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戰步》選自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六韜》卷六《犬韜》。

《六韜》不僅僅是一部兵書,也是一部治國安邦定國的政治著作,其治國思想體系大體上屬於黃老道家,提倡無為而治 。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1]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目錄

提示

本篇論述了步兵同戰車騎兵作戰的方法。首先論述了步兵同車、騎作戰,必須依據丘陵險阻,占據有利地形。在兵力配備上,長兵器強弩在前,短兵器在後,輪番戰鬥。接着進一步論述了在無丘陵險阻可依的情況下,同敵車、騎交戰,應將部隊部署成「四武沖陳」,並設置行馬、蒺藜等障礙物,遲滯敵軍行動,再深挖壕溝,構築防禦工事,即可抵擋敵軍進攻。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步兵、車、騎戰奈何?」

太公曰:「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長兵強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後,更發更止,敵之車騎,雖眾而至,堅陣疾戰,材士強弩,以備我後。」

武王曰:「吾無丘陵,又無險阻,敵人之至,既眾且武,車騎翼我兩旁,獵我前後;吾三軍恐怖,亂敗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藜,置隊伍,為四武沖陣。望敵車騎將來,均置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名曰『命籠』。人操行馬進步,闌車以為壘,推而前後,立而為屯,材士強弩,備我左右,然後令我三軍,皆疾戰而不解。」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步兵與戰車、騎兵作戰的方法是怎樣的「太公答道:「步兵與戰車、騎兵作戰,必須依託丘陵、險阻的地形列陣,把長兵器和強彎配置在前面,把短兵器和弱弩配置在後面,輪流戰鬥,更番休整。敵人戰車和騎兵大量到達時,我即堅守陣地,頑強戰鬥,並使材士強弩戒備後方。」武王問:「我既無丘陵又沒有險阻可以依託,敵軍到達的兵力既眾多又強大,戰車騎兵夾擊我兩翼,突擊我前後,致使我全軍恐懼,潰敗逃跑,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命令我軍士兵製作行馬和木蒺藜等障礙器材,把牛馬集中編在一起,步兵結成四武沖陣。看見敵戰車騎兵即將到來,就廣泛布設蒺藜,並挖掘環形壕溝,寬深各五尺,叫做命籠。步兵帶着行馬進退,用車輛連接成營壘,推着它前後移動,停止下來時即成營寨。用材士強弩戒備左右,然後號令我全軍猛烈戰鬥,不得懈怠。」

武王說:「好啊!」

治國思想

《六韜》治國思想的基本思路是聖賢的君主通過使用賢能之人治國,並提出了一套足以和儒家內聖外王學說相媲美的治國戰略思想,即"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要通過修煉個人心性以獲取智慧,通過個人智慧來獲取財富,通過財富來獲取眾人擁戴與歸附,從擁戴歸附自己的眾人中獲取賢才,通過賢才來提高自己,這樣就成為一個良性循環,遇到一定的時機,就以行動以獲取天下。《六韜》強調以道以智治國,在競爭激烈的春秋戰國時期,和儒家的以德治國思想相比更具有可行性 。

歷史意義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韜》的基本理論和範疇,主張柔弱勝剛強、韜晦不露和安靜玄默等,同時又引用「黃帝」之書,通過周文王、武王與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六韜》據傳在7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此外,在日本由於源義經盜得《六韜》因而作戰得以出奇制勝的傳說,使得《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2]

視頻

戰步 相關視頻

六韜
老梁批講六韜三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