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爱中学
德爱中学 |
---|
|
德爱中学 (英语:Tak Oi Secondary School、简称TOSS)是一所由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Missionary Sisters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M.I.C.)所创办的女子中学,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于1970年,位于香港九龙慈云山道8号,为慈云山区内的传统女名校。
德爱中学中一至中三开设4班,中四至中六各级开设4班。
德爱中学在香港社会的呼吁及罗马天主教主教白英奇(Lawrence Bianchi)的强烈要求下于1970年创建。当时政府正发展慈云山,一个在东九龙黄大仙附近的地区。学校的开幕仪式在1971年由教育司简宁(Mr. J. Canning)主持。
目录
办学宗旨
本著校训“诚与爱”推行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和谐及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她们能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同时积极培育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责任及服务精神。
校训
诚与爱 Truth & Love。
学校目标
- 为学生提供友善、活泼和包容的环境,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 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灵修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 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表达己见中培养创造力和发展潜能。
- 协助学生学习开放自我,适应转变,并养成乐于求知,自强不息的精神。
-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使学生能健康、充满活力地生活。
教育方针
- 德爱中学为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所创办,以提供学生全面的公教教育为职志。
- 学校会引领并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快乐地生活。
- 学校肯定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学校会教导学生常怀感恩的心,懂得为得到的,感谢上主和别人。
- 学校会教导学生欣赏事物的真、善、美,把德爱的校训“诚与爱”,活现出来。
科目
学校使用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除一般科目外,为准备学生健康成长和生活,设有科技与生活科(缝纫与烹饪),有烹饪科特别室。
学校于2015-2016年度停止开设中国文学科作为高中选修,曾有学生及家长抗议,但最终不了了之。
学校于2018-2019年度停止开设视觉艺术科作为高中选修,曾有学生及家长抗议,但最终不了了之。但可以让同学自修。
校名
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M.I.C.当初把三间学校分别命名为: 德信﹑德望﹑德爱。 (德信学校﹑德望学校﹑德爱中学)。
出处/典故
在所有信奉耶稣的教会的圣经中,在格林多前书/哥林多前书(英语:1 Corinthians 的不同中文翻译版本)由第12章开始谈到神的思赐/属灵的恩典。
校服
英国学制之下,德爱中学有两种校服。中一至中五的校服为波点领带的连衣裙,而中六至中七预科校服为半截裙。 新高中学制实行后,中一至中三学生穿著波点连衣裙,而新高中学生(中四至中六)需穿著以前中六及中七之校服。
初中校服
夏季校服是白色连身裙,校呔以白色为底色,有规则地布满相同大小红波点,此设计成为德爱中学特色之一。
高中校服
高中校服为白恤衫和深蓝色高腰半折三折裙,加上深蓝色短领带。 预科生曾需要穿著丝袜及高跟鞋上课,但此规定已被废除。
收生性别
德爱中学是女校。但曾有一段时间中六中七预科课程收男生才有“女校男生”出现。
社
五社时代
石竹(康乃馨)、向日葵、水仙、仙人掌、牵牛花
四社时代
红莲﹑黄菊﹑碧兰﹑紫荆
著名/杰出校友
- 洛枫:诗人,文化评论人,大学讲师
- 吴美筠:诗人,学者,大学讲师
- 冯程淑仪: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总监,曾任康乐及文化事务处处长
- 萧丽娟:香港历史博物馆前总馆长
- 锺淑子:香港善宁会创办人,1993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徐佩莹:前有线新闻总采访主任
- 刘凤鸾:香港儿童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
- 陈曼莉:1992年国际华裔小姐冠军
- 刘倩怡:香港电台唱片骑师
- 马敏儿:前丽的电视艺员
- 高晨维:前歌手
- 张颂欣:香港女配音员
- 徐玟晴:无线电视女艺员
- 何卓莹: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前艺员
- 麦景婷(麦丽红):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前艺员,男演员吕颂贤的妻子
- 罗婉仪: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校长(2019年8月8日被校董会通过即时解雇,署任校长为校内联课活动主任曾玉莲主任。[2])
- 林松茵:2007年区议会选举、2011年区议会选举、2015年区议会选举沙田区区议员(显嘉选区)
参考资料
- ↑ 罗马天主教梵蒂冈网站圣经PDF档第22页
- ↑ 李东海小学教师堕毙 校董会通过即时解雇校长-明报新闻网[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