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作者: 吴飞,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标题: 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出版年: 2013-2。
有人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1],罪恶的劲敌。”哲学的使命在于 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 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2]。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作者简介
吴飞,河北肃宁人,1973年出生,2005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著有《麦芒上的圣言》(2001)、《自杀与美好生活》(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译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译疏,2007)、《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三卷,2009)。
目录
导言:奥古斯丁与罗马
第一部分 心灵秩序:至善下的二元分裂
第一章 世界的开端:历史作为心灵秩序
第二章 善恶的开端:天使的创造与分裂
第三章 人性的开端:没有历史的乐园
第二部分 原罪:心灵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 意志之罪:性情与骄傲
第五章 死亡之罪:永无终结的悲惨处境
第六章 繁衍之罪:亚当和他的后代
第三部分 历史:自然之外的拯救与合一
第七章 两座城的历史:没有第三座城
第八章 罗马的历史:毫无光荣的霸欲
第九章 以色列的历史:并不神圣的圣城
第十章 言成肉身:唯一的历史事件
第四部分 末日:普世大同抑或二元终结
第十一章 终极善恶:人类价值的全面消解
第十二章 终极神义:末日的历史意义
第十三章 终极生死:循环论抑或二元论
结语:奥古斯丁与西方文明的命运
后记
视频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至善——西方古典哲学的宗旨,道客巴巴,2013-10-22
- ↑ 哲学的使命,豆丁网,2016-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