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我终于带着我的新书回来了(李菁)

我终于带着我的新书回来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终于带着我的新书回来了》中国当代作家李菁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我终于带着我的新书回来了

年少时,第一次对“作家”这个职业有亲近感,是因为表姐红娘子。

她是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专攻灵异题材,书本封面飘荡着无孔不入的诡异恐怖气息。我胆子小,不敢翻阅,可是心里对表姐充满了崇拜。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挥舞着一支笔完成了从打工妹到作家的华美篇章。她用自己对文字那种炽热的爱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小毛孩,也喜欢阅读与写文章,但觉得自己卑微如沙粒,绝不敢奢望有一天也能靠文字立身。

然而世事如棋,十五年后的今天,我真的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成为一名自由写作者。有时想想,如似幻,可这梦分明甜似蜜。

回想自己的写作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中学时代,我并未郑重写过什么文章,但是我有阅读书籍后保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黑色牛皮封面的日记本记录了一路的文字历程。日记,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记录下灵魂里的吉光片羽。

大学是写作这粒种子得以发芽的珍贵土壤。

大学期间,不再有考学的压力,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浇灌我的文学梦。我应聘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委员会会长,只因近水楼台可得月,我喜欢在广袤的书海里徜徉。每个月收到父母汇来的生活费,我第一时间就会去新华书店淘自己喜欢的书。有时候钱不够,我山人自有妙计。周末,你偶尔会看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坐在书店的台阶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物质上的拮据,永远掩盖不了精神上的充裕和光芒。

大一能拥有电脑的学生还很少,我却拥有了自己的台式电脑。每天深夜,舍友们都睡着了,我就在电脑前拼命码字,我的很多文章都是伴着她们熟睡时的呼吸起伏声写成的。虽然常常写到凌晨三点,但因为是做着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所以从不知疲惫。当时写的每篇文章都很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敷衍,写完了就发布在博客或者文字社交网站上。以文会友,我在网络上得以认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寒暑假回家,常常是足不出户,没有什么比家中的书籍与写几篇入心的文章更让我着迷的事了。对待文字,我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当时梦想着出书吗?当然想。可是这种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我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拿版税出书,自费费用高,我这穷学生根本出不起。但这并不能阻拦我对文学的热情

我给自己“出”过一本书。我把自己写的文章打印成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呈现在封面上,还像模像样地写了自序,就当是写给亲人,写给自己的一本“书”。这样的李菁是不是很傻气?可是这样的傻气里,装载着我对文学的全部热爱。

多年之后,身边也有喜欢写作的朋友将自己的文章结集打印成册,千里迢迢送给相知的朋友。我心里总是充满了一种疼惜与祝福,因为我知道每一个深爱文字的人,他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深情。依稀记得大三那年,高我们几届的贾飞师兄回学校做新书首发式,那时候他已经是国内当红青年作家。首发式现场,他与我们分享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故事。我坐在观众席里,无比艳羡地望着台上的他,心想:什么时候,我可以从观众席换到台上?什么时候,我可以出书,并回母校做一次新书分享会呢?

大三的下学期,我决定考研。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用一年不看书的时间,换三年看书的时间。我不想大学毕业了就马上进入工作岗位,我还想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追深埋在心底的文学梦。我把我的文学书籍都收进了纸箱里,每天背英语单词,准备破釜沉舟。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时间是留给自己一个人去奋斗的,它不是艰辛,不是孤独,只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我最终用勤奋争取到了三年读研的时间。

研一下半学期,一位出版社的老师看中了我的文字,问我有没有十几万字的书稿。我在电脑上整理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写了那么多文章。我把书稿发给他,一个月后他告诉我这本书稿已经过了审题大会,可以出版了。我胆怯地问他,出书要多少钱?他笑着说,我们是与作者签版税,按照常规出版。不需要你花钱,你还会得到一笔稿酬。

那个晚上,我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泪如雨下,我的文学梦,终于要开花了。

研二上半学期知道有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当交换生的名额,我立马努力争取。我清楚地知道,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走出去,是最好的选择。开阔视野,打开格局,才能写出更加有广度有深度的作品。老天垂青,我最终争取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去台湾研修那半年,我专程拜访了简媜、薛仁明、林文义、仙枝等文坛老师。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择一僻静地方终老;远离社交网络,保持更多独自思考的时间。他们从不用电脑写作,依然保持着手写文章的习惯,对文学的爱坦诚炽热。

散文家张晓风老师说,“文学女神要的祭品,是你的痴心和忠贞。”我也愿用自己的一片痴心给予我的写作。

从台湾回到大陆后,我的散文随笔集在全国出版上市了。拿到编辑寄来的样书,轻轻地抚摸着书的封面,心里是无限的柔情,视如女儿一般。

有人问我,“是凭着什么在二十几岁就在全国出版自己的书籍?”

我坚定地回答他,“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只有坚持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新书出版后不久,我回到母校四川文理学院做新书分享会。分享会的场地就是几年前贾飞师兄做新书首发式的大教室。是的,我终于坐到了台上,我不再是观众。

那一天,会场坐满了熟悉的老师、学弟、学妹,还有从其它城市专程坐火车赶来的读者朋友。分享会开始,我说:“我终于带着我的新书回来了……”第一句话刚说出来,就已哽咽,欲语泪先流。谁知道,我为了走到这里,用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努力?

出书之后,我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反而更加争分夺秒地去阅读好书丰盈自己。阅读给予我知识的输入,也是和作者思想碰撞的过程,能引发我的思考,继续进行写作探索。当我身边的女朋友们都在花钱买衣服,买名牌包包的时候,我把自己挣得的所有钱全投进了书里。那时候,我的藏书已近万册,那个二十几岁的姑娘说,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千金不换。

研三下半学期,身边的同学都在找工作,我却迟迟不愿意投简历。我似乎是想借着写作的名义从世俗既定的规则中逃脱出来。射手座女子,内心深处总渴望自由与变幻莫测的生活,害怕被束缚。

我通过微博给一位畅销书作家私信,询问她找一份怎样的工作才不会搁误写作的进度。

那位作家的回复是:“这想法不对,写作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的体验。闲是出不了好书的,出好多本书,不如出一本真切的书。我从来不会专职写作,那样写不出好文字的。”

我最渴望的生命状态是一边行走,一边书写。只是我很清楚,这于自己来说,并不容易实现。

生命中除了写作,她还有其它担当与使命。

二〇一五年的夏天,我成了一名大学里的教师,教授艺术设计相关课程。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遵循教学要求讲解课程大纲,而是告诉学生,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每次上课,我都会带几本书去,在讲完既定教学内容后,我就把书推荐给他们。书永远是人类永恒的灵魂之师。学生们也很争气,课后争相翻阅,然后告诉我在阅读中他们获得的体悟。

教学之余,我仍不忘写作。书写于我来说,是每天的日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后来,我的短篇故事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上市了,著名作家雪小禅老师给我写了序,这是她第一次为别人写新书推荐序。我跟随了她八年的时间,她于我来说,是一生的恩师。老师拒绝随时代文学的大流,专注去写灵魂深处想要抒发的文字。不忘初心,这样的写作者是值得敬重的。

一个故事,往往到这里就大团圆结局了,然后人生,往往剑走偏锋,出其不意。

我渐渐发现,教学工作占据了我的全部时间,我没有时间阅读和写作了,反复思量后,我决定辞职。

就这样,我实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愿望,成为了一名自由写作者。

《月童度河》里有一句话觉得很是应心:“当人真正为自己的心做出选择,这是一种自爱”。放弃大学教师的工作,是因为我想在写作上投入更多时间,把精力放在真正喜欢的事情上。我真切地感觉到,只有在不断阅读与写作的过程,我才能获得内心深处的平和喜乐。放弃物质上的稳定,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安定,将眼光立足于生活投向精神的远方,这是一种有波折的“Z”向选择。

小时候的文学梦,在成长的路上从没有动摇过,因为我把读书写作当成了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呼吸,我会窒息,所以我离不开它。一生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就像一生专情于一个人一样,终会得到生命的回应。

这种热爱支撑着我,让我从不畏惧别人的流言蜚语,外界的猜测否定,未来的诸多风险。我的内心因为热爱而变得日趋强大坚韧,无忧无惧地朝着自己认定的生活轨道走下去。

现在我的生活状态是半年时间在故乡浦市古镇读书写书,半年的时间在路上行走。自由写作者的收入并不稳定,我就用设计与摄影养活我的文学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当你全然地投入你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谋生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当我努力追求精神世界时,会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不要害怕,只要自己把热爱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自然会有伯乐给予你物质世界的丰裕。而且,你很有可能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伯乐。

一生太短,我等不及来世再去圆文学梦。一生太长,我舍不得我的世界里没有你。

谢谢你让我在今生与最好的那个自己相遇,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愿日日与文字为伴,且度今生。

(注:本文中所有图片为作者李菁拍摄并提供,独家授权初语阅读发布,版权所有,违者必究!)[1]

作者简介

李菁,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笔名吧啦,80后湘西灵气女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