及应用:
着重发展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及溶剂化能的计算,二维及三维构效关系,ADME预测及有关并行计算等相关方法及技术。 中华化学竞赛网
2.中医药信息系统:
构建及完善包括中药方剂,药用植物及中药有效成分的三维结构的医药信息系统及相关应用软件。
3.超分子及介观体系的计算机模拟:
利用分子动力学及介观动力学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及有机分子的聚集状态,高分子体系的聚集状态,介观形貌及相分离。
4.基于中药资源的新药研制:
已建成包括药物设计,靶酶制备及活性测定,活性追踪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利用分子烙印及药物抗体方法直接从中药体系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工作平台。目前正开展抗丙肝及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研究。
课题:目前承担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科研人员
据中国科协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6年的近4200万人,增至2016年的9154万人。我国投身研发活动的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总量保持世界第一,2007年至2016 年,从173.6万人/年增长到387.8万人/年。R&D研究人员[1]在2016年达到169.2万人/年,占R&D人员的比重为43.6%。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中国研究与发展(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数占全球总量(世界4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合计数)的比重从2009年的18.8%上升到2015年的21.9%,位居全球首位[2]。
视频
徐筱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厉害了!中国 R&D 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位居全球第一!,搜狐,2019-04-15
- ↑ 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成趋势,搜狐,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