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恩斯特·布施(Busch)(1885.7.6—1945.7.17),德國陸軍元帥(1943.2.1),軍事家。1885年7月6日出生在萊因一威斯特伐倫工業區的埃森施泰萊。他的父親是一個孤兒院的院長。他在普魯士的候補軍官團接受了軍事教育,於1904年畢業于格羅斯利希費爾德高級軍官學校後,即派往蒙斯特的步兵第十三團為見軍官。晉升少尉後於1908年調往駐韋塞爾的步兵第五十七團。[1]

恩斯特·布施

目錄

恩斯特·布施簡介

1913年晉升中尉後,調到卡塞爾軍官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任連長,並先後在西戰場參加了蘭斯那慕爾阿圖瓦佛蘭德拉巴斯阿拉斯、凡爾登諸戰役。還參加過1918年在香比尼的各次戰鬥。1915年晉升上尉的布施,在各次戰鬥中都表現得勇猛幹練。他在步兵第五十六團任營長時,曾獲得普魯士高級勳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布施在擁有10萬人的陸軍部隊裡服役時,曾在一些部隊的司令部里任參謀官。1930年任駐柏林施潘道步兵第九團中校營長,同年升上校。1932年任該團團長,駐波茨坦。

1935年他升任步兵第二十三師少將師長,3年後的2月,當希特勒解除一批陸軍將領職務時,他又被提升為軍長,調駐布雷斯勞。1938年布施率第八軍進占捷克的蘇台德區,參加了侵略戰爭。

1939年9月德軍進攻波蘭(參見波蘭戰役),布施的第八軍在戰役中為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由利斯特指揮的第十四集團軍編成內的左翼。

布施的軍隊從格雷維茨邊緣的集結地域出發,經過激烈的戰鬥,首先突破了波蘭在上西里西亞的堅固邊防要塞,奪取了克拉科夫。隨後沿維斯瓦河上游兩側推進,接着在桑多梅日地域渡到了東岸。此後又渡過了桑河下游,直突進向盧布林以南。這時波蘭軍隊的重兵集團在俄羅斯拉瓦,托馬舒夫地域與繼續向東推進的德軍務兵團展開激戰。布施率第八軍擊潰了沿途波軍的阻攔,直插往波軍的背後,在9月16日與從對面開來的德軍另一支裝甲部隊會師,包圍了波蘭的重兵集團,並進行了殲滅戰。

成就

在波蘭戰役中,布施又一回表現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那種衝鋒陷陣的勇敢精神和較高的指揮才能。

1939年10月15日,布施將軍接任第十六集團軍司令,擔負西戰場龍德施泰特上將A集團軍群左翼進攻的任務。他轄15個步兵師,負責遂行進攻第一階段的任務是:通過盧森堡南部,隨後面向南展開所屬兵團。和各坦克軍一起行動的摩托化師先在馬斯河以西保障突擊集團左翼(為使這些摩托化師能向前挺進並再次遂行保障翼側的任務,應儘快以在它們後面進攻的第十二集團軍各步兵師和統帥部預備隊各師去替換它們)。要求其在馬斯河西側,沿埃納河面向南組織掩護。這個掩護擬朝西延至索姆河,以此將法國軍隊可能實施的反突擊阻於儘量靠南的地區和堅固設防的江河地區。

1940年5月10日,布施指揮第十六集團軍從特里爾附近攻入盧森堡,並擔任馬斯河與摩塞爾河之間邊境線的警戒。而B集體軍群和A集團軍群的右翼則在比利時和荷蘭軍隊投降後攻入了法國。

個人經歷

博克上將指揮的B集團軍群於6月5日向索姆河上游突進之後,龍德施泰特指揮的A集團軍群即於6月9日從其待機地域發起攻勢。布施率第十六集團軍與第二、第十二集團軍向香比尼突進,並於6月11日突破了法軍在埃納河的阻擊陣地。6月17日,第十六集團軍向東方迂迴,打算包圍據守馬奇諾防線的要塞部隊。但這次作戰行動因停戰而未能實施。25日,法國投降。

1940年5月26日,布施因戰功而榮獲騎士勳章,之後不久即晉升為上將。

布施上將的第十六集團軍因準備實施「海獅作戰」計劃而被留在了法國北部海岸,準備首先航渡進攻英國。為此,布施進行了大量而認真的專門訓練工作。他認為自己在得到足夠的空中掩護和海軍從兩翼對上陸地域進行保障的條件下,攻上不列顛群島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登陸成功後的困難會很大,困難不僅在於陸上英軍的激烈抵抗,而且在於補給的速度和保證。補給太緩慢或供不上,就會嚴重影響登陸部隊的作戰。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壓制英國的空軍。

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也不敢在限制英國空軍行動之前,拿陸軍去冒險。為此,德國空軍和英國空軍展開了奪取制空權的不列顛空戰。

登陸英國作戰,因空戰的變化不斷推遲,最後只成為了一種威脅,德軍的最大戰績不過是迫使英國人在1941年以前為保衛島嶼而使龐大的軍隊都處於戰備狀態罷了。

1941年5月,布施和他的第十六集團軍才被調到東戰場擔任勒布元帥指揮下的北方集團軍群的右翼。勒布元帥意圖是以強大的右翼快速兵團首先向前推進,以便儘快進至奧波奇卡地域,阻止蘇軍由波羅的海沿岸退卻,為爾後迅速向列寧格勒進攻創造條件。他交給布施上將的第十六集團軍的任務是,沿埃本羅德—考納斯道路兩側向隆袼夫匹爾斯及其以北展開進攻。

6月22日,布施的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南部的埃本羅德地區發起進攻,突破了蘇軍邊防陣地。但在考納斯地域,布施遇到了蘇軍特別激烈的抵抗,他於24日才擊潰了蘇軍,攻占了該地。26日,當登納堡被德軍第五十六坦克軍攻占時,蘇軍發起了猛烈的反衝擊。布施立即指揮第十六集團軍投入戰鬥,擊退了蘇軍的反擊,解除了對德軍這個坦克軍右翼的威脅,體現了這位司令官的戰局觀念和指揮果斷。29日,第十六集團軍進抵西德維納河,粉碎蘇軍抵抗後,開始隨坦克第四集群進攻。

7月13日,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向列寧格勒發起攻擊,第十六集團軍負責保障其右翼。德軍第五十六坦克軍因突進過快過深,在15日於伊爾門湖西南方的索利奇地域被蘇軍包圍,處境不妙。布施為了掩護第十八集團軍的南翼,解救這個坦克軍,指揮第十六集團軍進行了不間斷的非常激烈的戰鬥,於8月10日以一部進抵霍爾姆。接着以另一部在其北面,又經多日苦戰後奪取了舊魯薩,進抵洛瓦季河河口。並在伊爾門湖和楚德湖之間地域擊退了蘇軍,進至伊爾門湖西北和盧加河附近,與頑強防禦的蘇軍對峙。他的增援行動是快而有力的,並牽制了蘇軍的兵力。當伊爾門湖以南的蘇軍合圍圈被解,蘇軍被擊退過洛瓦季河和波拉河時,第十六集團軍的南翼已推進到伊爾門湖東端至奧斯塔什科夫地域一線。

最讓布施興奮的是,他的集團軍左翼在伊爾門湖西北已逼近沃爾霍夫河,到達了預定地域,基本完成了對第十八集團軍翼側的保障。他的南翼和中央已經打到瓦爾代高地的西側,受到了勒布元帥的鼓勵。

10月,勒布元帥遵照訓令指揮北方集團軍群向東北方向再次實施突擊,布施的第十六集團軍北翼克服了蘇軍的頑強抵抗,於11月10日前已推進到季赫溫。這一戰績比別的德軍部隊取得的都要大,使布施的虛榮心滿足了一陣兒。因為蘇軍在12月初就發動了反攻,把推進到季赫溫的德軍第十六集團軍的部隊逐出過沃爾霍夫河,使布施頗感丟臉。布施進攻季赫溫的失利,使德軍在拉多加湖畔與芬蘭軍隊會師,從而完全合圍列寧格勒的計劃落了空。

在強大的蘇軍猛烈反擊下,德軍第十六集團軍已不可能再繼續向前推進了。勒布元帥為了保存有生力量和鞏固已奪取的陣地,違背了希特勒的意志,命令布施撤退到沃爾霍夫河的後面轉入防禦作戰。

1942年元月,蘇軍為解除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包圍,利用冬季作戰中德軍的疲憊不堪和裝備匱乏,從舊魯薩以東向南和由霍爾姆向北同時對布施的第十六集團軍發起了突擊,一舉在南北兩面深深地突入第十六集團軍的兩翼。布施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他的第二軍和第十軍於2月8日在傑米揚斯克被蘇軍合圍了。第二軍軍長布勞克道夫將軍緊急向布施求救,並說彈藥給養等部已十分困難。

蘇聯統帥斯大林親自下令消滅被圍的德軍,並以5個集團軍的強大兵力向僅靠空投補給的德軍發起了一次次致命的攻擊,在有的地點突破了德軍的防禦戰鬥隊形。並在合圍圈內展開了激戰。

布施嚴令合圍圈內各師不許後退,堅決抵抗蘇軍的猛攻,他問市勞克道夫將軍嚴明:誰丟失了陣地,誰就準備上軍事法庭。

直到4月,布施上將奉集團軍群總司令的命令,經數星期苦戰,才打開了一條突破合圍圈的通路,使合圍圈內的10萬軍隊才獲得補給和增援。

第十六集團軍所占陣地位置的條件十分不利,一直處於蘇軍的包圍態勢下,夏季持久的戰鬥使各德軍師團始終處於緊張之中。七氣已經低落。伊爾門湖東南的血戰嚴重削弱了該集團軍的力量,繼續堅守已是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促使布施數次提出調整防線的建議,並在儘可能的條件下,就已在暗中悄悄進行了局部調整。雖然集團軍群總司令和其他陸軍指揮官都支持布施的意見,但希特勒仍斷然拒絕德軍部隊後撤,其理由是不能降低德軍的士氣。

直到1943年1月,德軍陸軍總部才接到希特勒的命令,批准了布施的迫切請求。至此,被圍德軍有計劃的撤退開始。第十六集團軍被圍的大部分部隊能在毫無物資損失的情況下安全退卻至後方陣地,於布施的老練與出色的指揮是聯繫在一起的,布施在退卻中的才能表現,功不可沒。當月的30日,布施被晉升為元帥。失敗了卻升官,有人對此不可理解。但其所以如此,也許是希特勒承認了他在艱苦條件下所取得的成就。

顯然布施元帥沒讓希特勒丟臉,在隨後的2月2日德軍從傑米揚斯克基地突圍退卻,和在3月初堅固霍爾姆至舊魯薩之間的新防禦戰線中,他的第十六集團軍部隊打得很頑強也很機動迅猛,不但順利撤出了重圍,還使進攻的蘇軍受到很大損失,守住了新占領的陣地。

這場激烈的戰鬥是在1943年炎夏度過的。第十六集團軍在布施的指揮下仍然在大盧基以西經霍爾姆伸延到伊爾門湖附近的舊魯薩的防禦地區扼守。蘇軍在7月底至8月初曾發起過幾次強大攻勢,企圖突破布施的正面防禦,但經數番鏖兵,布施阻止了對手的企圖。

10月6日,第十六集團軍右翼受到了極大威脅,蘇軍已在涅韋爾地域突破了該集團軍與德軍坦克第三集團軍的接合部。此前,這個接合部只由兵力弱小的警戒部隊和警察部隊保障。蘇軍迅即向這個突破口投進了重兵將其向四外擴大,並向南猛攻,推進到戈羅多克和德列通地域。北方集團軍群的整個防線可能要被第十六集團軍右翼出現的這個缺口所動搖了,因為蘇軍突破後,距陶格夫匹爾斯僅僅只有120公里的路程,一旦他們實施大規模進攻,就會嚴重威脅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後方。

布施和坦克第三集團軍司令官一起提出建議,要求後撤受到包圍的側翼,以便騰出乓力鞏固因蘇軍進攻造成的突出部前的地段。集團軍群的長官也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是希特勒固執地堅決不同意,他一直堅持要求從南北兩面向涅韋爾實施突擊,分割突入進來的蘇軍。但是坦克第三集團軍和布施的第十六集團軍都沒有力量實施這種衝擊,德軍集團軍群的其他集團軍也都被牢牢牽制在其他地段上無法集中足夠的兵力,希特勒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德軍這兩個集團軍的相鄰翼側被迫後撤。布施為了挽回自己防區被突破所造成的這種十分嚴重的局面,拚命組織了幾次衝擊嘗試,想封閉這道血淋淋的傷口。雖然都因兵力太少一再遭到失敗,但他那種竭盡全力的精神卻沒有徒然,希特勒器重的可能正是這一點。

11月,布施升任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接替了身負重傷的克盧格元帥。同一天,他因在指揮第十六集團軍防禦中的功勞(特別是傑米揚斯克合圍圈內的堅守)而獲希特勒頒發的櫟樹葉騎士勳章。

接任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之職後,布施的參謀長是特雷斯考上校。此人曾策動過博克與克盧格兩位元帥參與推翻希特勒政權的運動。謀反的軍官們對於是否能把布施元帥也拉入這一運動毫無把握。當時在中央集團軍群總部任職的軍官施拉布倫多夫曾寫道:「當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時,克盧格突然在從奧爾沙去明斯克的途中因車禍而受重傷,數月不能視事。這就失去了領導本土與前線陸軍密切合作實施反抗計劃的重要人物。克盧格的繼任者布施元帥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勇敢著稱的軍人,但是他卻下能勝任中央集團軍群的指揮職務,因為他缺乏政治上的判斷能力。」

當然,這一評語只能代表一位下級軍官的個人意見。他之所以貶低布施,是因為未能爭取到後者參加其反抗運動。從這個觀點上看,說布施政治上缺乏明辨能力。是絕對沒有說錯的。但說布施在軍事上不稱職,也許就太絕對化了。

當布施接任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時,前方已是危機叢生的緊要關頭。蘇軍已經沿第聶伯河兩岸推進,在許多地方深深楔入了德軍防禦。列奇察、戈梅利先後失陷,莫吉廖夫、羅加喬夫正受到蘇軍的攻擊。

接照希特勒的意見,布施必須肅清由於克盧格的猶豫不決而產生的一切後果。

布施元帥到了前線經過多日極為緊張的戰鬥指揮,德軍遲滯了蘇軍對莫吉廖夫和羅加喬夫方向的突擊,在12月中旬終於拉直了戰線。德軍第九集團軍得到了修整,能夠騰出足夠數量的兵力,以便利用從意大利開來的坦克師,在博布魯伊斯克以南的別列津納河登陸場向莫濟里方向實施突擊,封閉同第二集團軍的接合部中的缺口。戰鬥開始後,布施下到第九集團軍親自指揮和督促衝擊。這樣,經過非常激烈危險的好幾個星期的血戰後,終於在年底前組織了勉強的防禦體系。但這段時間裡,第九和第二集團軍簡直拼盡了最後的氣力。

由於第二集團軍右翼現在已位於莫濟里以南30公里,中央集團軍群與南方集團軍群的接合部仍微開着寬達100公里的缺口,這個缺口特別今布施擔憂,因為已到嚴冬,普里皮亞季沼澤地不再是無法通行的了。

布施——再提出要求,1100公里長的正面上的各突出部必須放棄,以縮短防線。希特勒不但不批准這一要求,反而要他採取攻勢,繼續前進。還沒等布施的攻擊發起,就接到了關於蘇軍在德軍中央集團軍正面有強大兵力集結的偵察報告。布施把這份報告報給希特勒,希特勒對此竟毫不在意,他認為這只是蘇軍的一種誘惑行動,認為蘇軍的主攻方向在別處。

此時,恰逢蘇軍在斯摩棱斯克至奧爾沙地段的公路幹線兩側;再一次發動進攻,又與德軍第四集團軍左翼打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又停止了攻擊(從10月底、11月初、11月底和12月初曾進行了4次這樣的行動,每次都持續7天左右)。而且蘇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每次撤出戰鬥時都似已打得疲憊不堪,只迫使德軍後退了一些距離,就再無力進攻了。這就使布施相信了希持勒的話。他雖然內心裡對戰局的看法比較沉重,但對希持勒的命令照辦不誤。這些由於情況判斷錯誤而產生的行動,自然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布施的絕對服從害了他自己,他沒有利用時間儘量縮短戰線,而是在一些地區同蘇軍打拉鋸戰。當他的友鄰正面的戰事迫使其越來越憂慮地注視着自己的兩翼時,南翼的深度已達350公里,扼守它需要很多軍隊,致使中央集團軍群的兵力消耗日益增大。這時,德軍最高統帥部也無法給中央集團軍群增調掩護其不斷延長的正面所需要的兵力。

1944年1月,蘇軍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切斷了維捷布斯克以南的普斯科夫一基輔公路。在有的地段,其部隊已進抵盧切薩間,甚至越過了奧爾沙一維捷布斯克鐵路。

2月3日至17日,布施不得不最大限度地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以便守住維捷布斯克市西南和東南的防線,這兩處防線已有幾次處於被突破的邊緣。蘇軍投入了53個步兵師、10個坦克旅和3個炮兵師的強大兵力向德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城市周圍70公里大弧形防線上頓時炮火紛飛,彈如雨下。遭到嚴重損失的德軍務師被迫後退,布施緊急請求准許已經耗盡了兵力的部隊退到只有30公里長的「近郊地區」。這一請求得到了批准,但附有一個條件,就是維捷布斯克「作為俄國最後一個大城市,從心理上考慮,要下惜任何代價守住」。布施將部署調整後,執行了這個命令,堅守了該城市。

19日,蘇軍在別列津納河兩側轉入進攻,兩日後在羅加喬夫以北強渡第聶伯河,在這裡一舉完成了突然的深遠突破,並立即向西北、西部和南部方向擴張。布施急忙命令第九集團軍撤出羅加喬夫登陸場,免於被殲,並使該集團軍長官能夠騰出些兵力,好恢復在德魯季河下游已經斷絕了的同第四集團軍的聯繫。布施及時把兵力沿別列津納河退到了帕里奇地域,並加固了羅加喬夫以南構築的新的防禦陣地,使力量得以集中加強,暫時擊退了蘇軍的突擊。

3月份,布施這位中央集團軍群的長官對第二集團軍拉得很長的翼側十分擔憂(這個集團軍在1月份好不容易避開了蘇軍的合圍)。蘇軍正不斷沿基輔一科羅斯堅一薩爾內調遣兵力,對科韋利地域以西的德軍坦克第四集團軍發動進攻,在戈倫河與斯托霍德河之間向北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一切都使他擔心蘇軍將向布列斯特挺進。在通往布列斯特的路上,唯一的障礙是在3月中旬就遭到台圍的科韋利,為了解除該市之圍,他不得不從自己的中央地段抽出了一個師去增援。

為了鞏固第二集團軍的陣地,布施從正面其他地段又撤下兩個師用以在波得里科夫到布列斯特一科韋利公路的寬正面上建立防禦。用第二集團軍的基本力量扼守西翼防線,主要是用於掩護布列斯特,另外還要以兩個坦克師從西北實施突擊,協助解科韋利之圍,他知道光憑坦克第四集團軍從西面實施的進攻,是不能突破蘇軍的合圍圈的。

3月25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與南方集團軍群的聯繫得以恢復,兩個集團軍群的分界線移到了科韋利以南地域。從27日到4月5日,科韋利周圍的戰鬥進入白熱化。蘇軍對被圍守軍攻勢更趨猛烈,而德軍各坦克師和步兵部隊經過艱苦戰鬥相繼也向合圍圈靠攏。此時正是春季泥濘季節,普里皮亞季河流域的森林沼澤地更難通行,眾多河流的橋樑已被破壞,戰鬥條件對雙方來說都極其困難。特別對於德軍,由於坦克視野小,所以每次都必須投入大量步兵參加作戰,步兵的跋涉難度更大。寧丁仗勇猛的布施,曾指揮突擊集團的「豹」式坦克搭載步兵一度從西面突入城市,但蘇軍立即就用密集的炮火重新又封閉了合圍圈。這座城市「要塞」簡直是台碾軋血肉之軀的碾子,不停歇地製造着死亡。希特勒卻特別喜歡這樣的作戰方式,認為這能牽制和消耗對方的軍隊。他越來越固執地抱着「要塞」防禦原則不放,命令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構築「要塞」工事。許多德軍將領對此表示憂慮,他們深感防守「要塞」的兵力不足。況且,那些「要塞」最終會被蘇聯人占領,「要塞」里的守軍根本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不幸的足,希特勒的這種戰術有位最熱心的擁護者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布施元帥。這位元帥駁斥了他屬下的集團軍司令們的一切懷疑,他特別嚴厲地批駁了坦克第三集團軍司令萊因哈特上將的爭滄,並斷言受到台圍的「要塞」將拖住敵人十分龐大的兵力,所以其他地段的蘇軍兵力就會減少,德軍的行動會更加不受限制。

布施按照希特勒的意願,起初計劃在解了科韋利之圍以後,繼續實施戰役,逼迫科韋利南北的蘇軍進一步東退,以縮短德軍的翼側。但他的這一計劃因兵力不足而未能實現。

在布施正為手中的44個師防守正面寬度已擴大到1100公里的戰線而感到發愁的時候,氣候幫了他的大忙。普里皮亞季沼澤地解凍後變得完全不能通行,第聶伯河則河水四溢,多處發生泛濫,這種天氣中斷了一切戰鬥行動。布施不再為自己南翼的困難處境而思慮重重惶恐不安了,他看着一天天臨近的夏季,相信自己久經征戰的部隊戰鬥力會得以恢復,因此認為自己能夠抗住對於哪怕更強大的突擊。這樣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難免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6月6日,盟軍在西線開闢了第二戰場。10日前,東線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正面的蘇軍意圖已開始明朗。根據偵察,蘇軍鐵路輸送繁忙,公路更緊張,無線電報告不斷發現新集團軍,炮兵試射增加。布施這位集團軍群長官已經完全清楚,敵人正在這一正面展開重兵進行大規模備戰。他還確認了蘇軍未來的突擊方向就在博布魯伊斯克、莫吉廖夫、奧爾沙和維捷布斯克這幾個地方。14日,德軍陸軍總參謀長召集有各集團軍群和集團軍參謀長參加的會議。北方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的參謀長報告說他們當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蘇聯人在進行近期內進攻的準備,中央集團軍群的參謀長們則一致指出,種種明顯的跡象已清晰地說明,蘇聯重兵在他們集團軍當面已基本展開。但是,希特勒和陸軍總參謀部關於蘇軍可能在「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當面進攻的偏見是那樣根深蒂固(當時指揮加里西亞戰場的莫德爾所持的偏激觀點對此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以致他們已經無法擺脫這種偏見。他們只是認為蘇軍在中央集團軍群當面的展開是起從屬作用的佯動,顯然是為了牽制德軍兵力。這樣,大部分坦克師就都集中到了「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方向上,中央集團軍群請求至少要調給它一點預備隊也沒被允許。

布施的中央集團軍群用來防守正面的兵力只剩38個師,其中34個師已經在防線上,預備隊只有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戰況也已不允許他像去年冬季那樣,通過迅速調動的辦法,拆東牆補西牆防禦受威脅大的地段,因為蘇軍可能是全線進攻。在幾個月里,各集團軍司令一再向他請求縮短戰線,他卻不敢向希特勒提及,就是大着膽說了幾次,也毫無效果。他只是默許了下屬的第四集團軍一連幾個月沿別列津納河構築了另一道防禦地區,同時,他也準備萬一時從占領着的第聶伯河登陸場撤出,使集團軍群大段正面更加穩固,並能節省兵力。其實他心裡明白把軍隊撤到博布魯伊斯克、波洛茨克一線,效果最好,那樣就可以建立平直而又大大縮短的戰線,使對手的兵力越展開越失去效果。但是這違背希特勒的意願,早在5月底,布施就曾試圖向希特勒指出戰線長度與軍隊數量不相稱,力爭改變該集團軍群防守所占領地區的任務,卻遭到了激烈反對。希特勒怒問布施是不是屬於那種總是向後看的將軍。此後,布施只好對希特勒俯首貼耳,着手執行他的命令:投入全部力量去構筑前進地區。

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布施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他也許不想在希特勒面前再討沒趣,所以6月中旬完全確定該集團軍群當面蘇軍的進攻準備規模之前,再也沒想爭取定下別的決心。他雖然料到蘇聯人會在自己當面實施大兵力進攻,其目標也會像察明的那樣遠大,但他明顯過高估計了自己防禦成功的把握。再說,最高統帥部也不會給他一兵一卒。

6月21日,蘇軍四個方面軍開始向維捷布斯克兩側、奧爾沙和莫吉廖夫,以及博布魯伊斯克南北發動進攻,企圖摧毀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禦。從最近幾次進攻戰役起,蘇軍實施攻擊的方法已經更加完善。進攻前夕實施的戰鬥偵察,進攻之前非常猛烈的數小時炮兵殲滅射擊,大規模使用空軍兵力在決定性進攻方向上加強空中突擊威力(對防禦的德軍三個集團軍都實施了間隔期為一天的空中突擊),炮火準備和航空兵火力準備結束後迅速轉入步兵兵團的進攻(得到航空兵非常有效的支援和掩護,這是為了使破壞蘇軍進攻的德軍炮兵失去作用),步兵完成突破後,強大的坦克兵力立即進入突破口等等,都做得非常出色。

布施的厄運即將降臨了,還在蘇軍進攻的頭幾天,德軍許多防禦地段就已出現了危險態勢,而他手中的預備隊又太少。蘇軍進攻的高效率排除了德軍實施某種有效支援的可能性,蘇軍能夠極其迅速地取得很大戰果是不可懷疑的了,德軍的危局已經不可挽回。

21日當天,蘇軍巴格拉米揚大將指揮的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和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分別在維捷布斯克西北和東南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突出部進行了猛烈突擊(參見白俄羅斯戰役),深深楔入德軍坦克第三集團軍的防禦。在維捷布斯克西北的進攻特別令布施大傷腦筋,蘇軍在這裡表現了充分的突然性,其攻擊力也特別強於其他戰線的突擊,而這個防禦地段恰恰是德軍最薄弱的地段,蘇軍把快定性戰役進攻方向選在這裡,這個對手的厲害想起來就讓布施禁不住心裡發抖。

次日傍晚,蘇軍這些深遠的楔入行動發展成了突破。布施把一個師的預備隊投入坦克第三集團軍西翼用於增援,經過激戰,那裡的局面未能挽回。布施已經深知,坦克第三集團軍不能依靠自己的兵力恢復態勢了,它已經沒有預備隊,而蘇軍完成突破後則取得了更大機動自由,在維捷布斯克地域合圍了防守的一個德國軍。臉上布滿陰雲的布施試探着向希特勒發出了立即放棄「要塞」,以救出在此防禦的幾個師用於爾後作戰的請求,被希特勒以芬蘭有退出聯盟的危險這一「政治上的原因」粗暴地拒絕了。希特勒還把科韋利作為範例,用它曾不顧敵人占有巨大優勢,在解圍之前堅持了好幾個星期來鼓勵布施。布施對希特勒一直持固執態度難以理解,但還是照辦去做了,他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設法縮小失利,慘敗的後果在等着他。

當蘇軍在6月23日於維捷布斯克附近完成突破時,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南翼部隊在奧爾沙以東對德軍第四集團軍北翼發動了強攻,由扎哈羅夫大將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則對莫吉廖夫方向的德軍第四集團軍中央發起了突擊。在這裡,特別是在莫吉廖夫方向,蘇軍也實施了一些深遠的楔入行動,這些行動到第二天就有發展成突破的危險。布施又把一個師的預備隊調到莫吉廖夫以東形成的缺口,對第四集團軍進行戰鬥補充。可是慘重的損失使該集團軍長官向布施請求准許他們退到沿第聶伯河構築的所謂掩護陣地,布施拒絕了這一請求。他在24日嚴令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主動放棄仍然未受到衝擊的地段。正是這一天,他得知蘇軍已在坦克第三集團軍正面突破成功,並已前出到戰役地區。

同日,由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也開始從羅加喬夫西北地域,並沿別列津納河向博布魯伊斯克方向德軍第九集團軍發動進攻。這裡的戰事發展更今布施不安,蘇軍在第一日即打進了幾個又深又寬的楔子。次日,在博布魯伊斯克地域的德軍幾個軍遭到了合圍。由於該集團軍唯一的預備隊——坦克第二十師的使用不夠迅速,該集團軍司令約爾丹將軍被撤了職,由福爾曼將軍接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其實一個坦克師的使用怎樣,根本無法改變這個集團軍的命運,這不過是布施的一個藉口罷了,他用約爾丹在希特勒面前當了自己的替罪羊。

24日這一天,德軍坦克第三集團軍的防禦在維捷布斯克以南破撕開了一條寬達40公里的缺口,沿該市兩側突進的蘇軍迅速會師。布施再次請求准許放棄該市,並說明防禦已被突破,有可能產生致命後果。但希特勒仍然命令以一個師留在維捷布斯克堅守,另兩個師向其他德軍部隊靠攏。不過這次戰事發展得極快,還沒等布施來得及執行希特勒的新命令,被圍的德軍3個師就被蘇軍殲滅了。

到24日傍晚,布施和他的集團軍群司令部對於蘇軍的進攻規模和威脅各集團軍的危險,已經一目了然了。布施作為集團軍群的司令長官,要對自己的部隊負完全的責任,他再也顧不上希特勒的淫威了。他又一次要求改變賦予自己的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這個任務規定中央集團軍群要堅守和恢復甦軍發動進攻前所占領的防禦地區。希特勒又拒絕了這一要求,只准許稍微縮短第聶伯河以東的戰線,但這並不能解決蘇軍對第四、第九集團軍翼側的威脅。25日,博布魯伊斯克地域第九集團軍的態勢變得更嚴重,同第四集團軍的聯繫在羅加喬夫西北被切斷。蘇軍在這裡向西深遠推進,開始威脅莫吉廖夫一博布魯伊斯克公路,同時威脅兩個集團軍的相鄰翼側。第四集團軍中央在莫吉廖夫方向被突破,其左翼受到了合圍威脅,因為北面的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在維捷布斯克東南突破後,即以重兵沿明斯克公路幹線迅速推進。布施鑑於情況嚴重,不得不命令剛代替休假的海因里希上將的蒂佩爾斯基希將軍指揮第四集團軍,於25日夜間撤到第聶伯河。但這一決心已下得太晚。坦克第三集團軍南翼的防禦已被突破,集團軍中央在維捷布斯克附近遭到合圍。

26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博布魯伊斯克以西實施的突擊,有可能切斷德軍第九集團軍通往西部的補給線,並與在北翼實施的急進相結合,合圍該集團軍。蘇軍在莫吉廖夫與奧爾沙之間與德軍第四集團軍的退卻部隊同時渡過第聶伯河。奧爾沙受到三面包圍,只在西南方向還有一條通道可行,第四集團軍左翼被迫朝這裡退卻。該集團軍的補給線已被截斷,蘇軍通過從北面實施突擊,在奧爾沙、鮑里索夫地段切斷了明斯克公路幹線。被擊潰的第三坦克集團軍殘部在布施的嚴令下,在波洛茨克東南西德維納河附近拚命阻止蘇軍推進,但它與第四集團軍相鄰的翼側又被撕開了一個90公里寬口的突破口,蘇軍快速兵團沿先諾兩側進入了這一突破口。

布施報告:情況危急,請求退卻,現在每個德國士兵都很寶貴。希特勒無視一切反對意見,再次命令把每一座城市都當作「要塞」來防守。過了兩天,當奧爾沙已經失守,另兩個城市又都受到包圍後,這個命令才撤銷,但為時已晚。德軍第九集團軍主力在博布魯伊斯克地域已陷入蘇軍重圍,坦克第三集團軍殘部在列佩利附近已被擊潰,第四集團軍敗退到了別列津納河。到此,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主力已基本被打垮。凡是違抗希特勒禁止突圍命令的軍官都會被撤職,希特勒對布施的敗退更是惱火,這回布施命中注定該自己扮演一個替罪羊的角色了。6月28日,希特勒免去了他的職務,並派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總司令莫德爾元帥接替了他。

布施先去上西里西亞的施特蘭斯居住,後因戰線離德國邊界越來越近,就遷至蒙斯特附近的奧斯特貝溫。在那裡,他以焦急和悲傷的心情眼看着事態日益惡化。

1945年春,戰火已越過德國邊境,德意志帝國快要崩潰了。美國和英國的轟炸機群不斷轟炸德國各地的城市。魯爾區已經變成一片瓦礫場,首都柏林處處是火後餘燼,漢堡也形同荒漠。全國已陷入不可名狀的悲慘境地,德國軍隊已一敗塗地。

布施舉目仰望戰火紛飛的天空,心中充滿惆悵,那裡英美轟炸機的轟鳴不絕於耳。就在各戰線均已崩潰之時,3月底,希特勒又把布施這位一年前被免去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職務的德軍元帥從放逐的生活中召了回來,並派他重新出任防守北海沿岸和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斯泰因的集群司令。但是敗局是任何人也挽回不了的。4月30日下午,希特勒在柏林自殺。5月7日,布施元帥在弗倫斯堡附近一個小村莊裡奉命投降。14天之後,他被押解倫敦送入奧爾德肖特的戰俘集中營。 1945年7月17日,布施死於心臟病。

布施的一生,正如貝克上將所說:「一個身居高位的軍人,如果此時只知道在其軍事任務的有限範圍內盡職盡責,而忽略了對於全民族所負的崇高職責,那麼他對於自己職責的認識就不夠全面和深刻……」

布施對希特勒的盲從,有損於他的軍事生涯,他為希特勒賣命落得個悲慘命運。

參考文獻

  1. 恩斯特·布施.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