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德華·拉赫曼

愛德華·拉赫曼

圖片來自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出生     1948年3月31日

母校    哈佛大學

最高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導演獎

愛德華·拉赫曼(Lachman, Edward,1948年3月31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莫里斯敦。父母為愛德華(一電影院物主和經銷商)和羅莎貝爾·拉赫曼[1][2][3]

目錄

教育

電影事業

從導演維爾納·赫爾佐格 (Werner Herzog) 處進入電影領域。 曾擔任紀錄片、電視特輯和音樂視頻的導演 ( Tina Turner, Elvis Costello,a.o.)。製作了一本照片小說:roman-photo,Chausses trappes( 1981年;與埃利巴·萊文 (Elieba Levine))。

為著名的電影攝影師和導演,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成員。主要從事美國獨立電影活動,並擔任陶德·海恩斯(包括2002年的天上人間 (2002年電影),且為他贏得了一項奧斯卡金像獎[4] )、尤里西·塞德爾溫·韋德斯史蒂文·索德伯格陶德·海恩斯的攝影導演。 他參與製作了韋納·荷索的 《蘇弗雷火山》 (1977)、《尋找蘇珊》(1985),蘇菲亞·柯波拉的處女作《處女之死》 (1999),勞勃·阿特曼最後一部作品《牧場之家好做伴》(2006)和施德·索朗茲的 《戰爭時期的生活》(2009)。

1989年,拉赫曼聯合導演了選集電影《想象美國》中的一段影片。 2002年,拉赫曼和拉里·克拉克聯合導演了爭議影片《天地無倫》。 [5]2003年拉赫曼和法國電音組合傻朋克合作為其專輯《超時空記憶》製作了一系列視頻。

榮譽

  • 1987年:獲獨立精神獎提名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作品:'真實故事'True Stories,;
  • 1993年:獨立精神獎提名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作品: 'Light Sleeper';
  • 1994年:夏威夷FF電影攝影獎Hawaii FF Cinematography Award ;
  • 2000年: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塞拉獎」(Sierra Award)提名',作品: 'The Virgin Suicides';
  • 2002年:威尼斯FF「傑出個人貢獻」 ;作品:《處女自殺》;
  • 2002年: LAFCA獎;
  • 2002年:BSFC Award
  • 2002年:Camerimage ,作品:『Silver Frog』;
  • 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 OsCcar Award;作品:天上人間
  • 2003年:CFCA Award ;
  • 2003年: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作品: 'Far from Heaven;
  • 2007年: Camerimage 'Bronze Frog' Award ,作品: 'I'm Not There';
  • 2011年: Camerimage 'Cinematographer-Director Duo Award' ;
  • 2011年: Camerimage '電影攝影師-導演雙人獎':與導演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
  • 2011年:憑藉作品:《米爾德麗德·皮爾斯》'Mildred Pierce獲得 ASC 電視獎提名;
  • 2015年: Camerimage 攝影作品「金蛙」獎Golden Frog' Award;
  • 2015年: ASC電影獎提名ASC Film Award,和奧斯卡'Oscar'」提名,作品:《卡羅爾'Carol'》;
  • 2016年:ASC 終身成就獎ASC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6]


主要作品

視頻

A conversation with Ed Lachman, ASC

參考資料

  1. 存檔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8). 
  2.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Cinematographers: Edward Lachman.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3. 存檔副本.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4). 
  4. The 75th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September 14,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5. Michael Wilmington. 'Imagining America': Four Riffs on a Common Theme. The Los Angeles Times. June 7, 1989. 
  6. "EVERY STORY HAS ITS OWN LANGUAGE" -Ed Lachman ASC ,British Cinematographer ,Jun 12, 2018
  7. Erbland, Kate. How I Shot That: Ed Lachman Overcomes the Usual Challenges to Lens the Audacious 'Wiener-Dog'. Indiewire.com. January 25, 2016 [April 1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8. Clubhouse Conversation: Edward Lachman, ASC on Dark Waters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20December20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