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徽州古城(凌代瓊)

徽州古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徽州古城》中國當代作家凌代瓊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徽州古城

當我們看到「歙縣——一座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幾個字,手摸着古城牆前行,從書寫的語境下,轉入小石門內,實際上就在觸摸徽州古城的歷史前行了。當城磚將隱匿的歷史信息與生命的厚重,順着指尖婉轉地傳遞給我,我們就從一座歲月的「圍城」外,婉轉地穿越,從歷史的邊緣,轉入到徽文化的「古城」之中了。

一 徽州古城牆

徽州古城,這個歷史的遺產,與四川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和雲南麗江古城,被稱為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名城。說徽州古城,就要從徽州「一府六縣」, 距今1300年前的大唐說起。眼前我們看到的古城建築群主體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餘間,是展示和體現徽州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築。

古徽州是由「一府六縣」格局始於唐大曆五年(770年)的。城池就在千年的歲月里抵抗戰爭,蜿蜒延伸着。自從晉太康元年(280年)新安郡轄黟、歙、海寧、黎陽、遂安、始新六縣以後,城池就在戰火中被動地變動着。

當你走在彩旗飄動的古城牆上,一邊走,一邊對比着新老城的新與舊,聽着昨天與今天徽州山水的聲音,你會自然地聯想起,千年之前徽州人生活的樣子。當你走在宗教觀念,節烈之風而樹起的旗陣下,雖然沒有看到城牆上巡邏人的身影,也沒有聽到打更人敲「天干地燥,小心火燭」的聲音。但你心中,自然的山清水秀與社會安寧的樣子,一定能聯繫起你的許多聯想。

「一座大山下,來了兩個人,穿着絲質褂,說着文言文」。腳步在新解「徽」字語氣里遙想,當年的古徽州人,是以怎樣的心態在這古城的街道上悠閒散步的。剛到來的新徽州人看「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閣窗」時,又是怎樣興奮地在古城裡與街邊的建築述說着過往的。我想此時的我們,也和「穿着絲質褂,說着文言文」的當年新徽州人一樣,逛到這裡,延續生活在歷史縫隙里,躲避戰火的中原望族與家人,也不知道,跨過了多少生活的坎,才攜帶着中原文化流到古徽州。安頓下來的中原人,也像古徽州城磚一樣,就與當地的人一起,疊加在徽文化的城牆上。使古徽州城牆,呈現出地域更加徽派的文化特質來。

這些看似零亂的歷史敘述,其實在真實的千年前,古徽州城牆變化與發展的由來,生活的煙火所帶來的變化,就如今天我們的區劃變化一樣,那些耳熟能詳的徽文化故事,也就在地理版圖的伸縮與城牆彎轉的變化中靈性地延展着。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古徽州歷史變動的線索,就能看出古徽州人心中之城牆的興起。隨着中原戰亂加劇,南遷入劇增,休寧的併入,徽州古城,就在人們的不經意間,發生了重大變化。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陽縣就併入海寧縣,新安郡轄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五縣。梁普通三年(522年),劃吳郡壽昌縣歸新安郡。梁承聖二年(553年),分海寧、黟、歙三縣各一部分置黎陽縣,四縣劃出新安郡置新寧郡,治所海陽。開皇十八年,改海寧縣為休寧縣。隋大業三年(607年),改歙州為新安郡,領休寧、黟、歙三縣,郡治休寧縣萬安山。

隋義寧年間(617~618),汪華從休寧萬安山遷郡治歙縣烏聊山,就漢毛甘故城擴築城池。外為羅城,周四里二步,高一丈二尺;內為子城,周長一里四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寬一丈三尺五寸。子城即今微州府衙位置,內建郡治和郡王宮室,有宮殿、東西宮廨、正門樓等建築。弘治《徽州府志》載:(府城城池)唐越國公汪華在隋義寧中稱吳王時所築,自休寧萬安山徙治於此。東半抱山,西半據平麓,築以為城。揚之水順城東北而西為練溪,環繞東南隅而下歙浦,因以為池。山溪之險,天造地設。(這是古徽州城牆最初最完整的樣子)

不要以為我在說徽州區劃變動的歷史,其實古徽州城牆,就在這歷史的褶皺中彎曲變化的。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徽州府衙是2009年,雖說是按照明弘治年間的建築規制,採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明代徽州府衙進行修復的。建於明、重修於清的歙縣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着瓮城、城門、古街、古巷等。但不能說它沒有歷史的影子,徽州府衙總占地面積2.4公頃,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是原來沒有被破壞的模樣,這裡更能感受到徽文化的原味與氣息)、但都是以汪華當年建的城池為基礎的。無能你看到古樸典雅,厚重而滄桑的瓮城,還是站立古城之上,感懷那遙遠的打更與巡邏的身影,那鑲嵌在古城牆上斗大的紅字「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熠熠生輝的大字,以漢語傳承的語氣里,提醒今天的人們不忘初心地活在當下。

其實,古城牆下的每一塊磚,都有其內在,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就說徽園門旁,明代著名將領王道昆雕塑,他就在訴說着一代名將抗擊倭寇的英雄事跡。 戚繼光,與歙縣人汪道昆至交好友,抗倭前線並肩戰鬥,出生入死,相互倚重。但朝廷輕信讒言,汪道昆被彈劾罷官。戚繼光痛感無助、無奈,似心頭在滴血,寫下了千古絕唱《望闕台》: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再說古城牆裡一塊不起眼的城磚——劉和珍君,古城牆下一個年輕女石雕像,這便是魯迅筆下寫到的劉和珍君(原籍安徽徽州歙縣)。魯迅先生說她始終帶着微笑,溫柔的。卻在請願中與四十多位青年一起,死在了段祺瑞政府的槍下,年僅二十二歲,如今也不知埋在哪裡的地下了。魯迅先生寫下「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劉和珍君的血喚醒了國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意識。我們找不到他的墓地,如今她與抗倭英雄汪道昆一樣,已經化作了背後城牆的一塊磚。正是這無數英雄徽州兒女化作了一塊塊磚,才構築起今天的城牆,撐起了徽州人心中的脊樑。也撐起了我們整個民族的脊樑。

二 徽州府衙

跨入位於歙縣城區中和街的東譙樓,(它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譙樓面闊12米,進深10米,高13米,占地面積120平方米。為重檐式的雙層樓閣,歇山頂,高脊翹角。)街道從中穿過,左前方廣場後面的建築,就是徽州府衙,為古徽州最高權力機構。「徽州府」建於元末明初。隋義寧年間(617—618年),越國公汪華即遷於此。

府衙建築,曲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主堂,兩側輔助。從照壁至知府廨,各院之間的距離、比例,好比縮小的故宮。古建築專家說,「府衙是縮小的故宮,故宮是放大的府衙」。

徽州府堂是一建築群,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築氣勢雄偉,規模龐大,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精髓。門前廣場,也是整體的一部分。東、西、南面包括小北街、中和街、打箍井街,北至徽園及徽園廣場。「徽州」之名始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古稱歙州,又名新安。

坐北朝南的整個府署,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臨街瞿,是舉行典禮、發布政令和審理案件之處。整個府署儀門內為左、中、右三路建築,中路分兩部,前部兩進主院落。第一進庭院北為正廳,庭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設戒石。刻有「」警戒地方官的銘語「公升明」三字。兩邊設六房屬吏的辦事處。東列吏、戶、禮三房,西列兵、邢、工三房。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眼前的徽州古城,就依照汪華擴建的古城模樣。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歷史時期的風貌,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漢族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我們常看到的影視劇里古徽州府里的鏡頭「明鏡高懸」,就出自府衙的大堂之上。府衙的建築跨過大,木製的斗拱藝術令人讚嘆,站在大堂,建築力學的對稱美與傳統地顯得府衙威嚴而簡潔,但簡潔中又透着威嚴。從府衙的廣場,轉遍徽州府衙建築群,徽文化內在美與生活美的完美結合,將山水裡的故事榫卯進花窗粉牆,白牆灰瓦結構出山水圖畫來,不能不說,徽州人的講究與精細。傳統與現代理念集合而產生的整體建築,獲得國家魯班建築獎,真是當之無愧。

徽州府衙是四大古城府衙保存最為完善的府衙,徽州府衙的建築美學與徽派山水元素構建的徽文化美學,體現在木、石、磚的精雕細刻上。由木、石、磚轉換而出的木雕、石雕、磚雕(三雕),充滿在府衙的牆體與房梁與隔窗上。建築看上去很單調的白牆灰瓦,與屋外的綠水青山天人合一,新安人家山水畫卷,選址依山傍水,建築順應自然地勢建築樸素淡雅遠遠望去,直觀視覺粉壁,青瓦、馬頭牆、飛檐、戧角、厚重的大門,仿佛穿越了時空。府衙紅色的立柱與大紅門,讓人感到巍峨雄壯而又大氣典雅。人入得譙樓門內,看到府衙大門上高掛的紅燈籠,仿佛就能聽到「升堂」的歷史回音。

三 許國石坊

從徽州府堂出來,走過陽和門,眼前為之一亮。陽和門東側約10米的路口,一氣勢磅礴的石坊,跨街而立。不用猜,這就是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的徽州建築的代表作——許國石坊了。因為它有八根柱子,人們又稱它為「八腳牌樓」。許國石坊在徽州現存牌坊有118座之多的牌坊中,以其獨特的建造形式和高超的建築藝術被列為徽州牌坊之首。中外許多遊客,就為一睹這「八腳牌樓」的芳容,專程而來。全國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會為旌表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是最能詮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載體。

說許國石坊,就先要從許國這個人說起。許國(公元1527一1596年),字維楨,明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今安徽歙縣)人。明朝嘉靖四十四(1565),考中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先後出任檢討、國子監祭酒 、太常寺卿、詹事、禮部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雲南邊境叛亂有功,又晉升為少保,封武英殿大學士。坊上「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就是許國的全部頭銜。(「少保」是太保的副級,屬皇帝的高級顧問,「太子太保」是輔導太子的老師,「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教育部長和外交部長。

當年,許國在平息雲南邊亂中立下大功,皇帝特賜許國四個月的假期回鄉造牌坊光宗耀祖。建牌坊在當時是分等級的。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腳牌坊,否則就是犯上。而當時徽州達官顯貴、鄉紳巨賈眾多,四腳牌樓林立。只造一座四腳牌坊,不能突出體現他的功德威望。既然已催動府縣,興師動眾,糾集工匠了,就要造出類拔萃又有新意的牌坊來。可是,就在不遠處就豎立着鮑家牌坊群,我要造獨個牌坊,能超越鮑家牌坊群嗎?要建造一座八腳牌坊,又恐犯欺君之罪。許國左思右想,靈機一動,破規矩,就來了個「先斬後奏」的做法。

畢竟是私下幹活,又不能聲張。於是,他故意拖延了幾個月,才回朝復命。文章讀到這裡,有人會發出疑問,皇帝就不會發一個文件,催許國回朝。這就是這事的蹊蹺之處。在靠書信往來的年代,催自己的老師,是很不禮貌的。許國也就依仗是皇帝老師的身份,才敢這樣做的。人生對錯,也就這一回了。

由於超假,許國上朝,跪在殿上久默無聲,皇上迷惑,責備說:「朕准卿四月之假,回鄉造坊,為何延為八月?建坊這麼久,不是說是四腳,就是八腳也早就造好了」。許國聽了,頓時口呼萬歲,奏稱「謝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腳牌樓。」皇帝聽了哭笑不得,皇帝開金口不得反悔。就這樣,許國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這當然是傳說,不過據專家考證,全國就只有這麼一座八腳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為例了」了。這樣,許國所建的八腳牌坊也就「合法化」了。

許國石坊與一字形四角牌坊相比,不僅造型豐滿雄偉,而且結構穩定。是古徽州石雕藝術的精品。石坊選用的石料質地堅固,重達十幾噸,築成這樣一個高達11.5米的石坊,一塊塊的石料,不僅僅要銜接好,還在於靠背石的巧妙設計。以8隻倒爬石獅子為靠背石,用來支撐石柱,如此設計不僅增加獅子與柱子的接觸面積,使石坊更加穩固,同時也起到了裝飾的作用。

許國石坊不僅建築結構合理,雕刻也非常精美,牌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雕有精美的圖案。南面雕「巨龍騰飛」,象徵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許國對朝廷的忠誠;東面雕「三報(豹)喜(喜鵲)」喻指許國在萬曆年間的三次升遷:西面雕「威鳳祥麟」,喻指許國是位難得的賢才;北面雕「瑞鶴翔雲」,象徵許國的品格高尚脫俗。

人走到這時,聞着滿街的徽州的味道,肚子也會空唱起來。抵擋不住徽州味道的誘惑,我們就在徽州臭豆腐,油炸毛豆腐,臭鱖魚、黃山燒餅、富溪葛根粉、琳琅滿目的野果山貨的色味里徘徊迷茫。眼睛已看不清徽州民居外觀的明朗,布局中軸線對稱分列的美的我們,只好,就在山、水、文兼而有之的氣味磁場裡,來妙解「徽」味的真意。 讓徽州味道補充我們的身體能量,使我們的皮囊,裝進新安江山水生長的美味之後,我們成了泛着徽味的遊客。指東道西,說着現代文,再去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文徽州的陶行知,感覺應該更好些。

四 陶行知紀念館

古徽州,走出了朱熹、戴震、陶行知、胡適等教育大家,還有趙汸、鄭玉、陳櫟、黃樞、朱升等一生摯愛教育的名師。今天,我們走在私塾書院、學堂、名師故居、文化博物館與民居同存的古徽州教育遺存的街道上,看着沿街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築,遙想着建築背後曾站立的那些教育名家們,眼掃着民居門頭上 「鯉魚跳龍門」,梅花窗閣寓意「梅花香自苦寒來」 的寓意「標語」,感嘆着古徽州物質載體的蘊藏與精神傳承。你說,古徽州潛移默化重物教,哪一個院落里沒有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中和街上,我們踏着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鋪設的方磚,人仿佛在一種無聲的滋養中,悠閒地就跨過時間的門檻,走進一種安靜。兩個時間跨度里的人,就在這個曾經是少年讀書學堂里相遇了。徽州教育的遺存之一,陶行知紀念館就到了。

陶行知,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縣黃潭源村。是當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義戰士、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郭沫若曾贊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後陶行知」。古徽州人文煙火氣薰陶出的 紀念館建成於1984年,由瞻仰廳、放像廳、書畫廳和5個大展廳組成。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徽派建築粉牆黛瓦、高脊飛檐式設計。紀念館設東西兩側大門,東西兩大門的館名分別由胡耀邦、胡厥文題寫。

1996年,陶行知紀念館被國家教委等6個部委命名為「百個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由新館和舊館兩部分組成,舊館為崇一學堂,為陶行知幼年就讀之所,內陳有陶行知遺物和著名遺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屏風背面是江澤民同志的題詞:「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教育改革」。廳堂上枋是宋慶齡親筆題寫的「萬世師表」匾額,正面為毛澤東題寫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金色大字,瀟灑飄逸,剛勁有力,是一代領袖毛澤東同志對陶行知先生的譽稱。

正中翠柏蒼松掩映着陶行知的半身像。前面兩根獻柱上鐫刻的是郭沫若手書的陶行知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兩邊書屏雕刻着陶行知的名言。

2.6米高的陶行知雕像屹立廳堂中央,展現了這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高大形象。他氣質超凡,和光滿面;他博愛存心,立德建業;他傾情教育,手不釋卷;他為國為民,勇往直前。

漢白玉的質地,象徵着他潔白無瑕的高尚人格。穩如磐石的像座,標誌着他不撓不屈的堅強性格。蒼松翠柏,隱示着其言、其德、其業萬古長青。

第一個展廳在樓下,二、三展廳在樓上。三個展廳分7個時期展示陶行知光輝的一生:出生於農村清寒家庭;留美歸來後站在「五四運動」前列;任《新教育》雜誌主編和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推進平民教育;最早注意鄉村教育;創立以「生活即教」「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小先生制」和以教育改善人民生活為核心的教育理論,成為新教育運動的旗手;積極支持新安小學組成「新安旅行團」走遍全國進行抗日教育的宣傳;積極投入人反內戰反飢餓爭民主的運動。

還有一個特殊展廳,那就是第四展廳,是陶行知在崇一學堂讀書時的宿舍。當年陶行知就是在那間宿舍的牆壁上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的豪言壯語,這個展廳保持着當年的風貌。第五展廳為書畫廳,陳設了陶行知的大量書籍、文稿和書畫作品等。他的著作大多是教育方面的,主要有《陶行知全集》,共11卷500多萬字。

五 黃賓虹紀念館

當我們再從「八腳牌樓」邊,向北轉入打箍井街。行走,在就能聞到街上瀰漫的書墨之味。抬頭,街上空掛遊蕩着各色的彩魚。街道兩邊的招牌幌子飄動,手工現做牌坊燒餅,乾貨店、茶、素食客棧、歙硯批發、黃山燒餅等等。邊走邊聞,感覺又告訴我們,這紙墨香里,還飄蕩着老徽州熟食的味道。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就走在煙火氣薰陶的古徽州街上。也不管你是什麼感受,古玩店與食品店就在它的時空中,切換着這裡的街景。街道邊的牆角、門店前、櫃檯上的古董與盆景花卉,也總是將地方的古意方言,泛出新徽州味覺現實生活的漣漪。不管是蘊意空間,還是移步換景,我們都能在時間的深淺中,感到一種尋常百姓家的味道。我們在文房四寶與三雕小工藝品混合的街上應接不暇走着,眼光總被小時候用過的胡開文的墨,漂亮的毛筆與徽硯、宣紙絆着。如街上的廣告牌「我在徽州等你」一樣,也總意念地自己就框進「徽州古城」的街景里。心動又行動起來的我們,強行滾動不聽使喚的感知,人也就在古城過去的聲音與當下的人流中,就到了我們的新墨色之地——黃賓虹紀念館。

黃賓虹紀念館在古徽州城內打箍井街7號和9號,占地面積近600平方米。整個建築為明清風格,磚木結構,與展廳內陳列的水墨山水畫相呼應。走進去,只見黃賓虹先生的雕塑立於中央,綠植環繞,身穿長袍,望着遠方,手裡拿着畫紙,似乎在專心寫景。

因為是年代稍遠一些。他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黃山市)歙縣,(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老家潭渡村也建了一個紀念館。

黃賓虹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近現代著名畫家、學者。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樗崖)山水冊,曾從鄭珊,陳崇光等學花鳥。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他的書法「鐘鼎」之功力較深。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鳥草蟲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畫法要旨》等。

或許是因為皖南的青山秀水滋養了人們的眼睛,滋養了人們的高級審美。黃賓虹先生的繪畫水平和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極高。比黃賓虹小43歲的傅雷是他的忠實粉絲。他評價黃老師,石濤之後,翁斌就只有一個人了。 看到上面的文字介紹,你可能覺得黃賓虹太了不起了。可是,他的一生能夠維持生計,全靠自己的弟子們幫忙,不然他可能連維持生計都很困難。為了能夠幫他賣出更多的畫,改善他的生活狀況,黃賓虹的弟子們經常幫他舉辦畫展,宣揚他的畫作,可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買他的畫,令人費解的是,黃賓虹去世之後他的畫《黃山湯口圖》售價竟然達到了3.45億,拍賣的價格。

《黃山湯口圖》這幅畫,即使是不懂畫的人,也能隱約感受到其中的意義。作品中的滄桑與圓潤完美詮釋了中國傳統美學,即使無法專業地指出每件作品的優點,但在你心裡,這就是美是毫無疑問的。

黃賓虹的文字記載不多,但他簡括出「渾厚華滋」四字,作為他追求的藝術境界和審美標準,並且把它提到中華民族性格的高度。他認為師古人是為了繼承和發展民族優良傳統,要師長舍短,合眾長為己有,就必須廢棄守舊式的臨摹,必須師造化。在筆墨虛實與技法理論方面,他總結中國畫用筆用墨的規律,提出 5種筆法:平、圓、留、重、變,7種墨法:濃、淡、潑、破、漬、焦、宿。他提倡學識淵博、人品高尚、功力紮實,有創造性的學人畫。

濃縮的都是精華。他將山水創作,濃縮為四個過程:「登山臨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 「三思而後行」 。此四者,缺一不可。

我們還以這幅《黃山湯口圖》為例。《黃山湯口圖》是黃賓虹九十二歲最後一件精品,此圖五筆七墨具備,是他畫論主張在紙上「用兵」的有力例證。全圖運筆飛動,全以草篆狂草筆法出之,或釵頭鼎足,拂索飛毫,或蚓走龍行,放逸淋漓,昔人形容上乘之草書有「騰雲度秋月,老木掛寒藤」之句,賓老得之矣!溪畔泉邊一段山石,乃破墨和漬墨並用,鋪水恰到好處,畫得美嫣滋潤,水石俱活。喬松下一片綠蔭之地,用濃墨、宿墨,層層堆積,顯得鬱鬱蒼蒼,實中透氣。粗看蓮花峰若亂石堆砌,細察則石塊有大有小,有豎有橫,有亮有暗,組織有序。色彩在淺絳基調上,卻於峰巔之一塊豎石上,敷以淡青之色,頓使蓮花峰出現「萬般赭紅一點綠」,產生了輕快感,似不經意,卻見慧心。

從筆墨上看,他的作品屬於繁體的「黑、密、厚、重」,即積筆墨數十重,層層深厚,這是他山水畫最顯著的特點。從色彩上看,有水暈墨章,元氣淋漓的水墨山水,也有丹青斑斕的青綠設色,更有色墨交輝的潑墨重彩,以及純用線條的焦墨渴筆。從繼承和創新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古代某家筆法的影子,但又完全不是古人。黃先生山水畫中的筆墨,總給人一種很高級的感覺。筆墨好,意境更佳。含蓄而又不求回報的美,一直縈繞在畫中,也縈繞在我們的心中。

從黃賓虹紀念館出來,同行問我,再到哪裡?我說古徽州城的江邊,還有一景叫漁梁壩,被稱為是安徽的都江堰,李白在這裡遇到了神仙。好,我們現在就去。晚上,再到劇院看《徽州女人》。[1]

作者簡介

凌代瓊,安徽銅陵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多次獲全國各類散文獎。發表各類文學作品180多萬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