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寫作(周國平)
作品原文
我與寫作
有兩樣東西,我寫時是決沒有考慮發表的,即使永無發表的可能也是一定要寫的,這就是詩和隨感。前者是我的感情日記,後者是我的思想日記。如果我去流浪,只許帶走最少的東西,我就帶這兩樣。因為它們是我最真實的東西,有它們,我的生命線索就不致中斷。中國也許會出創體系的大哲學家,但我確信我非其人。平生無大志,只求活得真實,並隨時記下自己真實的感受,藉此留下生命的足跡,這就是我在哲學上的全部野心了。
我的所感所思,不實際,也不深奧,多半是些空闊平易的人生問題,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之類。我的天性大約不宜做深奧的學問或實際的事務,卻極易受這類大而無當的問題吸引和折磨,欲罷不能。我把我的理解和困惑都寫了下來。我的理解聽憑讀者處置,我的困惑只屬於我自己。
我的第一使命不是就某一課題寫出材料詳盡的專著,以填補學術史的空白;而是寫出我的命運之作,以完成我的生命史。因為前者是別的許多人都能夠做的,而後者卻只能靠我自己做。
我並不想標新立異,說出前人或今人從未說過的話。我只想寫出我自己的感受,只要這感受是我的真實感受,並且我準確地表達了這感受,我就滿足了,不在乎別人是否寫過類似的東西。事實上,在這些所謂的永恆話題上,人類的感悟有共通之處,說不出多少新奇的話來。不過,只要你的感受的確是你自己的,是活生生的,你把它寫出來,別人讀了就會有新鮮之感。可貴的是新鮮而非新奇,真實的、活的就是新鮮的。
如果我現在死去,我會為我沒有寫出某些作品而含恨,那是屬於我的生命本質的作品,而我竟未能及時寫出。至於我是否寫出了那些學術著作,並不會如此牽動我的感情。
我應該着眼於此來安排我的寫作的輕重緩急。
我的天性更是詩人而不是學者,這也許是因為我的感受力遠勝於記憶力。我可以憑勤奮成為學問家,但那不會使我愉快。我愛自己的體悟遠甚於愛從別人那裡得來的知識。
我的追求:表達真正屬於我自己的人生體悟。不拘形式,學術研究和人生探索,哲學和文學,寫作和翻譯,皆無不可。在精神生活的深處,並無學科之分。人類和個人均如此。
我當然不是一個脫俗到了拒絕名聲的人,但是,比名聲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我必須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個自由的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閒。唯有保持這樣一種內在狀態,我在寫作時才能真正品嘗到精神的快樂。我的寫作應該同時也是我的精神生活,兩者必須合一,否則其價值就要受到懷疑。無論什麼東西威脅到了我所珍惜的這種內在狀態,我只能堅決抵制。說到底,這也只是一種權衡利弊,一種自我保護罷了。
我的寫作必須同時是我的精神生活,兩者必須合一,否則其價值就要受到懷疑。
如果我的寫作缺乏足夠的內在動力,就讓我什麼也不寫,什麼也寫不出好了。一種沒有內在動力的寫作不過是一種技藝,我已經發現,人一旦掌握了某種技藝,就很容易受這種技藝的限制和支配,像工匠一樣沉湎其中,以為這就是人生意義之所在,甚至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可是,跳出來看一看,世界大得很,無論在何種技藝中生活一輩子終歸都是可憐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充實完整的內在生活,而不是寫作或別的什麼。如果沒有,身體在外部世界裡做什麼都無所謂,寫作、繪畫、探險、行善等等都沒有根本的價值。反之,一個人就可以把所有這些活動當作他的精神生活的形式。到目前為止,我仍相信寫作是最適合於我的方式,可是誰知道呢,說不定我的想法會改變,有一天我會換一種方式生活。
你認為自己的理論建樹和學術成就是什麼?
答:我不認為自己有什麼理論建樹和學術成就。我的家園在理論和學術之外。如果說我的作品尚可一讀,那只是因為我在其中說了一些關於人生的真話。
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
回過頭去看,我的寫作之路與我的心靈之路是相當統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尋求覺悟和走向超脫的歷程。我原是一個易感的人,容易為情所困,跳不出來。我又是一個天性悲觀的人,從小就想死亡的問題,容易看破紅塵。因此,我面臨雙重的危險,既可能毀於色,也可能墮入空。我的一生實際上都是在與這兩種危險作鬥爭,在色與空之間尋找一個安全的中間地帶。我在尋找一種狀態,能夠使我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我的寫作就是藉助於哲學尋找這種狀態的過程。
我自己寫作時心中懸着的對象常是隱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聖者,不管世風如何浮躁,我始終讀到他們存在的消息。
請吧,把你們選中的吃掉。剩下的屬於我自己,那是我的最好的果實。
即使我沒有更多的東西可讓你們回憶,我也要提供更多的東西讓你們忘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