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由韩伟填词,施光南作曲。这首歌曲节拍欢快、曲调优美,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表达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憧憬,流露出了人们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一片豪情。这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流行的歌曲,在2019年,被中宣部选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之中。[1]
1973年,在天津市职工文艺汇演中,关牧村凭一首由施光南谱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一举轰动了整个天津走红,她因此而成名。对于恩师施光南,关牧村是永远感激的。每次谈到恩师,她总是说不完的话题,眉宇间真诚地流露出对恩师的知遇之情。[2]
施光南的作品大多题材广泛,形式丰富,音乐语言生动活泼,风格热情瑰丽,富有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这首《打起手鼓唱起歌》也不例外。《打起手鼓唱起歌》热情欢快、活泼流畅,加上歌词浅易,唱起琅琅上口,弦律跌岩起伏,优美动听。关牧村演唱功底实在、磁性的嗓子富有质感,而且她演唱起来感情内在、深沉,故而由她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会在广大听众中久唱不衰,美妙的歌声飘遍了中华大地。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打起手鼓唱起歌 | 歌曲首唱 | 关牧村 |
作 曲 | 施光南 | 类 型 | 民歌 |
作 词 | 韩伟 | 歌曲语言 | 国语普通话 |
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时候,都不禁会唤起人们对已故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回忆。当年这首歌是怎样的情形下产生出来的呢?曾与施光南朝夕相处,有着20余年合作经历的词作家韩伟清楚地记得,那1972年的事情。一天,韩伟正准备去海河游泳,传达室的老大爷叫住了他,给了他封信,那就是他的同事、同在天津歌舞剧院工作的施光南从北京寄来的。
于是他带着这封信到了海河边,在水中打开了信。施光南在信中介绍了一首他新谱写的新疆风味的曲子,让韩伟填词。韩伟在水中按着信上所写调子哼唱了起来,越唱越激动,连游泳也顾不上了,站在河边就填起词来。填完后,他激动地穿上衣服飞快地跑到附近的一个邮局,把歌词装进信封就发往了北京。没过多久,韩伟就从收音机中听到一阵熟悉的旋律,他仔细一听,才知道是那天在海河边为施光南填词的那首《打起手鼓唱起歌》。
这首新疆维吾尔族风味的抒情歌曲,旋律跌宕起伏,优美动听,唱起来朗朗上口,一下子就在人群中传唱开了。可是在那个年代里,这首歌却被禁止传唱与播放,施光南也被发配到天津大港油田劳动改造,韩伟也跟着“陪绑”去了。别看施光南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其实他是条硬汉子,下放并没有能阻止他为人民大众写歌的信念。
创作背景故事
1972年2月21日,施光南与洪如丁结婚了,岁月艰难,他们却把生活过成了诗。7月,洪如丁的生日将近,施光南决定为妻子创作一首歌作为生日礼物,便是这一曲《打起手鼓唱起歌》。[3]
1972年7月,施光南爱人过生日。两人提前约好的,一来看望岳父岳母,二来在二老家里给夫人过生日,这也是两位老人的心愿。施光南老师的爱人叫洪如丁,这天下午她老早就来到父母家,一边和父母聊天一边等着丈夫。眼看日落西山,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了,还不见丈夫的影子。父母就催促她去小巷口接一接施光南。洪如丁刚到巷口,远远就看见施光南骑着车子过来了。嘴里还哼着小曲,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洪如丁见施光南两手空空地来了,就故意问他:“今天是我生日,你也不给我带点生日礼物?”施光南故作神秘地说:“礼物当然有,不过得到屋里再给你。”走进家门,施光南跟二老打声招呼就走进里屋,来到钢琴旁,掀开盖子,弹奏起来。一首带着新疆风味的旋律就从里屋飘荡出来。施光南一边弹奏,一边尽情地唱着:“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骑着马儿翻山坡,千里牧场牛羊壮,丰收的庄稼闪金波。”
过了一会儿,施光南站起身来到妻子身边,拉着妻子的手说:“我是一个作曲的,可是这么多年一直是给别人写歌,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就把这首歌当作礼物送给你,你喜欢吗?”洪如丁听说爱人亲自为自己写歌,当然高兴得不得了,连声说:“喜欢,喜欢。”
歌曲是写出来了,找谁去演唱呢?施光南老师是一个对艺术要求很高的人,他的作品是不随随便便就给一位歌手的。于是他又托付老朋友韩伟,帮他物色适合演唱这首歌的歌手。而且提出一个条件,既要嗓音好,还有人品好。韩伟在一个业余宣传队找到了关牧村,当时关牧村还是一名普通职工,不过唱歌已经小有名气了。韩伟于是把她介绍给施光南。
施光南老师特地向天津音乐圈的同仁们打听了关牧村的为人,然后才决定收关牧村为徒弟,并且把这首特地给夫人写的歌曲交给她演唱。1973年,在天津市职工文艺汇演中,关牧村演唱了施光南谱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一举轰动天津,关牧村也由此成名。
歌词
打起手鼓唱起歌[4]
我骑着马儿翻山坡
千里牧场牛羊壮
丰收的庄稼闪金波
我的手鼓纵情唱
欢乐的歌声震山河
草原盛开幸福花
花开千万朵
打起手鼓唱起歌
我骑着马儿跨江河
歌声溶进泉水里
流得家乡遍地歌
我的手鼓纵情唱
唱不尽美好的新生活
站在草原望北京
越唱歌越多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
打起手鼓唱起歌
我唱得豪情红似火
各族人民肩并肩
前进的道路多宽阔
我的手鼓纵情唱
快马加鞭建设祖国
春光永远在边疆
歌声永不落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
歌曲鉴赏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施光南在文革时期创作的--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歌曲将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西方作曲技法巧妙结合,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艺术性。[5]
这首作品是一首典型新疆风格的作品,笔者认为《打起手鼓唱起歌》与新疆中的哈萨克族音乐特征比较符合,《打起手鼓唱起歌》采用了新疆手鼓节奏,在歌曲的前奏部分以及曲中各个句首都使用了由手鼓节奏演变而来的,并且都居于属音位置,这种重复乐曲节奏和属音的处理手法就刚好体现了手鼓的形象,随着远处手鼓咚咚的响起,让人想到一位手拿手鼓骑着马儿的美丽姑娘即将来到,所谓"人未出,声先响”,丰富了歌曲中人物活波的形象,
曲中副歌部分不仅运用到新疆特有的级进回返式的旋律运动方向,同样在不断重复属音和手鼓节奏中,特别是谱子这一段,都是新疆手鼓节奏中的切分节奏,并且连它的歌词也都是迎合着旋律节奏进行填写的,明快的手鼓节奏,旋律线条的流畅,再加上“睞咪味”具有呼唤性的衬词使用,将歌曲带入高潮,风格浓郁,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曲作者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05月02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曾任中国音协第四届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6]
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出生,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北京,自幼喜爱音乐。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学生时代就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开始歌曲写作,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入天津歌舞剧院,曾在中央乐团工作。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欢庆。“文革”十年以来的沉闷空气被打破了,禁锢人民精神的枷锁被解除了,人们终于迎来了雨过天晴的舒心日子。天津歌舞剧院的韩伟和施光南在这种喜悦的情感鼓舞中创作了歌曲《祝酒歌》。[7]
1979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李光羲演唱《祝酒歌》1979年在中央电视台除夕晚会上,这首运用锣鼓节奏和跳跃的新疆小调的《祝酒歌》,其欢快的曲风和表达的庆贺之意,契合了民情,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在1980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这首歌被评选为第一名。
1990年在北京病逝。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重庆南山公园内建有施光南广场以示纪念。
施光南的歌曲不仅旋律生动优美,而且与人民的生活、时代的步伐紧密相连,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歌曲一入耳就能让人过耳不忘,传唱率极高,在今天中国的作曲家中能做到这点的的确很少。施光南英年早逝,他留下的作品,像种子一样撒播到人们的心田里。那一首首发自作曲家内心的、无可挑剔的完美旋律,和歌曲中蕴涵的作曲家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将伴随着时代永远回旋于中华大地上。施光南无愧于“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音乐也如陈年的美酒般散发着醇香。正如施光南的妻子洪如丁女士所说:“过多的悲伤和沉重已经没有必要,唯有音乐和歌声能够告慰他的灵魂,使他在另一个世界露出微笑。”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施光南改革先锋称号,并颁发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主要作品:
歌曲:《五好红花寄回家》、《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多情的土地》、《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台湾当归谣》、《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歌》等流传甚广。
其他:著有歌剧音乐《伤逝》、芭蕾舞剧音乐《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弦乐四重奏《青春》;小提琴曲《瑞丽江边》;京剧《红云岗》唱腔及音乐,河北梆子《红灯记》唱腔及音乐,另外,他还参加了《仿唐乐舞》、《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及多种唱片、磁带。
词作者
韩伟(1945—),音乐文学家。 1945年生于四川。歌词代表作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 《赶起马儿送公粮》等;歌剧有《伤逝》 、《宦 娘》、《屈原》(编剧) 等。[8]
韩伟是从天津音乐附中毕业直接分配去了天津歌舞剧院,那一年他18岁。那时候他开始学习小提琴,还经常在底下学着写歌词去投稿。谈到基本功,韩伟认为主要在音乐学院学习得比较扎实。韩伟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觉得音乐学院附中有几门课特别好,一个是民间音乐课、让学生们背唱如河北梆子、评戏、山西梆子、豫剧、二人转等等,什么地方戏、各种民歌、曲艺都得必须背,在背当中了解了许多民间的艺术形式、各种戏曲形式、曲艺形式,包括各地民歌,后来韩伟搞春节晚会时,就特别得意这些东西。当时韩伟家在保定,天津音乐学院在保定招生,他就报考了,结果考上了。
文革开始,1966年,他已经是创作员了, 他一方面得向自己喜欢的方面努力,一方面不能硬争取机会,所以他学会了迂回。那时候韩伟还很小,只记得那句古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开始了学习采风加游历的日子。他去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去过西藏雪山、去过东北火山口的地下原始森林、沙漠等等,带着地图。当时有一首歌叫“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韩伟当时想,毛主席已经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我们一定要沿着他老人家指引的路线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一走可不要紧,韩伟怀揣地图,走了十年。这十年也是断断续续的,回来写歌了,歌写完了,又去了;下放劳动,就去下放劳动;也没有写作,也没有下放劳动时,就去游历采风。有时也有深入生活。他在深入生活中共干过五六十个工种,比方说海员、渔民、机床厂的工人,“车、钳、洗、刨、磨”这几样工种他会三样,他开的最熟练的是“龙门刨”;他还当过喷漆工;还当过毛纺厂的接线工;还当过海上油田的钻井工;去过大港油田的井队;还去过开滦煤矿的井下采煤……
总而言之,这十年,他游历了中国地图的边边角角,亲自去感受了许多东西;干过几十个工种;还写了许多歌,还陪着施光南去下放劳动,还和他一起构思歌剧《屈原》…,包括那时候没有出国一说,更别说出去旅游,当时陈毅和缅甸特别友好,叫“共饮一江水”,韩卫就从瑞丽和采风的同仁们一起去了一趟缅甸;北边有我们的友好近邻“同志加兄弟”的朝鲜,于是他也没拉下。但是他后来发现在他的电视文艺撰稿中,这些积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5年韩伟开始写《屈原》,这与他的合作者施光南有非常大的关系。施光南与韩伟原来是同一个学校——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他比韩伟高几班。那时候韩伟、施光南已经回到天津了。要创作还是非常需要环境的,他们决定静下心来写。韩伟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剧本的构思是在陕北的窑洞里、深山沟的土炕上和井队里我们谈定的。”当时韩伟和施光南开玩笑说,“你还写《屈原》呢,你就是屈原,你就是别投江自尽就行了。”艰苦环境中的玩笑都透着苦涩的味道。
当编剧后韩伟写的第一个戏就是《屈原》,但写了一阵子就放下了,后来开始写《伤逝》,然后又写了好几个歌剧,才又拾起《屈原》来。韩伟认为他一共写了九部歌剧,上演了五部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是《屈原》,一部是《伤逝》,还有一部就是《宦娘》。《宦娘》是根据《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写的,那个戏当时是由关牧村和于淑珍主演的。
1982年韩伟正式“触电”搞上了电视,进入了影视创作圈。晚会、栏目、专题片。那时候专题片比较多,他拍了十二集专题片《黄山》。最开始的时候拍专题片不像现在,韩伟硬是将整个黄山都跑了一遍。
韩伟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的策划就是1988年,而1992年、1995年、1998年也分别参加了春节晚会。后来他调到武警文工团。现在武警文工团用曲艺形式做了一台晚会是他策划的。还有大明星反串等等,那些曲艺形式他非常熟悉。韩伟坦言他最喜欢的是文艺专题,所以会尽力将文艺专题的一些要素融到晚会和歌会中去。
2004年的7月16号在山城重庆上演了重新排演的大型歌剧《伤逝》。这部歌剧的编剧就是韩伟,他的名字会让人联想到《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然而仅仅用词作家来形容他是不够的。因为除此之外他在艺术的不同领域都显露出出众的艺术才华。
他曾经走遍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无数;他参与策划多次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他策划创意的《健康歌》家喻户晓老少皆喜之,其实他只喜欢几件事:艺术、写作和游历。韩伟是一个极具创新与开拓精神的智者,是一位在艺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探索者。从脍炙人口的歌曲到经典感人的歌剧,再到一部部精彩的电视作品。韩伟用他的天赋与勤奋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个有一个精彩。苦涩与甜蜜,耕耘与收获……
演唱者简介
关牧村,辽宁沈阳人,生于河南新乡,满族,中共党员,硕士学历。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常委,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天津市青联副主席。第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委员。[9]
关牧村1953年11月6日出生于河南新乡市郊区牧野乡牧村,以村为名,取名关牧村。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1970年后任天津歌舞团独唱演员。198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后三次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演唱的歌曲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主演歌剧《宦娘》及音乐故事片《海上生明月》等。
1985年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1986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滦江杯奖。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4、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0年在天津市参加声乐比赛获一等奖;1986年在"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评选活动中获"濠江杯"奖;她演唱的《金风吹来的时候》曾获全国农村歌曲演唱一等奖;她主唱的电视剧《磋砣岁月》主题歌"一只难忘的歌"获全国优秀影视歌曲奖。1989年曾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朝鲜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国际"艺术成就奖",1989年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曾获天津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光荣称号。
20世纪70年代以演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作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作品而成为我国蜚声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
音乐欣赏
2016央视跨年晚会:玉米提《打起手鼓唱起歌》[12]
非凡丝路乐团版《打起手鼓唱起歌》,太好听了[14]
罗天婵回忆与施光南学《打起手鼓唱起歌》都唱完了整个人呆了 [16]
普朗格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经典的男低音,欢快的旋律太动听[17]
致敬经典周华健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勾起一代人的回忆[18]
视频
关牧村一首《打起手鼓唱起歌》经典老歌好听
参考资料
- ↑ 施光南作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原唱究竟是关牧村还是罗天婵呢?发布时间:02-1208:16
- ↑ 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凭关牧村演唱走红,最感激的是恩师 发布时间:19-01-0614:19
- ↑ 从心底流出时代的旋律——“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留下的璀璨瑰宝 2019-07-09 16:50
- ↑ 关牧村《打起手鼓唱起歌》 人文之窗 2018-10-01
- ↑ 生活娱乐 打起手鼓唱起歌
-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年30支歌)《祝酒歌》
- ↑ 【改革开放四十年-记忆深处的歌】第一集《祝酒歌》2018-11-05 07:05
- ↑ 韩伟Hanwei---概况 Overview
- ↑ 中国音乐家
- ↑ 莫文蔚一首《打起手鼓唱起歌》好听的声音,果断收藏 2016年12月28日发布
- ↑ 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演唱:MIC男团 2016年04月22日发布
- ↑ 2016央视跨年晚会:玉米提《打起手鼓唱起歌》
- ↑ 刀郎《打起手鼓唱起歌》新疆歌曲 现场版 2018年09月21日发布
- ↑ 非凡丝路乐团版《打起手鼓唱起歌》,太好听了2020年01月01日发布
- ↑ 2018央视现场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 汤晓菲 2019年08月17日发布
- ↑ 罗天婵回忆与施光南学《打起手鼓唱起歌》都唱完了整个人呆了 2019年06月21日发布
- ↑ 普朗格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经典的男低音,欢快的旋律太动听 2019年01月24日发布
- ↑ 致敬经典周华健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2020年07月04日发布