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恍城小學無為市嚴橋鎮恍城小學,無為縣的嚴橋鎮地區,有一座古老而美麗的朝喜山,南宋理宗年間,義門陳氏一支,自江西豫章故地,遷徙於此,卜居東石村。據《無為州志》記載:「朝喜山,去無(為)城北四十里,......凡遇有大旱,朝有雲氣,是日必有雨。聞昔有寇至,土人陳氏虛壁旌旗以退之,故又名謊陳山。」從此,這支繁衍甚眾的陳姓後裔被鄉人稱為「謊陳」或「謊陳人」。如今,無為縣城新馬路官巷段的北側,有一條遠近聞名的謊陳巷,居住着不少陳姓後人。

目錄

歷史由來

那麼,為何「謊陳」又變成了「恍城」呢?因為朝喜山一帶山勢環繞相連,每當雲霧瀰漫群山之時,遠遠望去,隱隱然恍如城池,故人稱「恍城山」,乾隆47年壬寅年(公元1782年)修訂的《濡東陳氏宗譜》序言中就稱朝喜山為恍城山了。由於「謊陳」與「恍城」諧音,或因「恍城」便於使用,作為地名的「謊陳」(或謊陳山)便逐漸被「恍城」(或恍城山)所替代,所以人們把朝喜山一帶山區稱為恍城。抗戰時期的恍城小學,其校歌就唱到「水流環繞渾如帶,山勢嵯峨恍如城」。後來,恍城山麓又修建了牌樓水庫,湖水明澈,倒映着天光山影,不知不覺,恍城山又有了新名字「照明山」了。

紅色記憶

無為的西北,位於嚴橋鎮響山附近的上莊院,當年有一片古樸的瓦房——陳氏祠堂。這就是恍城抗日義務小學的舊址。

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以後,新四軍突圍部隊與江北游擊隊結合,使皖江革命根據地不斷擴展,地跨長江兩岸,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新四軍七師司令部、皖江行政公署和無為縣抗日民主政府,都設在銀屏山東南的恍城地區(即響山、嚴橋、徐崗和石澗一帶)。這裡就成為根據地三百多萬人口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銀行、商店、報社、印刷廠、兵工廠、捲菸廠,還有七八家紡織、印染和縫紉工藝社也設在這一帶村莊裡。

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構,大力宣傳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廣泛發動群眾。在擴大根據地、壯大武裝力量的同時,有計劃地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提出了根據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方針,整個根據地的中小學很快地發展起來了,原有的私塾也得以整頓和改良。

在恍城地區,直屬軍政領導機構主辦的學校是:新四軍七師司令部主辦的抗日軍政大學十分校;皖江行署主辦的皖江聯立中學;無為縣抗日民主政府主辦的恍城抗日義務小學。

一九三四年,由陳弈仙先生創辦的恍城小學為短期小學,已有教育成果的陳伯文先生出任校長[1]。到一九三七年發展成為一至六年級的完全小學,改名為無為縣恍城抗日義務小學。學生由原來的一百多人增至二百四十多人,五六年級實行複式教學,加一到四年級共設五個班。校長由陸學斌縣長兼任,副校長陳伯文,教導主任王鈞。先後任教的有張澤農、陳弈仙、任秉彝等十餘名教師。恍城小學於一九四三年遷移到新瓦屋村,還在烈王村辦起分校,開設兩個初小班,招收七十多學生。此外,他們還在百人以上的大村莊辦了幾所冬學和夜校,招收學有困難的青少年入學就讀。夜校教師大多是恍城小學教師兼任,使用縣民主政府編印的教材——《農民識字課本》。

恍城小學各科(語文[2]、算術、常識等)教學,除了使用縣政府統編的教材以外,還向學生講讀上級黨委宣傳部和七師司令部下發的宣傳材料。政治教師王鈞每周都給學生髮一份油印教材。語文教師任秉彝也常選用《大江報》登載的文章做補充教材。七師政委曾免(曾希聖)一九四四年用文言文致信國民黨安徽省主席李品仙,見報題為《曾免致李品仙的一封信》,任老師立即印發給六年級學生。大意是勸說李品仙應以民族利益為重,國共兩黨要團結合作,一致對外,抗擊日本侵略者。再不能同室操戈,以防日寇窺機而坐收漁利。全班學生很快把這封信背熟了。

恍城小學的課外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有師生同打乒乓球、踢皮球、跳高、跳遠、跳繩等等;社會活動豐富多彩,如重大節日紀念活動,文藝宣傳隊巡迴演唱等。一九四四年春節後,針對敵偽頻頻掃蕩,學生及時排演了《兒童團捉漢奸》,激發民眾的階級仇恨,鼓勵農民與敵人進行鬥爭,保衛根據地的安全。老師們為了勉勵學生好好學習,奔向光明,集體創作了《恍城小學校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